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通訊】打蛇打七吋:美國離任高官的軟肋

By 花俊雄 / 2021-03-02 13:04:22 /
美國
摘要:

《紐約時報》稱,如果中方的制裁措施徹底落實,僅僅就這28位官員,他們的損失,粗略估計將不低於30億美元。打蛇打七寸,中方制裁令之下,估計很少有美國企業敢雇傭這28 個人了。這就等於掐斷了他們的財路。

xxx(圖/網站截圖)

20201年1月20日,當美國總統拜登宣誓就職不到半小時,中國大陸外交部宣布制裁剛卸任的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等川普政府高官,大陸外交部網站公布的內容顯示,共有28人遭到制裁。

制裁名單包括川普政府的國務卿蓬佩奧、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傑(Matthew Pottinger)(中文名博明)、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副國務卿克拉奇(Keith Krach)、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Kelly Craft)以及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曾任首席白宮策略顧問班農(Stephen Bannon)等。這些受制裁的人員及其家屬禁止入境中國和香港、澳門,他們及其相關企業、機構也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

中國巧用「旋轉門」

這一制裁令出台後,拜登新政府國安會女發言人霍恩(Emily Horne)隨即回應稱制裁是「徒勞無功且具嘲諷意味」。中國大陸的「公知」也冷言冷語說,「中國政府作為發展中國家,哪有能力和底氣給全球的霸主國家美國下馬威」。他們都認為這項制裁令很難形成「有效殺傷」,換句話說,就是「打不疼對手」。但只要了解美國政商關係的「旋轉門」運作就會認識到這項制裁令不是「紙老虎」,而是像在這些人頭上懸掛了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會迫使那些與中國大陸有業務和合作的企業和機構在與這些卸任的川普政府官員打交道時,不得不三思。

所謂「旋轉門」機制,即政客個人可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間轉換角色,從商人搖身進入政壇,下台後又轉身從商。美國政府、企業、律師事務所、智庫或咨詢機構內人員互換。比如,川普政府中的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來自華爾街著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被川普解職的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之前在美國主要軍工企業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擔任負責政府關係的副總裁。埃斯珀之前的代理防長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來自波音民用飛機計劃副主席。

xxx川普政府中的財政部長姆努欽。(圖/網路圖片)

從已經列明的這10個人的背景看,因為反中分工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像蓬佩奧、歐布萊恩和博爾頓,他們位高權重,負責全面對抗中國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第二類是利用台灣問題頻頻挑釁,比如阿札爾、克拉奇和克拉夫特。第三類是抹黑中國疫情、煽動對中國採取貿易大棒政策,比如納瓦羅、史達偉、波廷傑和班農。

其中級別最高也是首腦當非蓬佩奧莫屬。

xxx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圖/網路圖片)

柯赫帝國的家臣

作為國務卿的蓬佩奧在美國政府算是第三號人物,排名在總統川普和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之後,但他卻被人稱之為「科赫帝國」的家臣。在此,有必要對這二者分別介紹一下。

提起美國的公司,很多人想到沃爾瑪,想到google,但很少有人想到科赫帝國(Koch Industries)。其實科赫家族在美國僅次於沃爾瑪家族,但他們在美國的影響遠非沃爾瑪可比。

科赫集團由「科赫兄弟」(查爾斯•科赫Charles Koch和大衛•科赫David Koch)的老爹弗雷德•科赫(Fred Koch)於 1918年一手創立。集團業務由最初的石油,直到今天已擴展到電力、化工、能源、礦業、農業、牧業、金融、貿易、生活用品等諸多領域。美國家庭很難和科赫集團的產品絕緣。小到廚房用的餐巾紙,吃的牛排,大到能源、電器,科赫集團的產品滲透到美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赫工業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焦炭貿易商,全球最大的瀝青供應商,全球最大的飼料生產集團,全球最大的煉油廠設備生產商之一,生產各類化工生產設備,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商之一,年原油貿易量超過7億噸,還是北美最大的液化石油氣加工集團,占北美市場總量的25%,北美最大的管道運輸商,擁有北美最長的石化產品管道,美國第六大電力供應商,供電業務遍及全美50 個州。它是最大的不上市的私人企業,因為沒有上市,所以很少人知道科赫集團。不上市,所以財務不公開,人們不知道它到底一年賺多少,只是2006年,曾經公布一年的營業額就是1千多億美元,到今天絕對是數千億了。而且因為不上市,所以它的資產是實打實的,沒有經過放大,如果上市,那第一家族可能就是科赫家族。兄弟兩人的資產各達六、七百億美元。

xxx(圖/網路圖片)

