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僅存三百人到如今五千人 守望太陽跟隨中國發展的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國大陸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處中國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從全族僅存300餘人到如今的5000多人,從原始漁獵到安居樂業,赫哲族跟隨中國的發展,也唱出屬於當代的「烏蘇里船歌」。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
傳唱半個多世紀的《烏蘇里船歌》,形象描繪了赫哲族的勞動生活場景。
赫哲族是中國大陸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處中國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
從全族僅存300餘人到如今的5000多人,從原始漁獵到安居樂業,赫哲族跟隨中國的發展,也唱出屬於當代的「烏蘇里船歌」。
經歷滄桑巨變,踏上全面小康路
滔滔黑龍江水,見證著赫哲族的千年滄桑巨變。
1949年,赫哲族僅存300餘人。苦難的日子,讓82歲的赫哲族老人何桂香記憶猶新:「以前在山上住地窨子,靠打獵捕魚為生。在船上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夏天被蚊蟲咬得渾身包,秋天凍得手生疼。」
1952年,第一個赫哲族民族村八岔村(互助組)成立。1956年,第一個赫哲族民族鄉八岔赫哲族鄉成立。
如今,赫哲族聚居地已經形成「三鄉五村」格局——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雙鴨山市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四排村、佳木斯市郊區敖其鎮赫哲村、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總人口超過5000人。
打魚,是赫哲族沿襲幾千年的謀生手段。但由於過度捕撈,捕魚量下降,赫哲族生活難以為繼。
「國家撥給拖拉機,派來技術員,興修水利,幫我們『洗腳上岸』。」1996年,八岔村尤洪軍率先開荒種地,從漁民變為農民。
轉型是艱辛的。開荒地位於江心島,冬天,跑冰面運農機;春天,駕小船送農資。
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島在汗水的澆灌下變為良田。如今,尤洪軍成立了農業合作社,種植大豆、玉米等6000多畝,全年收入120多萬元人民幣。
赫哲族常說,江裡有金又有銀,就看你手勤不勤。勤勞的赫哲族追逐著致富夢。
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村民趙俊經歷多次失敗,改良了赫哲族傳統烤魚工藝,在街津口景區打出品牌。
如今的八岔村,一棟棟白牆藍瓦的新居透著田園風情,旅遊已經成為重要支柱產業。白天,賞江景、捕江魚、灘地野炊;傍晚,伴晚霞、點篝火、隨歡快的樂曲一同載歌載舞。
啟動傳承千年的民族文化
「在街津口赫哲族鄉,有勤勞勇敢的赫哲人。而我站在高高的街津山上,向著東方,迎著太陽,高唱伊瑪堪……」
伊瑪堪是赫哲族古老的說唱藝術,由於赫哲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伊瑪堪一度面臨傳承危機。2011年,伊瑪堪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赫哲族走向小康,怎能少了傳承千年的民族文化?
「守護民族之音,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作為伊瑪堪國家級傳承人,吳寶臣視其為珍寶。
在八岔赫哲族鄉伊瑪堪傳習所,傳承人吳桂鳳教唱赫哲族民歌,上至耄耋,下至垂髫,學員們熱情高漲。
在吳寶臣家中,手機雲台、三腳支架是他購置的網課傳播新工具,他還時常約三五好友一起,為創作新時代伊瑪堪采風。
赫哲族傳統技藝也逐步走進中小學校園,從教37年的赫哲族教師宮福雲說,傳承從娃娃抓起,為古老文化注入新活力。
尤忠美是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傳承人,她製作的赫哲族傳統魚皮衣遠銷國內外,跟隨她學習的學生已達40多人。
一張張柔軟的魚皮平整拼接,以細密的針腳繡上典雅的紋樣……無論在哪裡展出,魚皮衣總會引起眾多關注和讚賞。
「85後」赫哲族青年解永亮從美術學院畢業,回鄉成立魚皮畫廊。他將多種藝術手段交叉相融,開創了浮雕、染色、防腐等多種魚皮加工工藝。
在解永亮看來,挖掘民族底蘊,賦予時代內涵,用魚皮記錄歷史,用藝術擁抱生活,就是最好的傳承。
◎新華社哈爾濱訊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2期上線囉!
‧ 馬馱電線杆行走峭壁 新疆深度貧困區搭建起「大電網」
‧ 溫鐵軍:要是城市化率真的超過50%,中國危矣
‧ 截至2019年底中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
‧ 救災需簽生死狀:1998年中國防洪血淚史
‧【犇報專題】大陸洪水防災進行式
‧【犇報社評】美國退群!全球多極化趨勢下的霸權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