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專題】通往未來的答卷——大陸2020高考
2020年7月7日,大陸1071萬考生在延期30天後走入大學入學的高考考場。這注定是一場不平凡的「大考」,從2020年伊始至高考前夕,大陸社會經歷從疫情到汛情的雙重壓力,既考驗考試單位的應變處置能力,也考驗著今年大陸高考生的韌性。在疫情和暴雨中,2020年大陸高考經受了怎樣的考驗和歷練,一千多萬考生從這場「大考」中又收穫了怎樣的成長,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揭曉。
【編按】
2020年7月7日,大陸1071萬考生在延期30天後走入大學入學的高考考場。這注定是一場不平凡的「大考」,從2020年伊始至高考前夕,大陸社會經歷從疫情到汛情的雙重壓力,既考驗考試單位的應變處置能力,也考驗著今年大陸高考生的韌性。
大陸這場牽動千萬家庭的考試,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特別是今年考生比去年增加40萬,考點7050個、考場40萬個,還要安排94.5萬位監考及考務人員。有外國媒體稱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大學入學考試,「相當於瑞典的全國人口」。
在疫情和暴雨中,2020年大陸高考經受了怎樣的考驗和歷練,一千多萬考生從這場「大考」中又收穫了怎樣的成長,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揭曉。
2020年大陸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在2020年的疫情與暴雨中,今年大陸高考重點考什麼?命題有哪些特點?反映出何種趨勢?
更注重體現時代特色
將重大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體現時代特色與發展成就,是近年來大陸高考命題的趨勢。這在今年試題中尤為凸顯。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一些考題聚焦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心懷家國。
例如,思想政治Ⅰ卷的考題以大陸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為背景材料,要求學生分析診療方案的變化所反映的對新冠肺炎的認識,旨在引導學生樹立遵循規律、尊重實踐、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數學新高考Ⅰ卷、Ⅱ卷都有題目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研究成果或復工生產指數資料相關。結合生物學科特點,高考生物試題有機融入新冠疫情素材,從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免疫應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學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變和影響等方面進行命題。甚至,有英語作文以「外籍教師因疫情滯留英國」和居家學習為背景命題。
此外,今年高考試題的重要素材,還包括近年大陸的科技成果。以物理試卷為例,大陸自主研製的運-20重型運輸機、「嫦娥四號」探測器、北斗導航衛星、清潔能源應用等內容也都出現在試題中。
更注重考查關鍵能力
大學入學考試「怎麼考」不僅引導中學「怎麼教」,更會影響學生今後大學「怎麼學」,甚至未來職場「怎麼做」。2020年大陸高考更加強調考察學生關鍵能力,聚焦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關鍵素養。
發言稿、演講稿、書信……今年的11道高考作文題中,近半要求學生以應用文文體完成。這體現了大陸高考要求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的結合,語文要學以致用,要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提供助力。
在資訊化時代,甄別、整理、評估、利用資訊成為一項關鍵能力。語文Ⅰ卷實用類閱讀聚焦「新基建」,要求學生迅速準確地從多個文本中全面獲取這項政策的制定背景、基本內涵、發展前景和國際反應等資訊,加大了對相關能力的考察力度。
今年大陸高考,多學科試題均加強了對批判性思維、歷史辯證思維能力的考察。如歷史Ⅰ卷試題描述了中國近代經濟領域度量衡不統一的混亂狀況,要求學生用辯證的眼光認識和理解社會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和區域差異性,透過現象探究本質;地理Ⅲ卷以毛烏素沙地環境演變為背景,要求學生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對沙地、湖泊景觀轉化的關係進行深入探究,辯證看待人地關係。
更注重汲取傳統精華
此次大陸高考,傳承文化精粹、增強文化自信的理念貫穿在各地試卷中。齊桓公、管仲、鮑叔等人物的歷史性陳述,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步輦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工藝、徽杭古道旅遊資源的開發價值等,紛紛出現在各地高考試卷中。
化學Ⅲ卷試題以《千里江山圖》中典型繪畫顏料化學知識為情境,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應用的同時,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興趣;Ⅰ卷和Ⅲ卷有試題分別以中藥材提取物為背景,在考察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時,展現中醫藥的魅力與效用,弘揚中醫藥文化。
