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竹清華到北京清華:吳國禎的「保釣」一生

By 何澍之 / 2021-01-22 16:44:56 /
兩岸
歷史
釣魚台
摘要:

【犇報編按】現職大陸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吳國禎教授,在1970年代赴美留學時認識了社會主義中國並參加保釣運動,於1975年前往大陸參訪,因兩岸局勢而上了黑名單回不了台灣,從此留在北京,為兩岸和平統一而勞心勞力,並關心兩岸年輕學子的教育發展。日前,吳國禎教授與七位赴大陸清華讀書的台灣同學舉行座談,暢談其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參與「保釣運動」的回憶,以及對兩岸青年的殷切期待。犇報經原文作者與吳國禎教授同意,轉載此座談報導記錄文章,介紹這位兩岸關係發展的見證者,更是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先行者:吳國禎。

吳國禎,台灣台北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1977年6月參加工作,1983年11月加入台盟,1995年起在清華大學任教。曾任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歷任第六、七、八、九屆台盟中央副主席。

xxx圖為吳國禎老師

從新竹到北京:
「經風雨,見世面;不怕苦,不怕死」

吳國禎教授一和台灣同學碰面,就講起閩南語,雖然離開台灣40多年,但吳老師對他在台灣的母校——新竹清華大學仍記憶猶新。從1966年到1970年,吳老師在新竹清華讀書,「上新竹清華大學時,梅貽琦校長已去世。但是他所提倡的校風餘蔭還在——入校開始就要先學會唱校歌。清華的校歌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是一致的。我以為,這八個字的校訓足以成為一個人一生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吳老師赴金門服役。那時兩岸還處於緊張狀態,「在金門時,雖離『八二三』炮戰已過了十多年,但經常還可以看到當時死了人,留下的白骨。」據吳老師回憶,當時從大陸打來的炮彈內裝的不是火藥,而是一本一本的宣傳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簡體字,第一次看到毛主席的著作。」回想起當時的場景,吳老師不無感慨,「我當兵的地方在大金門的西北角,隔著小金門和廈門相望,天氣好的時候,海上非常安靜,就像湖面一般,那個時候我就想,這裡如果不是戰爭,而能開放給大家旅遊就好了。」

1971年,吳國禎遠赴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在美國的校園裡,他開始接觸到馬列著作、毛澤東選集、中國共產黨黨史和新中國史等書籍,「視野一下開闊了不少,對社會主義新中國有了新的認識和好感。當然,讀這些東西對於那時的台灣當局來說,是要犯死罪的。」

當年,在美國的留學生以台灣學生為主。二戰結束後,美國代表聯合國託管琉球群島。1970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單方面宣佈,將把釣魚台列嶼連同琉球群島交給日本管轄。一時間,學生們的不滿情緒極為高漲,美國主要大學的台灣學生紛紛成立「保衛釣魚台行動委員會」。1971年6月,吳國禎所在的奧克拉荷馬大學保釣委員會偕同附近的愛荷華大學、密蘇裡大學等幾所大學,在堪薩斯大學召開了一個由台灣同學參加的美國中西部國是會議。會上通過了一個決議,主張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同時主張為此目的在紐約舉行一次示威遊行。「我們這些贊成新中國、共產黨的所謂『左派』,算是異類。」

xxx圖為1971年4月10日,學生們在美國國務院門前舉行示威抗議活動。圖源: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資料收藏研究中心

1971年,中美關係開始解凍。1975年3月,吳國禎隨旅美台灣同胞參觀團訪問中國大陸,去了北京街道社區、王府井大街、頤和園、天安門廣場,參觀了大慶油田、河北瓦房台生產隊、西安小學、延安等地,並訪問了清華大學。「那時,大陸對於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想瞭解大陸,一些人就開始到大陸訪問,可這在當時的台灣是犯死罪的。去了大陸,你就準備好這輩子沒有回台灣的路了。」博士畢業後,吳國禎由於這次訪問露了名,上了黑名單,回不了台灣,就來到北京。1977年6月,他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1995年,吳國禎到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再續清華緣。

