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級狂風中點燃一根蠟燭——中國大陸自主研發重型燃機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07-31 18:46:27 /
基礎建設
能源
摘要:

這個點火試驗到底有多難呢?打個比方吧,就像在十級狂風中去點燃一根蠟燭。中國引進重型燃機,只要一談到技術轉讓,國外企業都是一口拒絕,這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關鍵核心技術。長期以來,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國家能夠自主研發重型燃機。中國企業用起來不僅貴,還充滿變數。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國外「斷供」了,國內「買不到」核心部件,電廠就只能「癱瘓」。

xxx2019年9月27日,在國內知名院士、專家、客戶代表的共同見證下,東汽F級50兆瓦重型燃機點火成功。(圖/德陽市委宣傳部)

儘管距離點火成功已過去近一年時間,但是站在燃機試車台一側的監控室內,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趙世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顯得非常激動。

「這個點火試驗到底有多難呢?打個比方吧,就像在十級狂風中去點燃一根蠟燭。」趙世全說。

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的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發電設備製造企業之一,為全國提供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型發電裝備。

東汽歷時10年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台F級50兆瓦重型燃機去年9月點火成功。重型燃機是發電和驅動領域的核心設備,設計和製造難度極大,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準,被譽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中國引進重型燃機,只要一談到技術轉讓,國外企業都是一口拒絕,這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關鍵核心技術。」趙世全說。

長期以來,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國家能夠自主研發重型燃機。中國企業用起來不僅貴,還充滿變數。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國外「斷供」了,國內「買不到」核心部件,電廠就只能「癱瘓」。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水電、火電,甚至核電、風電的許多技術領域,都從「跟跑」逐漸變為「領跑」。但是,在重型燃機領域,中國依舊落後。

「中國還沒有完全自主研發的重型燃機投用,這也是中國發電裝備領域國產化的最後一塊硬骨頭。」趙世全說。

中國工程師一直在奮力追趕。20世紀70年代,東汽啟動研製30萬千瓦蒸汽輪機,終於在1983年研製出首台設備,這打牢了技術和人才基礎。21世紀初,東汽與日本三菱合作生產重型燃機,但是技術引進僅限於冷端部件,核心的熱端高溫部件製造技術,外方拒絕轉讓。

「重型燃機的熱端部件平均運行20000小時就得更換。一邊是高昂的費用,一邊是卡脖子問題,我們有責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讓中國自己的F級燃機早日問世。」東汽副總經理方宇說。

2006年,西安交通大學王鐵軍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並承擔了中國第一個重型燃機國家973計畫專案,以F級重型燃機製造為背景,重點研究高溫透平葉片的氣膜冷卻機理、熱障塗層技術等一系列問題。

2009年,東汽開始組建科研團隊,啟動研製F級50兆瓦重型燃機。「很多工程師報名,說一定要來參與專案的研發製造。他們一幹就是十年。」趙世全說。

東汽全面參與了重型燃機國家973專案。學校和企業共建研究平台,攻克相關的卡脖子技術、關鍵核心技術。

中國工程師經過十年攻關,掌握了高溫透平葉片、壓氣機、燃燒室、高溫塗層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核心技術從無到有的轉變。2019年9月27日上午,在國內知名院士、專家、客戶代表的共同見證下,「十級狂風中的蠟燭終於被點燃」。

「點火成功,標誌著原型機進入廠內整機試驗階段。」趙世全說,目前這一重型燃機正在完成優化和驗證任務,計畫於今年9月達到整機滿負荷,2021年7月完成電站試驗機製造,不久的將來會廣泛應用於航空、艦船和機車動力、管道增壓、發電等領域。

◎新華社成都訊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3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蓬佩奧的「新冷戰檄文」,回到過去並不能改變未來
陸媒新華社蓋棺論定李登輝
為兩岸和平統一奮鬥 台灣統運重要人物王曉波、毛鑄倫相繼逝世
李登輝背叛共產黨始末(上)
廈門人都在講台語?從方言窺探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
中國自主研發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完成海上首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