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社評】貿易停戰90天,要做好打一場總體戰持久戰的準備

By / 2018-12-17 15:17:29 /
犇報社評
貿易戰
摘要:

12月1日,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G20現場傳來中美領導人會晤就經貿問題商談達成共識,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並在未來的90天內,針對從「擴大市場准入」到「保護知識產權」,避免「強制技術轉讓」,再到「共同反對網絡竊密」等一系列共同關切進行緊密的磋商,以期達成協議,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盡快回到正常軌道,實現雙贏。此舉,不但為中美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火車對撞」的危機提供適當的緩衝,還暫時遏制了中美兩國快速滑向新冷戰的危險。消息傳出,全球股票和期貨市場普遍出現慶祝行情。

xxx

12月1日,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G20現場傳來中美領導人會晤就經貿問題商談達成共識,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並在未來的90天內,針對從「擴大市場准入」到「保護知識產權」,避免「強制技術轉讓」,再到「共同反對網絡竊密」等一系列共同關切進行緊密的磋商,以期達成協議,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盡快回到正常軌道,實現雙贏。此舉,不但為中美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火車對撞」的危機提供適當的緩衝,還暫時遏制了中美兩國快速滑向新冷戰的危險。消息傳出,全球股票和期貨市場普遍出現慶祝行情。

有好事者,習慣性的試圖從中美雙方對這場會晤共識的表述文字中,尋找解讀勝負輸贏的蛛絲馬跡。但是,8個多月來的事實表明:「貿易戰沒有贏家」。

首先,作為貿易戰被迫反擊的一方,中國「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堅定地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態度一向明確,而且底氣十足。客觀上來說,2008年金融危機出口產業受挫的教訓,倒逼中國調整經濟結構,10年來,中國大陸的外貿依存度(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從2008年的60.2%下調到2017年的33.6%,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只有18.5%;其中,對美國出口佔GDP比值更僅剩3.5%。再加上,大型上市公司與國有企業鮮少以出口為主要業務。因此,川普當局以提高關稅為手段進行脅迫,對中國大陸總體經濟形勢尚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沿海地區以出口為主要標的中小型私人企業,仍不免飽受皮肉之痛,甚至在金融機構信心不足下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另一個方面,8個多月的貿易戰打下來,美國似乎也沒佔到便宜。川普原先的設想是希望通過對中國輸美產品的懲罰性關稅,一方面縮小中美貿易逆差;一方面吸引製造業和資金回流;另一方面脅迫中國大陸在市場准入、智財權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項目棄守,自以為美方可以依靠向中國的單邊施壓達到所有目標,且無需承擔任何實質性的損失。但是,8個月的貿易戰打下來,中美貿易逆差非但沒有看到顯著的收縮,反而創下了歷史新高。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9月美國對華逆差擴大至402.4億美元,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的擴大。而中國海關統計也說明,今年前10個月,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累計達2474.5億美元,已佔2017年度的90.5%。如按慣例,第四季度由於感恩節、聖誕節、元旦節疊加產生的需求高峰,今年中美貿易順差總額很有可能再創新高。

此外,還讓川普感到揪心的是,製造業回流非但沒能蔚為趨勢,美國通用汽車還在11月底宣佈關閉全球7家工廠(其中包括4家美國工廠,但不包括中國工廠)的決定,讓川普氣急敗壞的在推特上撂下狠話。與此同時,美國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資(FDI)還出現-82億美元跌幅,為2015年初以來的首次負成長。顯見,中美貿易戰非但沒能幫助美國實現縮小貿易逆差、創造工作機會和促成資金回流等目標,反而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經濟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川普的「孤立主義」確實讓美國在地緣政治上陷於孤立。川普處理貿易爭端的手法粗糙,就像是賭桌上的豪客,自恃自己檯面上的資本雄厚(全球最大的進口市場),再加上一手好底牌(美元霸權和軍事優勢),動輒用「梭哈」來威懾對手,導致同桌賭友忿忿蓋牌離席。半年來:鐵桿盟友澳洲和新加坡拒絕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安倍訪華尋求中日和解,除了表態支持「一帶一路」,還簽署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德法兩國呼籲歐盟實現貨幣、金融、軍事與外交自主,試圖擺脫美國的支配;中英開通「滬倫通」,對中國金融穩定與安全提供助力;中印邊界談判取得重要共識;韓國要求收回軍事指揮權;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在南海問題上轉向;泰國宣布動用皇家絕對權力,確保中泰高鐵經濟帶全面動工;中緬共同開發皎漂港項目,提供中國第二條油气管道…凡此種種,都是川普推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以鄰為壑所付出的代價。

因此,緩解中美貿易爭端,通過平等、理性的談判對話避免中美新冷戰,對中美兩國和世界經濟政治都是好事。但是,如果據此以為中美關係,乃止於全球經貿秩序從此可以走向坦途,就未免過於樂觀,失之天真。

首先,中美兩國存在著鉅額貿易逆差的矛盾,是美國自1971年8月片面廢除「美元/黃金匯兌機制」改採「石油美元體系」,通過財政與貿易雙赤字政策掠奪貿易夥伴經濟剩餘的客觀產物。川普啟動中美貿易戰爭的戰略目標,並不是縮短貿易赤字(主觀上不是,客觀上也做不到),而是遏制「人民幣國際化」,阻止中國擁有國際金融話語權。特別是,上海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交易所開通,不但在交易量上直追紐約、倫敦石油交易所,位居世界第三。同時,還保障各國在石油交易中所取得的人民幣可以在上海和香港證卷交易所兌換黃金。取得黃金保證的石油人民幣,客觀上將造成已經岌岌可危的石油美元體系面臨挑戰。

其次,從川普所提出的關稅懲罰清單來看,其目的在於阻止中國選擇自主發展路徑的權利,讓中美分工永遠停留在美國高端科技與中國低端製造的差序格局,來源源不斷地提供美國國民廉價的生活資料。遏制《中國製造2025》的宏觀佈局,就是阻止中國擁有科學與技術話語權,也是制約中國國防科技化自主發展的可能。這是維護美國全球科技與軍事霸權的重中之重。

最後,是遏制中國在新型態全球化中的話語權。近半個世紀來,特別是在蘇東波巨變之後,美國在世界範圍推動「資本全球化」的惡果,不但在國與國之間拉大了發展落差,更在一國的內部(特別是美國本土)惡化了國民財富的分配,不但造成中產階級衰退,美國境內更有半數國民處於負資產狀態,導致民粹主義政治反撲。川普掀起貿易保護主義,退出多邊協商機制,就是要以「孤立主義」的雙邊機制來取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通過拆解多邊組織,炮製地緣安全熱點,提供美國恢復「軍工複合體」來作為資本積累的主要機制。晚近中國大陸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東亞區域一體化(RCEP)、中非論壇和上合組織等途徑,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就成為川普當局的心腹大患。

有鑑於此,中美兩國領導人在G20的會晤所達成的共識,短期間雖然有助於緩解中美貿易衝突的極端化,但卻無助於根本性結構矛盾的化解。雖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一再強調「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不久之前,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也強調,「歷史告訴我們,如果走上對抗的道路,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國與國只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通過協商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我們仍然不能輕易的相信美國的善意,指望中美貿易戰能夠結束,要做好打一場總體戰、持久戰的準備。

我們能夠期待的不是他人的善意,而是中國的「長氣」,也就是「打不打貿易戰,中國都要辦好自己的事」這個硬道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