歷史Ⅰ卷有題目圍繞西魏能臣蘇綽的事蹟創設情境,展現其克己奉公、推行改革、選賢任能、為官員建立行為規範的史實。Ⅱ卷試題呈現了清代和新中國成立後對海河流域的治理舉措和效果,用事實凸顯了中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
這屆學子註定不凡——浙江高考生掃描
7月7日上午9時,浙江32.57萬名高考生在全省1.1萬餘個考場入試。消毒液和口罩,是他們特殊的「備戰品」;無懼暴雨洪水,是他們最勇敢的座右銘。
6日傍晚,大雨。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校長何東濤撐著傘巡查「發燒通道」佈置情況,差一點在泥濘的青苔上滑倒。教務處副主任方乃峰,查看每個隔離備考教室的準備情況,風扇空調是否運轉正常,桌椅擺放間隔是否達標。
「這屆高考的孩子不容易。」許多受訪老師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們經歷了漫長的寒假,頂住了孤獨的備考壓力。由於今年浙江省高考、選考科目考試同期進行,意味著有些考生要連續參加4天考試。開考以來,又面臨連日暴雨導致的汛期洩洪風險。鄉親父老轉移了,他們「趟著河」也要抵達考點。
桐廬縣城南街道金牛村應屆高考生小張,父親生病,母親陪護,無人接送的她,只好請鄰居幫忙預約送考車。得知情況後,村支書記王榮明馬上和村兩委幹部上門,負責安排接送。
7日清晨,桐廬路面積水嚴重,窨井蓋還在不停地向外噴水。王榮明憑藉對路況的熟悉,避過了水深路段,把孩子平安送抵考場。「平常這點路最多走15分鐘,這次走了將近半個小時,也是為了學生安全。」王榮明說,未來幾天,只要高考生有需要,一定會做到專車接送、使命必達。
7日,新安江水庫開啟7孔洩洪。開閘放水半小時,建德市新安江中學附近路段就因地勢低窪而出現嚴重積水。該校高三(5)班班主任蔣燕,從下午到晚上一直坐在電腦前和學生家長溝通。為了不耽誤孩子第二天考試,希望孩子們能留校住宿。
新安江中學共有650名高考生,在風雨中經歷了不一樣的夜晚。「安靜地在教室裡做最後的復習衝刺,與老師同學們相依相伴,這將在他們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蔣燕說。
7月8日上午,浙江防汛形勢更加嚴峻,新安江水庫9孔洩洪,建德市主城區大橋全部封閉,道路交通全面管制。風雨中,建德交警大隊新安江中隊開闢送考綠色通道,將247名育才高級中學的學生平安送抵考場。透過雨水模糊的車窗,許多孩子穿著紅色的衣裳,猶如跳動的火焰。「為什麼我在學習而你沒有」「考的全會,蒙的全對」……衣服、扇子、雨傘上寫著的幽默而勵志的話語,莫名使人感動。
「有人說這一屆學生,出生於SARS年,高考在「新冠」年,好像不怎麼幸運。很多人都在說要『重啟2020』,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浙江鎮海中學校長吳國平在寄語2020年高考生時說,希望大家能正確面對困難,「無形中錘煉了你們的品性與能力,幫助你們在未來應對更大的風浪、化解更大的困難、擔當更大的使命、成就更大的作為。」
速記才下考場又上防汛「戰場」的他們
短短一周,19歲的丁吉容做了兩份考卷。一份是高考試卷,另一份特殊的考卷則「寫」在長江防汛大堤上。
丁吉容的家位於安徽省當塗縣烏溪鎮的勝平村。村邊的黃池河,是長江支流水陽江、青弋江的交匯處,也是當地防汛的主戰場。
高考結束後,丁吉容從學校回家的路上,看到黃池河的水漲了不少,圩堤上穿著黃馬甲的防汛志願者來來回回。她急匆匆地趕到家,第一個電話打給了村文書:「我也要做防汛志願者!」。
媽媽擔心丁吉容:「你一個小丫頭能做啥?上堤就是添亂!」
「我都成年了,這事我自己做主。」丁吉容的決定不由分說。
7月11日,她如願穿上黃馬甲,正式成為勝平村防汛中隊的一員,值守黃池河超過一公里的老圩堤。一公里不長,但巡堤一公里並不是件簡單的任務。他們利用傳統的「送水牌」巡查法:巡堤員到達終點,把水牌交接給下一點後,取反方向的水牌帶回出發點。值班期間,要走上好幾個來回。
堤外是密集的村居,巡堤路線就在背水面堤腳處。一條羊腸小徑藏在草叢裏,雨後崎嶇泥濘,深一腳淺一腳,稍不注意就會被草叢紮到小腿,這個愛乾淨的女孩卻毫不在意變成「泥腿子」。
「小丁,要仔細啊,若是遇上踩不到硬底的深坑,那裡就可能有險情。」在隊裡,丁吉容年齡最小,又是第一次參加防汛,經驗豐富的老黨員麻元務一直不厭其煩地向她「嘮叨」著經驗。幾天下來,他不由得豎起大拇指:「這丫頭能吃苦!」
丁吉容告訴採訪她的記者,她不覺得苦,反倒覺得這是一次獨特的經歷,「保堤護家也是一場考試,我想拿高分。」
與丁吉容有同樣想法的,還有400多公里外的18歲男孩尹夢興。7月11日,長江岸邊的安徽省宿松縣已啟動防汛一級回應,同馬大堤宿松段防汛形勢嚴峻。家住當地佐壩鄉振昌村的尹夢興不久前參加完高職分類考試,近日和村裡的10名村民主動報名,馳援同馬大堤宿松縣匯口鎮曹湖村段,成為守護大堤的一名志願者。
雖然聽父親講過許多防汛的故事,但這是尹夢興第一次走上大堤抗洪。「我家的田也泡在了水裡,我就想為家鄉做點什麼。」他說。
與隊友排成一排,用棍子撥開草叢,戳打地面,檢查壩體有無滲水情況。短短幾天,尹夢興的巡查「姿勢」愈加標準。兩個防汛值班棚間隔600米,每小時要巡查一個來回。一次值班下來,尹夢興的步數常常「霸屏」朋友圈。
和丁吉容一樣,尹夢興在隊中年齡最小,隊友都是同村的叔叔、伯伯們。他們一起住在大堤旁的曹湖小學,三餐自己動手做,睡在課桌拼成的臨時床鋪上。朝夕相處中,大家變得更有默契。「休息的時候,我和他們在一起聊天,才知道有的爺爺參加過三次抗洪。」他說。
這是尹夢興最特別的成人禮,他說,自己從未像這個夏天這麼關注天氣,關注家鄉旁的這條大江。用腳步作答的這份試卷,成績如何?他在朋友圈裡寫道:「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3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蓬佩奧的「新冷戰檄文」,回到過去並不能改變未來
‧《柳葉刀》主編:中國抗疫貢獻突出,西方反華掩飾失敗
‧ 美國左派:拒絕新冷戰!美政府的利益不是我們的利益
‧ 跳出來拯救抖音的美國年輕人們
‧ 不要把你們政府抗疫失敗的責任推給中國
‧ 紀錄片電影《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
‧《新德意志報》呼籲:西方應放下對華傲慢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