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大陸向台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配套活動閩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台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於廈門舉辦,以視頻方式連線台北分會場。福建多地高新園區及台灣產業園負責人現場推介發展規劃,台灣健康醫療、服務業、動力科技等領域中小企業展示產業特色,表達合作意願。
今韻華章掌上情緣 兩岸青少年同習木偶文化
11月21日,兩岸青少年木偶研學營在福州開營,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泉州、漳州及台灣等地木偶劇團,為兩岸青少年舉辦研學交流活動。發源於福建閩南地區的木偶戲演變分為掌中木偶戲和提線木偶戲,特別是掌中木偶戲也就是布袋戲,於明末從閩粵沿海一帶傳入台灣,經過守正創新,融入現代聲光電元素,吸引了大批年輕受眾。
漫步雲端 疫情下的兩岸文化交流
以攝影大師郎靜山命名的「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創立於2018年,台灣啟英高中學生陳冠宏的攝影作品《戲曲之子》,在2020「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滬台攝影交流展上榮獲了金獎。受疫情影響,頒獎儀式採用視頻連線方式分別在上海和桃園同步舉行。
台灣創客 兩岸交流「擺渡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阿丹來到雲南麗江,「當時覺得環境真好,就是我想找的地方。沒想到一待20年,在這裡圓了在台灣沒能實現的夢想。」11年前,洛克思以「台商二代」身份來到廣東東莞,在父親經營的工廠裡做事。豈料第二年工廠倒閉,背負債務的他成了「負二代」。短暫消沉後,2017年,洛克思與合夥人成立夢行悟空文化創意團隊。
人生課題 閩台合作劇碼《12.3坪》福州上演
《12.3坪》編劇、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紀蔚然,因為疫情無法前來福州觀看首演。這是他繼去年自己與福建人藝合作推出「家庭倫理三部曲」之一《盛宴》之後,今年又合作推出三部曲之二《12.3坪》。
銀河打卡 兩岸媒體人雲南觀星行
由大陸國家天文台主辦、雲南省台辦協辦的2020年兩岸新媒體人「感受七彩雲南•探秘南國星都」活動在雲南省舉行。20餘位兩岸媒體人來到昆明市、玉溪市和麗江市探索天文奧秘。「我在這裡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銀河打卡。」來自台灣的南京師範大學學生魏君安看到流星劃過天際,不禁發出「人類如塵埃般渺小」的感嘆。
兩岸農業文創 用鄭成功打造「國貨」
在台南市,鄭成功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當地文創團隊通過一包洋芋片,將民族英雄和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近日,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在浙江麗水舉辦。論壇上,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分享了這一案例,來自兩岸農業文創界的專家、學者「雲上」共議文創轉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可能性。
「九二共識」過時了嗎?
回顧九二共識的歷史,可清楚看到「一中各表」只存在台灣方面,實際上陸方的認知為「一中不表」,實際上的共識就只有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雖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記錄和文字記載為證,始終是完整清晰的,不容否認也不容歪曲。
去爺爺的故鄉念大學 交了大陸朋友也放大了自己的世界
「大陸很大,在大學認識了各地的朋友,我覺得自己的世界放大了許多。」今年22歲就讀大四的古威麗來自台灣台中,2017年以推甄免試考上廣東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古威麗的爺爺當年抗戰勝利後,從廣東來到台灣,後來因兩岸政治分隔,直到1980年代兩岸開放探親,爺爺才有機會返鄉。因此去廣東求學,對古威麗來說也彷彿回到另一個原鄉。
不受疫情影響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達成合作意向93項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後稱文博會)7日在廈門閉幕。4天展期內,共有93個文旅專案達成合作意向,專案總金額388.21億元人民幣;現場簽約專案20個,簽約額67.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