兩岸要聞 > 兩岸即時通
江蘇徐州出台「55條措施」 為台灣民眾提供同等待遇
徐州市近日公佈的《關於促進徐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舉措》提出55條措施,為台灣民眾在徐州投資、就業、創業和生活提供同等待遇。 「55條措施」包含促進徐台經貿合作、鼓勵台灣民眾就業創業、深化徐台兩地文化交融以及為台灣民眾提供良好條件等四個方面。
「中華文化研習班」體驗廣西風情
今年暑假,7月18日-25日,「2019兩岸中華文化研修班」在南寧的廣西中華文化學院開班,邀請了30位台灣民眾與青年學生參加。 研修班中有曾來過桂林、陽朔的學員,對於再次造訪有感而發地說:「過去台灣比大陸進步,如今大陸不僅趕上更已經遠遠超越。不論是中華文化或文創觀光業,希望未來兩岸能多加合作,這也是台灣未來的機會。」
兩岸學者齊聚山東曲阜 研討儒家文化傳承
「儒家文化傳承」專題研討會邀請兩岸學者齊聚山東交流,來自兩岸多所大學的32位學者、學生參加了本次會議。 研討會上,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以「從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孔子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為主題進行了闡述。
台閩海上客運半年運送120萬旅客再創新高
2019年上半年,台閩民間往來持續熱絡,兩岸海上運輸發展態勢良好,發送旅客人數逾120萬人,再創新高。 據統計,2019年1至6月,福建沿海的台閩海上客運直航船公司共運送旅客122.58萬人,同比增長21.5%。
台創學院在江蘇淮安成立
台創學院授牌暨2019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特訓營開營儀式日前在江蘇省淮安市舉行。 台創學院設在淮陰工學院內,旨在促進兩岸青年創新創業。
中國大陸支付業協力廠商收史上最大罰單
7月12日,中國大陸央行上海分行發佈的行政處罰資訊顯示,環迅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合計罰沒5939.41萬元人民幣,這也是協力廠商支付行業史上最大罰單。 據統計,今年央行對支付機構已經開出近60張罰單,罰沒金額超億元。業內專家表示,合規化、嚴監管是支付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支付行業還應進一步回歸本源,加強安全管理和品質建設,更好服務於產業發展。
從深圳「春筍企業」看「中國製造」的發展
從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與補償貿易的「三來一補」,到「模仿創新」,再到自創品牌的「源頭創新」,中國大陸在世界製造業產業鏈上不斷爬坡躍升。 一批批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春筍企業」正在深圳不斷出現。不論是突破技術方法找新方案,或打造科技治理系統的新機制,「中國製造」的強勁動能正在持續發展中。
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
7月11日上午10點多,伴隨著汽笛聲響起,「海峽號」高速客滾船搭載700多名乘客,從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碼頭解纜起航,駛向台灣高雄港。 平潭至高雄航線總里程178海里,單次海上航程約4.5小時。該航線開通後,根據客運市場和氣候海況執行不定期航班,屆時將及時把航班資訊對外公佈。
福建莆田成立台灣民眾醫保服務中心
莆田是媽祖的故鄉,也是台商最早投資大陸的區域之一,是兩岸民眾往來密切的地區。 台胞醫保服務中心成立後,台灣民眾在莆田就醫只需簽訂相關文件,就會有專人處理相關醫療保險手續,省下不少麻煩流程。
台灣45所大學50名學生 抵湘展開「芒果台」實習交流
第五屆「愛·在芒果」台灣大學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暑期來湘實習交流活動,2日在湖南長沙正式啟動。 來自台灣45所大學的50名學生將在湖南廣播電視台旗下的湖南衛視和芒果TV等單位進行近一個月的實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