當談到自己為何放棄在美國優渥的工作條件,而要來到當時還處於貧瘠的大陸時,吳老師不無謙虛,又十分真誠地說道:「很多人說我『愛國』,其實我不是簡單的『愛國』,而是在瞭解了整個中國大陸的近代史,擴大了視野之後,才有了這樣的轉換。」

兩岸關係:「相互瞭解,相互理解」

從1978年開始,吳國禎40多年來始終積極參與為國家發展和兩岸和平統一資政建言的工作,先後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擔任代表和委員。1983年,他加入台盟並擔任四屆台盟中央副主席。

對於吳老師來說,兩岸早日統一是他最大的心願,這一願景在他四十多年前參與「保釣運動」時就已形成。在吳老師看來在台灣威權時期(二蔣統治時期),「那時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把人們的思維能力給糟蹋了」,五四運動以後的不少圖書、思想,均遭禁止,大陸和共產黨更被視為洪水猛獸。因此「保釣運動」對吳老師那批海外留學生而言,不僅是愛國運動,更是思想的啟蒙。從那時開始,有關兩岸關係,尤其是台灣未來命運的問題得到廣泛的討論,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台灣的前途與兩岸關係緊緊聯繫在一起,人為隔絕兩岸的藩籬應該拆除。

xxx圖為1975年吳國禎等台灣留美學生到河北瓦房台農村訪問。圖源:吳國禎提供

因此,吳老師認為,「保釣運動」的這段歷史實際上講的就是兩岸關係的突破史和早期發展史。作為當年「保釣」運動的親歷者,吳老師一直希望將海外學生在「保釣」運動中留下的刊物、報紙等文獻資料留存下來。2007年初,美國休士頓大學退休教授周本初有意將自己保存的「保釣」資料捐贈給祖國。吳老師對這批資料格外珍視,在他的協助下,這批珍貴的「保釣」資料很快便「落戶」清華大學圖書館。

此後,吳老師又積極聯繫海內外的「老保釣」人士,一呼百應,大家都熱心捐贈手中保留的資料文獻,越來越多的「保釣、統運」資料文獻集中存放於清華大學圖書館。同時圖書館還及時開展口述史記錄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已保存口述資料超過百小時。2010年10月,清華大學圖書館成立了「保釣資料收藏研究中心」,截止到2014年9月,清華大學圖書館已著錄「保釣」特藏資料共計14727冊、件,成為「保釣」資料收集最為齊備的單位。 2012年,中日對釣魚台主權歸屬的爭端日趨尖銳化,清華大學圖書館的「保釣」資料成為專家學者捍衛我國領土主權的重要資料來源。

2008年、2009年和2014年,吳老師連續在全國兩會中遞交提案,建議在國家博物館建立長期的台灣史實展,將藏於清宮的涉台文獻、國民政府在重慶準備接收台灣光復工作的文書等展示出來。2020年時值台灣光復75周年,吳老師再次向中央領導建議舉辦台灣歷史展,10月25日,「金甌無缺──紀念台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吳老師認為,這不僅對台灣同胞,更對大陸人民瞭解兩岸交往的歷史,瞭解台灣人民的愛國情愫都大有裨益。

談到兩岸關係的未來,吳老師坦言,雖然目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由於台灣面積較小,發展空間有限,總的趨勢是它的經濟會進一步和大陸融合,這不是哪個人、團體或政黨所能阻擋的。當然,對待台灣方面反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矛頭,也要本著冷靜客觀的態度,區分不同的性質,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在吳老師看來,更重要的一點是台灣社會和青少年缺乏對中國近現代史的正確認識,很多人不瞭解台灣問題的形成與由來,對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大陸發展、和之後大陸遇到的挫折和不屈不撓的奮鬥歷史以及今天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更是知之甚少。「這些歷史知識的缺失,容易造成歷史觀的缺失,進而會造成對國家和民族認同的扭曲。」因此,加強兩岸青年交流,「讓更多台灣青年來到大陸、瞭解大陸,尤其是瞭解大陸從貧瘠走向富強的歷史就非常必要。」