他們也曾試圖躋身政壇,走跟布希家族同樣的路子,政商結合。大衛•科赫曾在1979年當過自由意志黨副總統候選人,花了超過200萬美元卻只得到1%的選票。科赫兄弟意識到,要改變美國的方向,靠自己參選是很難的。於是他們轉變了策略,將目光投向了智庫與學術機構,並培養自己的前台政治人物,建立自己的政治網絡。

科赫帝國的影響力遍及政治和學術。在美國政壇,受科赫帝國資助的官員不在少數。僅2016年,科赫兄弟就動用了近9億美元,支持了至少19名參議員、42名眾議員、4名州長,以及全國各地不可勝數的層級較低的選舉。美國民權組織「制衡計劃」調查顯示,在川普最初任命的內閣成員中,就有16人受到過科赫兄弟的資助,更有數不清的人占據關鍵位子,其中就包括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能源部長佩里(Rick Perry)和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以及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科赫兄弟還資助了眾多智庫、倡議團體和大學,以推動其政策議程。在眾多的智庫中以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和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最為著名,獲得的資助也最多,它們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企業的排污權利合法化而出謀劃策,並為這些企業向政府提供更多的減稅建議。

查爾斯•科赫基金會在2016年向249所大學捐款5千萬美元,投資對其有利的學術研究。科赫兄弟還透過基金會讚助了34個政治和政策組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促進美國昌盛」(American for Prosperity,簡稱AFP)政治組織。在2015年該組織的預算達到1.5億美元,遍及35個州,可覆蓋全美80%的人口,領薪員工達1600名,其規格堪比共和黨全國委員會。AFP三分之二的管理人員曾經在共和黨內任職,三分之一離開AFP以後參與到共和黨競選活動中。

至於精英政治層面,2003年起科赫兄弟開始舉辦每年兩次的「科赫會議」,邀請商界領袖討論激進自由市場和自由主義理念。目前,「科赫會議」參加人數超過500人,會議有正式章程,每人年費至少10萬美元。最令人關注的是,「科赫會議」近年來已演變成了共和黨候選人比賽。曾經參加「科赫會議」的共和黨大佬有前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前威斯康辛州州長沃克(Scott Walker)前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以及眾多參議院候選人。在總統候選人中,他們一般不明確支持某個人,而是鼓勵候選人互相競爭來證明自己更適合執行科赫兄弟的政治理念。

科赫兄弟的影響力幾乎無處不在,因此美國人發明了「科赫章魚」(Kochtopus)一詞來形容這種情況。如今科赫集團雇員超過12萬,在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科赫章魚」的影響力也在尋求新突破,把生意做到中國。

柯赫集團在中國

科赫集團於1999年涉足中國市場,當時在中國唯一開設了辦事處的是科氏材料(中國)公司,主要業務領域為道路瀝青,當時在鄂州、廣州、鎮江、西安、天津、三水和瀘州投資建立了7個瀝青產品有限公司,有近500名員工,科氏在其他領域的一些業務則主要是以代理商的形式進入中國。

隨著科氏集團收購的子公司數量越來越多,科氏集團在中國的生意也大幅增加。科氏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由9家子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雇傭了22828名員工,科氏集團在美國雇傭的員工數量為66685人。可以看出,中國是科氏集團在美國之外雇傭員工最多的國家。

2003年,科氏集團以44億美元的高價從杜邦手中收購了全球最大的聚合物和纖維生產商英威達(Invista)。據媒體報道,2018年英威達向上海的幾二腈生產項目投資了12億美元(約合84億元人民幣)。2020年2月,英威達宣布,該公司在上海的幾二腈生產基地計劃於2020年動工,2022年投產。這座生產基地選址於上海市化學工業區,己二腈年產量為40萬噸。

此外,科氏集團還收購了全球領先電子連接器製造商莫仕(Molex)公司。該企業是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被華為多次評為金牌供應商。

蓬佩奧如何發跡

科赫集團的情況已如上述,那麼被稱為「科赫帝國家臣」的蓬佩奧又是什麼來歷,是如何發跡的。

別看蓬佩奧在抹黑和誣蔑中國是跳得最高的,2020年7月23日,他在加州橙縣尼克森總統圖書館所發表的演講被視為是對中國發起的「新冷戰檄文」。但在2006年至2010年就職於前哨國際(Sentry International)公司時,他與中國有著大量業務往來。前哨國際是一家製造和銷售油田設備的公司,與科赫集團有著商業聯繫。蓬佩奧在前哨國際任職時,代理和銷售的設備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子公司生產的。2010年蓬佩奧在競選聯邦眾議員時,他的對手拉傑•高爾(Raj Goyle)還曾指責他支持中國製造業,剝奪了堪薩斯工人的就業機會。蓬佩奧對此堅決否認,他當時說,從中國進口設備,由美國人安裝和維護,這本身就是在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

