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方艙醫院如萬人社區 患者苦中作樂跳廣場舞、打太極

5 年前 / 0

曾有台灣媒體因不知武漢當前集中收治、集中隔離的措施,因此將方艙醫院誤以為「集中營」,引起台灣民眾誤會。武漢方艙醫院規模之大,讓方艙醫院不只是醫院,更是輕症患者的臨時社區。近日部分患者就在病床旁跳起了廣場舞、打起太極拳。

大陸民眾居家防疫 各式網路互動幫助度過「宅時光」

5 年前 / 0

配合防疫的需要,少出門、「宅」在家,成為大陸各地城鄉居民的自覺選擇。除了在家鍛煉、強健體魄,很多中國人還用這個超長「假期」讀書學習、寫字畫畫、培養愛好。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花式宅家攻略」「宅家美食日記」「宅在家美食才藝大比拼」這幾項話題閱讀量全部破億,閱讀、廚藝、繪畫、插花、茶道、書法……各種「比拼專案」都有大量粉絲。

《武漢日記2020》 紀錄武漢封城日常的第一手影片

5 年前 / 0

武漢自封城以來,原位居大陸交通中心的武漢瞬間靜止下來,但也是同個武漢四處充滿不畏辛苦的前線人員辛苦防疫作戰。有位博主便透過Vlog的方式,以影片記錄下封城後的武漢日常。《武漢日記2020》從1月23日推出,至本文截稿前已推出八集,並發表在微博視頻上,微博也將影片上傳至其經營的Youtube頻道上,讓有興趣的民眾有更多管道可以觀看武漢的近況。

逆行者之歌:武漢文藝抗疫

5 年前 / 0

2003年SARS爆發期間,由音樂人王力宏、陶喆、陳鎮川共同創作《手牽手》,並邀請86位藝人合唱,為當時的防疫打氣,在防疫的的肅穆社會氛圍中提供正向能量。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至今,中國大陸各地也紛紛出現為武漢加油打氣的公益歌曲,且數量不少,犇報特別整理這些公益歌曲,並附上Youtube影片,供大家欣賞,並一同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集中收治、集中隔離:武漢對抗疫情最新措施

5 年前 / 0

從2月2日開始,武漢大力推動對「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即對確診患者無條件集中收治,對疑似患者實行集中隔離治療,對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觀察。武漢這一對抗疫情的新措施,被認為具有重要實質性意義的一步。

防疫還是要叫外送 大陸「無接觸」服務因應疫情興起

5 年前 / 0

「以前直接交到客戶手裡,現在根據顧客需求放到指定地方,電話溝通後再由顧客取走。」這一「無接觸配送」是大陸外送品牌「美團」在防疫期間推出的新政策。據了解,美團「無接觸配送」起初在湖北武漢啟動,後推廣至中國大陸百餘城市,並在少數地方試運行智能取餐櫃。

大陸中學老師拍攝影片 科普新狀冠狀病毒如何使人生病?

5 年前 / 0

近來新冠狀病毒引起人心惶惶,防疫不僅是重大社會議題,更考驗一般大眾自我管理與冷靜應對的能力。有一位大陸的中學老師,便拍攝科普影片,為網友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讓網友透過理解原理,而能更科學的看待新型冠狀病毒。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建設直播竟吸引四千萬人同時觀看

5 年前 / 0

武漢為有效控管疫情,參考2003年SARS期間北京「小湯山」模式,建設「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為讓關心的大陸民眾了解施工進度,央視各在「火神山」與「雷神山」工地架起Live直播,最高時期竟吸引四千萬網民同時線上觀看。

【犇報專題】長江生態修復記

5 年前 / 0

【編按】長江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寶庫。近些年來,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珍稀特有物種資源衰退。2016年1月起,大陸11個省市聯合啟動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計畫,4年過去了,成果如何,一起來檢驗。

走,送年貨去!快遞小哥送貨470件的一天

5 年前 / 0

26歲的李軍是中通快遞太原市柴村網點的一名快遞員。從中車太原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到榮興天平社區,他的送貨範圍雖然單程只有1.7公里,卻折射出中國經濟的活力。四年來,每天都走在同一條街上,李軍把周遭的變化都看在眼裏:「剛來時,這條街上沒這麼多高樓,而現在店鋪林立,車水馬龍。」網上買年貨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年貨內容的變化,仍讓李軍感歎「變化真大」。

第 86 頁,共 11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