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通訊】美國敗走阿富汗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影響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並不意味著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遏制戰略,而是美國認為通過阿富汗打擊中國已經失敗,美國會將戰略重心放在構建印太戰略方面,通過聯盟的力量打擊中國。中美博弈的重心將會轉向中國與美、日、印、澳等國家在海上的激烈較量,鬥爭的重點和前沿會在南海、台海、朝鮮半島、釣魚台一線,形勢依然嚴峻。
◎文/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美國總統拜登於4月14日在白宮發表演說,宣布在今年9月11日,也就是美國遭到911恐襲20周年紀念日前,無條件撤離所有駐防在阿富汗的美軍。
美國宣稱發動阿富汗戰爭的最初目標是擊斃基地組織頭目、911 恐襲的幕後策劃者賓拉登和瓦解庇護基地組織的塔利班政權。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兩個月後於2001年12月7日徹底推翻了塔利班政權;而賓拉登則一直到10年後於2011年5月2日才在巴基斯坦被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擊斃。
遏制中國才是目的
美國為這兩項目標大動干戈,而且在目標達成後一直在阿富汗長駐,其中緣由頗為複雜,這不得不從阿富汗的地緣政治說起。
3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極其罕見地向中外記者展示了一段影片。美國前總統布希的國務卿辦公室主任威爾克森陸軍退役上校在影片中親口承認,美國軍事入侵阿富汗,駐軍的目的就是要搞亂新疆遏制中國的發展。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十字路口」國家,它既屬於南亞國家、也屬於西亞、還屬於中亞。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佔領這裡就堵住了中、俄、印、中東四方勢力交匯點,向西可以打壓伊朗、向東南可以干擾巴基斯坦,向北除了利用瓦罕走廊遏制新疆喀什地區,也能染指中亞地區原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中的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由此可知阿富汗為何會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
打下阿富汗,將美軍駐紮在其境內,其實就是在中國的西大門,以及「一帶一路」上插了一把尖刀,阻擋住了經阿富汗瓦罕走廊向西延伸的經濟帶,讓阿富汗成了遏制中國西進的橋頭堡和絆腳石。只要美軍仍然駐紮在阿富汗境內,這個距離中國最近的內陸國家,就能給中國西部帶來巨大的戰略壓力。新疆曾經發生的暴恐事件,背後都有美國中情局的黑手,美國借助阿富汗,打新疆牌干擾和遏制中國。
疫情促使美國撤軍
早在歐巴馬時期,美國就意識到阿富汗事不可為,但是一方面由於美軍和美國企業在當地形成了龐大且牢固的既得利益集團,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對盤活阿富汗局勢仍然心存幻想,因此才多次宣布撤軍,但又一直下不了決心。然而新冠疫情的出現徹底打亂了美國的戰略布局,疫情肆虐導致超過三千萬人感染、超過五十八萬人死亡的直接影響也就罷了,因疫情而伴發的美國社會動蕩和經濟下行更是使得美國所面臨的局勢雪上加霜。為了挽救經濟、緩和社會矛盾,不論是川普還是拜登都瘋狂超發貨幣,然而這終究是飲鴆止渴,最終損害了美元的長期信譽,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的整體戰略只能由攻轉守,而作為美國進攻戰略中最激進但又最失敗的一環,阿富汗自然首當其衝,迫使拜登宣布無條件撤軍。
拜登在宣布無條件撤軍時,要求該地區的其他國家,尤其是巴基斯坦、還有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為阿富汗提供更多支持。在這些國家中只有中國具備實力和條件為「後撤軍時代」的阿富汗的和平與重建提供實質性的援助。
「後撤軍時代」來臨
隨著阿富汗步入「後撤軍時代」,地區局勢也將醞釀重大變化。中國對阿富汗的銅礦和石油及天然氣進行了可觀的投資,包括開發艾娜克銅礦的一份價值30億美元的協議。
所以,中國需要一個穩定的阿富汗,一個沒有內戰的阿富汗,一個不輸出恐怖主義的阿富汗。中國首先需要更清楚地了解在這些方面,自己有多大能力能影響「後撤軍時代」的阿富汗。換句話說,就是要考量中國必須做什麽,能夠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才能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安全不受害、對阿影響不減弱,最大限度保證中阿友好關係和國際社會在阿富汗的重建成績得到延伸。
中國在阿富汗的任務
今後相當長時間內,阿富汗安全穩定面臨的局面很難樂觀,主要挑戰是國際暴恐難除、國內亂局難靖、國際合作難全,這也是阿富汗問題的三大頑癥。換個角度講,國際社會在阿富汗將長期面臨除暴、救難、治亂這三大任務。有鑒於此,中國今後對阿富汗的戰略思路可以簡要概括為:除暴需用力,救難需量力,治亂需合力。
