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 北緯三十九度半
和美國天差地別!紐時記者介紹中國防疫影片爆紅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科學與健康」資深記者Donald McNeil接受節目訪問,在六分鐘的分享中介紹中國大陸的檢疫流程,條理分明的闡述中國大陸如何有效的控制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多國股市現「熔斷潮」殺傷力有多強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導致全球恐慌情緒加劇,12日全球多個主要股市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數十個股市進入「技術性熊市」。在出現成功控制疫情的證據、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變得清晰或全球決策者進行協調一致的應對之前,市場的高波動性還將繼續。
菲律賓為何終止菲美《訪問部隊協議》?
2月11日菲律賓外交部宣佈,菲方決定終止與美國簽署的《訪問部隊協議》。這一持續近22年的雙邊軍事協議為美國軍事力量進出菲律賓提供了法律依據,被華盛頓方面視為兩國同盟的重要支撐。分析人士指出,菲方終止協議的決定是對兩國同盟關係的重大打擊,折射出雙方日益加深的信任裂痕。終止《訪問部隊協議》勢必對菲美關係產生重大影響,今後180天內美國如何應對值得關注。與此同時,杜特蒂終止協議的決定在菲政界也面臨反對聲音,未來菲國內如何反應以及菲美之間如何互動也有待觀察。
這場空前的蝗災危局,世界怎麼破
近幾個月來,非洲之角遭受沙漠蝗蟲災害,其中衣索比亞、吉布提、索馬里為25年來最嚴重,而肯亞為70年來最嚴重。目前非洲之角的蝗蟲還在不斷繁殖,在3月和4月會形成新的蝗蟲群,恐進一步加劇災情。蝗蟲肆虐令地區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社會亟須採取有力措施共同應對蝗災,避免人道主義危機。
「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觀察
為期3天的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2月16日結束。會議期間,圍繞大西洋關係、右翼民粹勢力抬頭、伊朗核問題、利比亞戰亂、網路安全等議題,與會各國官員、學者展開討論與爭論。這其中顯露出的分歧與不安,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西方缺失」這一會議主題。不少與會者呼籲,西方應跳出主導世界秩序的歷史思維慣性,告別陣營觀念,真正擁抱多邊主義。
歐洲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增加 疾控中心上調風險等級
2日,歐洲多國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增加,其中拉脫維亞首現確診病例,義大利病例數超過兩千。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已將疫情風險等級上調為「中度到高度」。當前季節性流感已讓歐洲醫療服務體系感受到不小的壓力,如果新冠肺炎病例數大幅增加,將對歐洲醫療服務體系造成嚴重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治療藥物何時完成?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全球科研機構和製藥公司正加緊相關疫苗研發和抗病毒藥物試驗。研究人員說,一些病毒疫苗研發新技術有望縮短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時間。此外,各國科研人員也在加緊篩選一批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臨床治療的候選藥物。相關專家認為,即便加速研發出新病毒疫苗,還需走漫長的臨床試驗和審批流程,可能難以立刻用於當下疫情防控。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正在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預計幾個月後可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可能一年以後才會有疫苗進入市場。因此,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利用公共衛生手段防控疫情蔓延。
波音737MAX復飛面臨延期
雖然美國波音公司正在努力修復上周新發現的737MAX飛機上的軟體問題,希望儘快解決這一新問題並避免延遲該機型的復飛。但據美國媒體報導,波音公司上周對停飛的737MAX進行軟體升級技術審查時發現一個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