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三百年

By 張卓如 / 2020-04-01 15:57:11 /
歷史
摘要:

建於咸豐六年(1856)的青山宮(位於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交會處),則是供奉惠安人的守護神─青山靈安尊王。這是清咸豐四年(1854),發生了一場大瘟疫,福建惠安籍漁民特地由原鄉奉靈來台,藉以弭平瘟疫。今每年在其壽誕前兩天的農曆十月二十、二十一日舉行的「青山王暗訪」,每夜繞境半邊,目的是要掃除艋舺境內的瘴癘,這就是俗稱的萬華大拜拜。從此可見,艋舺三百年的歷史體現了台灣與對岸的不可分割。

xxx

艋舺,是台北市萬華區的舊稱,相當於今天西門町以南,中華路以西的淡水河河濱地帶。以前筆者對該地的印象,起於上世紀八○年代,國中畢業後出社會,聽同事休假喜歡的消遣,就是到一河之隔的萬華華西街寶斗里找樂子。寶斗里在光復前稱凹肚仔(因裡面的巷道彎曲如弧形),位在今華西街北段靠近淡水河岸處,從清代的繁盛時期,便是著名的風化場所。

隨著時代的變遷,艋舺由原來地域濃厚的移民都市,逐漸轉變為台北市的一部份,但仍有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清乾隆(1735-1795)初期所建的龍山寺,就是來自海峽對岸的泉州三邑(祖籍福建省泉州府的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移民所信仰的保護神,此乃延續晉江南方「安海鎮龍山寺」觀音的香火,不僅為三邑人的精神堡壘,也是地方的團結中心

而建於咸豐六年(1856)的青山宮(位於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交會處),則是供奉惠安人的守護神─青山靈安尊王。這是清咸豐四年(1854),發生了一場大瘟疫,福建惠安籍漁民特地由原鄉奉靈來台,藉以弭平瘟疫。今每年在其壽誕前兩天的農曆十月二十、二十一日舉行的「青山王暗訪」,每夜繞境半邊,目的是要掃除艋舺境內的瘴癘,這就是俗稱的萬華大拜拜。所以,艋舺三百年的歷史和對岸不可分割。

【大陸移民來台的重要登陸港口】

依據文獻,荷蘭人從基隆港灣往八堵暖暖出發時,用艋舺(Mankah)航行於小溪(今石硬港),此艋舺指的便是獨木舟。康熙四十八年(1709),泉州移民陳賴章墾號開闢北台「大佳臘之野」,依其墾照的範圍來看,已經到達今萬華區新店溪沿岸一帶平原

雍正元年(1723)調整行政區劃,原諸羅縣境內劃出彰化縣與淡水廳。淡水廳廳治設在竹塹(今新竹市),管轄大甲溪以北,艋舺被納入該行政區域內。雍正十年放寬移民條件,許已入台灣者,搬移眷口,其中以福建、廣東兩省最多。於是,來艋舺的移民漸多,以泉州人為主。

建立龍山寺的三邑人居住在靠近淡水河沿岸港口碼頭區的精華地帶,最大的氏族有黃、林、吳三姓。黃姓把持河面寬廣的大溪口(後來的第一水門,位於今貴陽街西段的尾端,清代建有大溪口街);林姓佔其北的王公官口(第二水門);而吳姓控制更靠北的滬尾(今淡水)渡頭(第三水門)。

xxx艋舺碼頭

同安人則最晚到,居住在八甲庄(今柳州街一帶),供奉城隍爺;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則是居住著安溪人,建有祖師廟。艋舺境內各籍移民為了防衛其他籍移民及外面盜賊的攻擾,在街區建造隘門。到日據初的統計,艋舺市街的隘門不下二十餘所。但同安人在咸豐三年(1853)年和三邑人的械鬥中失敗,便將城隍爺帶出,舉庄遷往北方的大稻埕。

xxx艋舺的隘門,由磚、石砌成。

【艋舺市街的建立】

艋舺市街最初的形成,是因開墾之初,漢人來此與原住民交易土產,以蕃薯為大宗,原住民的獨木舟蝟集於河岸的買賣墟場,故被命名為蕃薯市街(今貴陽街西段),此以物易物的趕集市場,成為台北的第一條街道。