在科赫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蓬佩奧輕騎過關。在國會期間,他身兼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以及能源和商務委員會成員,這有助於他更好地服務於他的贊助者。蓬佩奧聘請了科赫集團的前律師擔任幕僚長,而且在上任之初就提出了有利於科赫家族商業利益的立法倡議,目的是取消對歐巴馬政府兩項主要計劃(建立消費者對不安全產品投訴的數據庫以及建立環保署溫室氣體污染者登記制度)的撥款。科赫集團很敵視歐巴馬這兩項計劃,據《華盛頓郵報》2011年報導,2008年以來,科赫集團在這兩方面遊說上花費了3700萬美元。

2012年,蓬佩奧發表了一篇題為《停止騷擾科赫兄弟》的文章,他把對科赫兄弟的攻擊斥為「尼克森式政治陰謀」。2014年,他又公開讚揚科赫兄弟為「偉大的人」。他的忠誠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根據「回應政治中心研究」(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數據,在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他從科赫兄弟那裡獲得的競選資金比其他候選人都多。在科赫兄弟的支持下,蓬佩奧還獲得了其他石油和天然氣集團120萬美元的資助。2014年蓬佩奧競選連任時,他與另一位科赫家族支持的共和黨人面臨激烈的競爭,最終科赫家族選擇支持蓬佩奧。

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蓬佩奧原本看好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認為他具備國家安全知識和判斷力。蓬佩奧對川普則有不少尖銳的批評。他曾說如果川普當選的話,將會是一個無視美國憲法的威權總統。「美國士兵不會宣誓效忠於川普」。一直到川普獲得提名後,蓬佩奧才與堪薩斯州的國會代表團支持他。川普當選後,蓬佩奧通過彭斯(兩人同為科赫集團培養的前台政治人物,曾在眾議院共事,蓬佩奧曾為彭斯準備競選辯論),和西點軍校校友戴維•厄本(川普賓夕法尼亞州競選總幹事)及班農的介紹和安排,於2016年11月16日在川普大廈與川普見面,兩天後川普宣布蓬佩奧就任中情局局長一職。在中情局工作期間,蓬佩奧親自將每日情報簡報送到橢圓形辦公室,向川普匯報,慢慢地贏得了川普的信任。2018年3月13日,川普炒掉蒂勒森(Rex Tillerson)之後,蓬佩奧繼任國務卿之職。

川普最初的核心人物如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陸戰隊上將)、國防部長馬蒂斯(Jam Mattis)(陸戰隊上將)、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Herbert McMaster)(陸軍中將)和蒂勒森(埃克森美孚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都是習慣於下命令而不習慣於聽從命令的人,因此,和總統川普處不來。蓬佩奧則不然,他的軍旅生涯只做到上尉,商業上他自認只是一個小生意人,在任職眾議員的6年裡,也沒有驚人的表現。因此,他唯川普的馬首是瞻,從來沒有公開頂撞過川普。一位前美國大使直言不諱地說:「他就像一枚熱追蹤導彈,追著川普的屁股」。華盛頓的政客都說,蓬佩奧是川普身邊最會阿諛奉承的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前程,他從川普最尖銳的批評者變成他的「忠誠戰士」。

蓬佩奧在川普總統卸任的翌日發了一則推特,只有一句話:1384天。它被廣泛猜測蓬佩奧在進行2024年總統大選的倒計時,而且他有意參加那次大選。也有人認為蓬佩奧很可能作為堪薩斯州聯邦參議員候選人,參加2022年中期選舉。但最迫切的就是要立即找一份工作,有消息稱他將會到哈德遜研究所擔任資深研究員。

盤根錯節的政商利益

除了蓬佩奧以外,其餘諸人除了納瓦羅、史達偉、波廷傑和博爾頓以外也都有明顯的政商關係。此次名列制裁名單的原總統國家安全助理歐布萊恩,此前曾擔任美國律師事務所Arent Fox LLP 的執行合夥人7年。Arent Fox官網的中國業務一頁寫道,「我們希望在美國開展業務的中國公司或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提供咨詢,我們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律師團隊」,「能說流利的中文(包括普通話和粵語),對當地商業慣例了如指掌」,「在美國主要城市都有良好定位」,「幫助客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在複雜訴訟中規避美國的法律」。2020年3月11日,歐布萊恩在「傳統基金會」舉辦的一場活動上批評中國政府隱瞞新冠肺炎疫情,把美國和全世界疫情嚴重甩鍋中國。

