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力王國」 電氣化率30%高於美國和歐盟的22%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正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力王國,中國憑藉增加電動車和電力基礎工程,電氣化率已達到30%,高於近年來電氣化率停滯在約22%的美國和歐盟。大陸知名自媒體「獸樓處」感嘆道,真正的大國崛起,從來不是掠奪資源,而是創造光明。

美國總統川普5月23日簽署4項關於核能的行政命令,將大力發展核能以促進國防以及AI發展,計畫在25年內將美國核能發電量提高至現有產量4倍。此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洞察AI趨勢」峰會上,喊話台灣政府投資核能,表示「擁有能源不應該是一種污名」,然而隨著核三廠2號機正式除役,台灣已於5月17日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火力發電占比卻超過90%。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於5月12日報導指出,中國正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力王國(electrostate),一項研究表明,中國憑藉增加電動車和電力基礎工程,電氣化率已達到30%,顯著高於電氣化率近年來停滯在約22%的美國和歐盟。電氣化率指相對於來自化石燃料的能源,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能源使用中對電力的依賴程度,是衡量能源結構轉型和現代化水準的重要指標。

大陸知名自媒體「獸樓處」整理了中國能源的發展情況,指出中國煤電的裝機量,相當於美印俄的總和;太陽能裝機量,占據全球半壁江山;風電增量連續15年世界第一;而最尖端的核電,中國手握全球43%在建機組。如此規模的發電機組,讓中國發電量,達到了美國的3倍,更不用說,從煤電、水電到核電,從發電、輸電到儲能,中國在所有領域、所有環節的技術,都是遙遙領先。

最關鍵的是,這還不是中國能源的天花板,中國能源還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中,光是2024年,一年新增裝機量就超過全球排名第四的日本所有裝機容量。當前,全球80%在建煤電站、70%在建太陽能站、50%以上水電、風電全都在中國。但中國建這麼多電站到底要幹什麼呢?中國要挑戰的,就是人類史上沒有過的奇蹟,30%電氣化率,要是達到了,就是21世紀最大的能源革命。

和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相比,中國並不是能源大國,但如果中國能把發電使用到爐火純青,中國的影響力將遠遠超過能源大國,畢竟全球購買天然氣、石油就是為了發電。中國要想建立真正的電力王國,第一步,就是把電的價格打下來,中國已經無限接近這個目標了,中國太陽能成本,已跌破每度0.15元人民幣,風電成本比煤電還低。而台灣2023年太陽能發電成本為每度4.13元台幣,將近大陸的6.26倍。

中國做到這程度,背後是15年磨一劍的技術突圍,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儲能電站,最長的特高壓線路,最智能的電網系統。可預期10年後,中國將成為巨大的電力王國,到那時,發電主力是風力、太陽能,原料都是大自然免費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還是清潔能源。

1882年7月26日,上海外灘亮起15盞弧光電燈,開啟了國電力的發展征途。中國從「落後就要挨打」,到今日平視西方國家,中國也許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以電力為基礎能源的社會。而電作為工業之母,一旦中國掌握電力,也會穩居世界製造中心。

先進儲能、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加清潔能源,這將是未來世界的基礎,相較美國、台灣的能源政策,中國大陸已經走在通往未來世界的道路上,未來大陸還可能通過先進儲能和高壓電網,把這些便宜又乾淨的電輸送到全世界每個角落。目前大陸就已加快推進福建與金門、馬祖的通電,探索兩岸合作共建基礎設施的模式。「獸樓處」最後感嘆道,真正的大國崛起,從來不是掠奪資源,而是創造光明。
◎兩岸犇報綜合金融時報、自媒體「獸樓處」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 成吉鹿|中國帶動新一輪清潔新能源的工業革命
‧ 成吉鹿|中國的能源戰略引領清潔能源革命
‧ 中國大陸綠能發電歷史性超過煤電!
‧ 從英雄到惡魔,被歐洲清算的環保少女
‧ 大陸國務院發佈《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 幫助全球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