後來,隨著墾民從福建原鄉帶來守護神並且建廟後,便發展了相關街道。乾隆五年(1740)龍山寺落成,與蕃薯市街之間先後開闢舊街、新店頭街(以上為今西園路)。當艋舺取代新莊成為台北的貨物集散中心後,艋舺商人組成郊行(類似今天的商業公會組織),從事貿易的郊商商店大多聚集於舊街與新店頭街,繁榮的程度僅次於蕃薯市街。乾隆十一年(1746)媽祖宮與福德宮(土地廟)的興建,又出現媽祖宮後街(今西園路北段)和土地前、後街 (今西昌街北段)。

xxx土地後街街道一景。兩旁的店屋前有亭仔腳,充分表現閩南特色的建築。

於是,艋舺市街就以媽祖宮為中心漸漸向東擴展,和福德宮之間建起了直興街(今貴陽街中段)。乾隆五十五年(1790),各郊商為奉祀共同的守護神水仙尊王,建立水仙宮。之後新建了橫向的水仙宮口街(今桂林路中段)、再從宮口發展出縱向的廈新街、頂新街(以上為今西昌街),成為龍山寺出入的要道,發展的年代雖較晚,卻成為清末熱鬧的街區。

同年,清水巖祖師廟落成,促進祖師廟前後(橫)街、草店尾街(今貴陽街中段)的發展。而以各寺廟為中心,采帛店、金紙店、香店等櫛比林立,顯得繁華熱鬧,艋舺市街進入成熟期。道光咸豐年間(1820-1860),啟天宮媽祖廟創立,料館口街(今廣州街西段尾端)因樟腦和木材業而興起,艋舺街西南地區才發展成街市。

【躍升北台重要的市鎮】

乾隆五十三年(1788),繼彰化縣的鹿港後,八里坌(今新北市八里區)也正式開為正口,與對岸福州的五虎門對渡,艋舺成為八里坌最主要的內港。艋舺地區的商業活動日益興盛,各種郊行先後成立,成為超越新莊的大市鎮,形成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盛況。當時艋舺的商業組織已有三邑人所組成的泉郊,主要是以對泉州貿易為主;下郊(廈郊)以同安人組成,主要是以對廈門貿易為主;北郊的貿易區域為福建省會福州以北的大陸沿岸港口。

嘉慶十年(1805)海盜蔡牽之亂後清廷由對岸的福建各地派遣班兵數千名,來此輪班換防。成立所謂的「艋舺營」,駐屯在艋舺。其直屬長官稱「艋舺營參將」,駐屯在艋舺,兼轄滬尾的水師營署。因「滬尾行舖眾多,又與艋郊聲氣相應,易於救援」。並規定淡水同知 (淡水廳行政長官)半年駐艋舺、半年駐竹塹之制,自此艋舺成為北台的政治和軍事要地。

據同治十年(1871)陳培桂修《淡水廳志》所錄淡水廳圖,可看到新庄(莊)有「縣丞」(同知的副長官),正式稱呼叫「艋舺縣丞」;而艋舺有「倉署」、「參將署」。倉署,即義倉,是由官方設立的穀倉,荒年時可救濟兩岸的災民,清代在該署粟前有建立「粟倉口街」。倉署所在位置在今西園路和桂林路交會的桂林分局,今原址立有義倉碑。

xxx同治十年(1871)陳培桂修《淡水廳志》所錄淡水廳圖裡的艋舺。

而參將署和淡水同知衙署的位置,就設在艋舺的大厝口,因此處有很多宏偉的巨宅府邸故稱。其前有建「大厝口街」(今梧州街)。當該署移到台北城內後,一些駐守在外的軍政大員有要事要面稟巡撫,仍會將行轅(軍事首長的駐地辦公處)設在此。

【艋舺貿易的鼎盛時期】

道光、咸豐(1860-1861)年間,艋舺成為北台灣最大市鎮。巨商富戶雲集,每天來往的船隻不計其數,於是河港沿岸成為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這些社會較下層階級的勞動人口,每天在繁重的體力消耗後,入夜便常到妓院賭館尋歡作樂;加上來自對岸的兵丁多是單身,由於身處異鄉的苦悶心理與生理需求。因此,位於碼頭、大街和衙署之間的「凹肚仔」,便成了他們(包括來往官道的商旅)抒發排解寂寞的銷魂窩,於是娼寮、妓樓、酒樓便一間間在此陸續開張起來。

當台灣建省後,台北商業繁盛,人口也逐漸增加,使得中國內地及日本的娼妓慕「台北繁榮」之名而來,後者「西門外之房屋,開設花茶館賣茶」。在1895年日軍據台時,「凹肚仔」這裡每晚上演日本的軍人和軍夫奪取台灣藝妓的戲碼。

