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色聖地」成為世界「蘋果之都」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去年,延安蘋果總產量突破370萬噸,占到全中國總產量的九分之一,全球總產量的二十分之一。
地處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的「紅色聖地」陝西延安,正成為新崛起的世界「蘋果之都」: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延安蘋果種植面積已達400.2萬畝,成為中國種植蘋果面積最大的城市。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去年,延安蘋果總產量突破370萬噸,占到全中國總產量的九分之一,全球總產量的二十分之一。據報導指出這還有100多萬畝新果樹沒掛果下的產量,不然產量更高。
據當地產銷人員形象地描繪,如果用一根線把延安蘋果串起來,按每個蘋果平均直徑80毫米計算,可以在赤道給地球掛上一個36圈的「蘋果項鏈」。
延安所在的黃土高原生態脆弱,乾旱少雨。這裡成為「蘋果之都」,令許多人感到驚訝。事實上,延安是蘋果生長的理想之地:黃土高原海拔較高,土層深厚,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降雨量適中,完全符合蘋果生長的多項主要氣候指標。
蘋果在這裡「安家」的歷史,始於中共中央在延安工作時期。1935年,中共中央來到延安,並在陝北工作13年。1940年,陝甘寧邊區自然科學院引入西洋蘋果苗木,到延安光華農場試栽。1947年,洛川縣阿寺村農民李新安騎著毛驢,從河南靈寶運回200株蘋果苗。自此,蘋果在延安落地生根並擴散開來。
上世紀末,中國在延安開展了大規模的退耕還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收益都能兼顧的蘋果在當地得到快速發展。
洛川縣槐柏鎮兩坑村的農民陶七斤在上世紀末將自家果園面積擴大到24畝,並經過了5次品種升級,2020年他家蘋果賣了54萬元(文中皆為人民幣)。
在栽植蘋果之前,陶七斤種過小麥和烤煙,只能勉強吃飽肚子,他家曾是村裡最窮的農戶之一。如今,僅有170戶人家的兩坑村,家家種植蘋果,年收入超過50萬元的就有6戶。
「蘋果樹是長在地裡的『鐵莊稼』和『搖錢樹』。」陶七斤說,每年蘋果收穫的忙季,他要雇20多人幫忙。
在陶七斤家的窯洞裡,65寸的彩電頗為顯眼,2輛轎車停在院外。「這些都是蘋果帶給我的。」春節過後,他還準備在城裡購買一套新房。
蘋果成為延安脫貧的主導產業。目前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來自蘋果,蘋果為老區告別絕對貧困立下了「頭功」。
為延長蘋果產業鏈,延安還著力打造品牌和提升品質,新建了103條智能選果線,冷氣調庫儲存能力達到147萬噸,通過分級分揀、冷藏冷鏈、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得益於這些產業提升計畫,現在延安蘋果不少進入了國內高端市場。洛川蘋果品牌價值達到687億元,位居全國水果類品牌價值榜首。
在陝西頂端果業科技有限公司,35歲的秦軍莉每天都要對著手機做3個小時的直播帶貨。這家公司每年可以接到70多萬份網路訂單,其中多數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我們的蘋果主打高端市場,賣點在於客戶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秦軍莉說,公司的智慧分揀線每秒鐘可以為每個蘋果拍攝24張照片,依據外觀、糖度、硬度等資訊進行精准分揀,滿足客戶需求,果農則從過去的「稱斤賣」轉為「論個賣」。
近年來,延安「蘋果之都」的名氣開始走出國門,延安果農收到的全球訂單越來越多。目前洛川蘋果已經出口到俄羅斯、加拿大、阿聯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延安市安塞區,許多農戶家中懸掛著一張外國人吃蘋果的照片。那是2015年10月,荷蘭國王威廉-亞曆山大在安塞品嘗蘋果時被記錄下的溫馨一幕。
【延伸閱讀】
‧ 大陸革命聖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 溫鐵軍:為什麼新興國家曇花一現?中國卻能持續發展
‧ 農曆就是陰歷嗎?聽大陸網紅李永樂老師講中國歷法
‧ 確診差點死在武漢 被大陸各單位緊急救回的台灣人
‧ 從落後到追趕西方國家,為什麼中國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