衛生部長阿札爾於2020年8月9日率團訪問台灣,不僅成為6年來首位訪台的美國內閣閣員,就美國總統繼任順序而言,也是1979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阿札爾此行傳達了川普總統對台灣在全球衛生領導地位的支持,並且在台北簽署了「醫衛合作了解備忘錄」。阿札爾於2012年到2017年擔任大型藥企禮來公司(Eli Lilly)美國分部總裁及藥廠說客團體「生物技術創新組織」董事會主席。2017年11月13日獲川普提名,2018年1月24日獲參議院同意接任衛生部部長。

xxx2020年8月9日率團訪問台灣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圖/影片截圖)

作為全球十大製藥公司之一,禮來是第一個在中國開展大規模研發活動的製藥企業,也是最早把重要的研發項目外包到中國的跨國製藥企業之一。禮來全球研發中國總部設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禮來已經連續9年在中國保持20%以上的增速,公司業務已經深入中國近400個城市,在中國已投資逾20億元人民幣,與十餘家中國本地企業和學術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中國市場對禮來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阿札爾在被制裁後恐怕回不去了。

2020年9月17日至19日,時任副國務卿的克拉奇率團訪問台灣。他是美國國務院自1979年以來訪問台灣官職最高的成員。此行克拉奇會見了蔡英文並出席了李登輝告別式。在克拉奇訪台期間,中國大陸採取了台海軍演、戰機擾台、越過台灣海峽中線等一系列軍事、政治行動。克拉奇曾是最年輕的通用汽車公司副總裁,制裁令一出,在中國有著諸多商業利益關係的通用汽車公司很難歡迎他回巢。

缺乏任何與外交事務有關的教育經歷或實踐經驗的克拉夫特,其夫婿是美國煤炭和天然氣行業大亨、億萬富豪,依賴於對參議員競選的100萬美元捐款,以及對川普競選和總統就職典禮的100萬美元捐款,先後擔任了美國駐加拿大大使和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她原定於2021年1月13日訪問台灣,但美國國務院因國務卿蓬佩奧訪歐受阻,在1月12日宣布取消所有的出訪計劃而未成行。美國東部時間1月13日晚上,台灣當地時間14日上午,克拉夫特與蔡英文舉行視頻連線,之後她發出推特說:「我向蔡英文總統明確表示,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作為朋友和夥伴,我們將永遠作為民主的支柱肩並肩站在一起。」據稱克拉夫特丈夫喬•克拉夫特(Joe Craft)在中國也有一定的商業利益,經過美媒調查顯示,他在成都、武漢和鄭州,設有貿易代表處。

自斷財路怪誰?

納瓦羅、史達偉、波廷傑、博爾頓及班農等川普政府的高官,雖然沒有明顯的商業利益,但是他們下台後仍然可以利用「中國問題」這個最熱門的議題,來撈取利益,方式主要有演講和代言或當顧問,以班農為例,據稱他受香港中信里昂證券公司邀請在投資大會上演講,一趟就撈得30萬美元。

《紐約時報》稱,如果中方的制裁措施徹底落實,僅僅就這28位官員,他們的損失,粗略估計將不低於30億美元。打蛇打七寸,中方制裁令之下,估計很少有美國企業敢雇傭這28 個人了。這就等於掐斷了他們的財路。

今日中美不論有多大的矛盾和分歧,短期內不會改變的事實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各領域聯繫的密切程度也是世界之最,無論是貿易涉及的工商領域,還是文化學術交流涉及的大學等文化教育機構,要找一個與中國沒有任何來往的美國大型機構幾無可能。

這些大型機構因可提供豐厚的報酬,而成為離任官員的「旋轉門」黃金入口。很顯然,在今日的美國,沒有哪個機構願意冒和中國交往受阻的風險,來聘請這28位前高官。這次制裁範圍擴大到這28位前高官的家屬,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涉及自己親人的事業發展機會,這些官員很難繼續瀟灑地「不屑一顧」。中國大陸外交部的做法,除了懲戒離任高官之外,也可告誡現任美國官員在考慮對華政策時,需要掂量他們的對華言行可能引起的反應,從而更謹言慎行。

【延伸閱讀】
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中國做活經濟的兩隻眼
拜登能否讓美國重新領導世界?
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可能的中國道路
中國聯合國代表敦促西方國家解決自身人權問題
新疆假新聞的終結 法國著名記者赴新疆考察用4年寫成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