目前,聯合國認定的主要國際恐怖組織有20多個尚活躍於阿富汗,包括「基地組織」、「伊斯蘭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和「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烏伊運)等,並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潰敗後還在加速向阿富汗滲透,「伊斯蘭國」的呼羅珊分支在阿富汗南部和東北部大肆擴張,與其他恐怖勢力合流的態勢令人擔憂。阿富汗北部更是多股恐怖勢力盤踞之地,特別是對中國和中亞國家構成直接威脅的「東伊運」和「烏伊運」,是阿富汗周邊國家的重點盯防打擊對象。
在除暴、救難、治亂等方面,中國需要與巴基斯坦、俄羅斯、伊朗和中亞國家加強合作,共同防範極端勢力從中東向阿富汗流竄,不讓暴恐勢力以阿富汗為據點威脅近鄰地區。其次是進一步加強「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平台建設,由中俄兩大國牽頭,逐步完善針對在阿暴恐勢力的協防機制和地區去極端化進程。三是鼓勵地區國家在反恐這一要務和急務上各顯身手,特別是要在邊境管控、力量建設、裝備援助和情報合作等方面幫助阿富汗政府提升自主反恐能力,增大國際和地區暴恐勢力在阿站穩腳跟的難度。
中國可以發揮的作用
中國與阿富汗的關係可以至少回溯到公元前二世紀。兩國之間一直存在宗教、文化、商業、政治與社會紐帶。蘇聯解體以來,中國一直是阿富汗最大的鄰國,也是中亞地區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之一。中國對阿富汗的興趣主要源於自身安全顧慮。然而阿富汗的和平與穩定也與中國增強經濟合作的成功密切相關,因為阿富汗衝突久拖不決,整個地區都會受到進一步的衝擊。
自2001年以美國為首的干預阿富汗行動以來,中國一直持謹慎態度,對阿富汗安全事務的介入微乎其微。但是中國的投資項目(主要在礦產和石油及天然氣)、中國居間協調各方與塔利班的和平談判(2015年初,中國官員承認他們與塔利班有聯繫,並表示他們希望在阿富汗和平進程中扮演支持性角色)都說明,中國似乎正在嘗試發揮更大作用。對於阿富汗及其周邊地區的穩定與經濟發展而言,中國所處的獨特地位,可使它發揮更加積極的重大作用。
和阿富汗的其他鄰國不同,對於阿富汗發生的歷次戰爭,中國一直沒有介入;阿富汗人對於中國沒有不良記憶,中國通常不被視為敵人。此外中國與巴基斯坦有著極為友好關係,並同時受到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信任。而且,與阿富汗相關的三個主要集團和峰會,即四方協調組(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國和中國,中國在其成立過程中發揮了領導性作用)、莫斯科峰會、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一直都是主要積極參與者。與此同時,阿富汗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讓崛起中的中國,展示它如何在解決安全缺失、地區溝通與合作缺乏等問題上發揮作用。
四國經濟區域的形成
隨著阿富汗和平進程的推進,最終會形成一個由中國、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組成的經濟區域,特別是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和中伊25年全面經濟與安全合作計劃簽訂後,中國對伊朗投資大量增加,中伊巴阿必然形成一個有著更緊密經濟和政治聯繫的區域。
美國撤軍和阿富汗和平進程的推進,中國「一帶一路」中線將會在伊朗和阿富汗形成一個穩固的前進基地,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將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通過阿富汗和伊朗向西進入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一帶一路」中線將有望打通。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從前的英國、後來的蘇聯、現在的美國都在這個馬鞍形的山地國家被拖垮和被打敗。美軍撤離後,中國不應過度陷入特別是不宜用軍事手段干涉阿富汗國內政治鬥爭,而應該以更超脫的方式對阿富汗各方政治勢力進行調解,可通過派駐維和部隊從中斡旋,以經濟手段改造阿富汗,以發展改變阿富汗生活狀態,緩慢地形成影響力。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並不意味著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遏制戰略,而是美國認為通過阿富汗打擊中國已經失敗,回頭會將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印度洋一線,通過海上包圍圈打擊中國,即美國會將戰略重心放在構建印太戰略方面,通過聯盟的力量打擊中國。中美博弈的重心將會轉向中國與美、日、印、澳等國家在海上的激烈較量,鬥爭的重點和前沿會在南海、台海、朝鮮半島、釣魚台一線,形勢依然嚴峻。
【延伸閱讀】
‧ 勞動黨主席籲:兩岸合作抗疫!開放大陸防疫物資入台
‧ 大陸外長:歡迎巴以雙方到中國直接談判
‧ 以色列、巴勒斯坦連日衝突 正改變中東博弈的未來
‧ 解析與辨正美國對中國新共識的謬誤
‧ 中美高層對話: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