另外,由於經濟發達,艋舺的社會福利措施趨於多樣性。今日在廣州街舊仁濟醫院大門口左側有一塊艋舺地區碩果僅存的古碑─「淡北育嬰堂碑」。向世人訴說在當時的縣丞桂芬經營佈置下,於同治九年(1890)完成了這間育嬰堂。它專為收容孤兒及貧困人家子女,堂內設有乳婦房,供乳母育嬰。運作所需的經費,主要來源為向淡水進出口貿易的船隻抽取部分稅收;並在台北城內興建店屋出租收取的租金。

1863年滬尾正式對西方開港通商,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艋舺因居民排外性強,加上河口瘀積等因素,把通商機會和台北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拱手讓給了大稻埕。

【台灣第一次的民主遊行】

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大力革新,除建設大稻埕成為國際商業區,台北城內則是行政機關集中地,與原先的艋舺連成一氣。至此,「艋舺」、「大稻埕」、「台北城」,有所謂的「台北三市街」之稱,「台北三市街」可說是今天台北都市發展的重要基礎。

1895年,面對日軍的侵台,5月25日台灣巡撫唐景崧給清廷的電奏提到的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於陰曆五月初二日齊集衙署,捧送印、旗前來」。該日指的是陽曆的5月25日當天,台北的士紳製黃地國旗,畫虎於其上,迎遍城內、艋舺、大稻埕各街市,以示眾知。

據當時目睹送印、旗的陳豬乳事後回憶:「台灣民主國成立那一天很熱鬧,各地的代表都聚集艋舺參加送印,我那時候也親身去看過遊行隊伍。送印的排成整齊的隊伍,由艋舺送去的。總統印是銀製的,用黃綢布包紮,上面還插著金花一對,放在四腳香亭中,這四腳香亭是秀才扛的。送印的遊行隊次序是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領先,繼後是旗牌執事、四腳亭、大鑼、地方代表、進士、舉人、士紳。隊伍很長,經過的時間約達一小時。在營盤頂集合後,經過北(剝)皮寮、龍山寺、新店頭、舊街、直街仔、草店尾、祖師廟、新起店(新起街,今長沙街東段和漢中街),過了河溝(護城河),由西門進城,入撫台衙門舉行儀式。」

xxx以1914《台北市圖》的艋舺局部呈現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遊行路線。可看到艋舺的舊街道名稱及日據後新闢的今廣州街、康定路、昆明街、華西街。圖中立碑符號:紅色為水仙宮舊址碑;綠色為義倉碑;紫色為淡北育嬰堂碑。長沙漢中街口的(西)本願寺到光復後,一直是艋舺當地醒目的地標。而其北的長沙街要到1970年代以後才打通到總統府。

台灣民主國成立後的第十天,基隆淪陷,艋舺乃「嚴閉隘門,以防劫攘」。日軍佔領台北後,散居於艋舺的民居和寺廟中,並對當地婦女施予性侵的暴行,造成一股艋舺居民往對岸的逃難潮。隔年,當他們返鄉時,竟被艋舺的日本當局視為非法移民遣返回大陸。

【未來的展望】

日本據台後,對艋舺街道進行雅稱的改名,如蕃薯市改為歡慈市街,土地後街,改為土治後街等。二十世紀初,當局在西門所在的台北城西城牆下,建立了新的縱貫鐵路;並在拆除城牆後,在城西南角原址建立艋舺停車塲(火車站),由此興建鐵道支線運搬專賣局、兵營建築(今中正紀念堂原址)所需的材料。隨後,以此為主要起點,進行了艋舺市區改正計畫。這些新舊的道路名稱,都在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成中國大陸城市的街道名稱。

xxx台北西城牆旁鐵路

1960年代,台北城西城牆的遺址興建起了冗長的中華商場,商場兩側的艋舺和台北城內,已有多條道路相通。中華商場的燦爛燈火及噹噹作響的平交道,在火車的匡隆匡隆聲中,陪伴了艋舺人近三十年的歲月。直到今天,艋舺仍然擁有台北市最豐富、多樣的史蹟與民俗生活,遊客不妨造訪包括今日僅存的剝皮寮清代老街及龍山寺、西本願寺、「淡北育嬰堂碑」等,仍可看出昔日艋舺的繁榮與生命力。

xxx剝皮寮老街,在今廣州街的173巷。

xxx1963年之中華路長沙街口的平交道,圖中高大的寺廟是西本願寺。

【延伸閱讀】
淡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金門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還我祖靈:探訪烏來「高砂義勇隊紀念園區」
鹽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灣生回家的省思 台東的日本地名探查
鹿港三百年 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