xxx圖為大陸清華台灣學生赴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台灣光復展

寄語青年:「培養歷史感」

「人算不如天算」是吳老師常說的一句話,他相信因緣際會,未來難以預料,但這不是說凡事均為偶然的不可知論,而是說在歷史面前,我們應該謙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很侷限的,前人的經驗可以豐富我們今人的空間,增加我們對於瞭解今天的智慧。」吳老師認為,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兩岸和平統一的「先行者」,得益於年輕時參與「保釣運動」開闊了視野,突破了過往「反共」教育的枷鎖,瞭解了大陸的真實歷史。「直到現在,在台灣,無論藍綠,實際上都從歷史教科書中繼承了『反共』色彩。即使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未必信這種愚民政策,但台灣方面現在出現的所謂『去中國化』現象,其本質乃在於去除兩岸歷史、社會和政治連結。」這種有意推動意識形態固化的行為,在吳老師看來,無疑是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

培養歷史感不僅有助於個人塑造民族和國家認同,更能幫助我們擯棄那些無謂的「胡思亂想」。席間,當談到現在的年輕人容易對未來產生焦慮和迷茫時,吳老師坦言,「未來會怎麼樣確實難以預料,但歷史終究是有其脈絡的,多瞭解昨天,今天就有可能看得比較清楚,也才有可能對未來少些迷茫。」

「一代代中國人各有他們的天地,軌跡,也各有他們關注的問題。一代人認為多麼重要的事情,不要以為後一代人也會認為有多重要,後一代人自有他們更關心的事情。歷史不會等待,歷史不會停下來,長江後浪推前浪。」

「多讀歷史」,是吳老師對年輕人的寄語,是一位歷盡滄海桑田,看遍人生百態的老者對年輕人最質樸的教誨。的確,認識了歷史的浩瀚方知人生的短暫,才知道任何一個在當時看來「過不去的坎」和「難以做出的抉擇」在整個人生和歷史的尺度上都是滄海一粟,何足掛齒。

xxx圖為座談學生與吳國禎老師合影

古人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與吳老師訪談,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這份從容、豁達。金門的炮聲、留美學子的呐喊聲、改革開放初期北京的建設聲,這一切在我們看來近乎傳奇的經歷,在吳老師那裡卻只是平凡,「一些後來者,可能看作是關鍵的時刻,關鍵的事情,在當時,也只感覺是應該做的平常事。」也許吳老師並非只是自謙,而是世界實在複雜,沒有人能夠完全把握自身際遇,許多處境和成就都是無心插柳而已,既然如此,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太過機關算盡,患得患失,無非只是自尋煩惱罷了,畢竟「人算不如天算」。吳老師用莊子作結: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文章根據採訪稿整理,同時參考:
吳國禎,《在歷史面前》,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吳國禎,《荷清苑書簡:與台灣青年朋友的通信》,台北:人間出版社,2016.
「吳國禎的『保釣』人生」,人民政協報,2015.5.20,http://www.zytzb.gov.cn/tzsl/48017.jhtml
「吳國禎:兩岸清華二十載」,新清華,2012.12.28,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3/29753.htm

文章經吳國禎本人審定。
原文出處 | 清華研讀間
採訪 | 樹枝 任帥
文字 | 樹枝

xxx吳國楨著作:《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

線上購買:https://www.pcstore.com.tw/renjian/M23519541.htm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44期上線囉!
張澄生:一個台灣原住民的解放軍歲月
參加大陸革命的台灣人 追風(謝南光)之女憶追風
【犇報社評】中歐投資協議,全球進入「後美國時代」的序曲
反萊豬元年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