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近期,台灣的政壇出現「中華民國台灣」的口號,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中華民國的治權涵蓋台澎金馬;而金門和馬祖從明清時期到中華民國建立就隸屬福建省,開發歷史比台灣早上數百年;況且金門縣本島及附屬島嶼也和台灣、澎湖等一樣,從日本佔領地中吐還給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金門地區稱日軍佔領時期為「日本手時代」,和台灣地區稱長達五十年的「日據時期」或「日治時期」有異曲同工之妙。
近期,台灣的政壇出現「中華民國台灣」的口號,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中華民國的治權涵蓋台澎金馬;而金門和馬祖從明清時期到中華民國建立就隸屬福建省,開發歷史比台灣早上數百年;況且金門縣本島及附屬島嶼也和台灣、澎湖等一樣,從日本佔領地中吐還給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金門地區稱日軍佔領時期為「日本手時代」,和台灣地區稱長達五十年的「日據時期」或「日治時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手時代
金門縣所在的金門本島位在廈門島的正東邊,為戎克船(中國帆船)僅兩小時航程的近距離。民國二十六年(1937)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稱支那事變)爆發,此即近代日本第二次侵華戰爭的開端。日本侵華戰略,是先佔領金門為攻打廈門的根據地,藉由封鎖廈門,斷絕一切南洋華僑抗日的外援。於是,金門成為福建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分。日軍佔領八年期間,老一輩金門人慣稱為「日本手時代」。可能是1937年11月29日《台灣日日新報》所報導當地部分住民跟佔領軍要求在日本手下治理,故稱。
日本佔領金門是從民國二十六年10月到民國三十四年11月,逾時八年,照理說應該會留存許多文牘、檔案、文物等,但民間除了一些軍事遺址、故事傳聞,甚是缺乏相關的文獻紀錄,這種情形,不知是否因為民國五十六年重修的《金門縣志》紀載:「(1945年)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消息傳到島上,全縣民眾雀躍歡騰,偽公署人員避匿一空,民眾擁入偽署,釋放囚犯,搗毀文件、桌椅。」(下冊64頁)所以,日據金門八年的文獻史料,存世不多。但在近日,筆者在台灣圖書館前身的總督府圖書館看到1938年發行的《南支調查資料‧福建省金門島概況》一書,上面有「台灣總督府外事部」的戳印;也陸續發現了相關資料,應足以把這段抗日歷史還原。
而在筆者重新翻閱《台灣日日新報》對當時金門戰況的報導時,發現此地被日寇攻陷的日期,剛好和當時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首日為同一天。當時長達近一星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金門保衛戰雖不如死守四行倉庫那麼值得大書特書,不過,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血淚史可著墨。
金門的戰地地位
金門舊稱浯洲或浯嶼,因居民大多來自泉州浯江的緣故。從金門後浦出海的溪流也命名為浯江溪;而金門本地的《金門日報》陸續有〈浯江夜話〉、〈浯江副刊〉等專欄,也可足見其和大陸的淵源。正如1662年,鄭成功攻下荷蘭的「熱蘭遮城」後,因為懷念閩南第二故鄉泉州府晉江縣的「安平」,將該城改名為「安平鎮城」(現今的「安平古堡」)一樣,有不忘本之意。
浯洲被稱為金門,始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守禦千戶所,江夏侯周德興築城於此,取其「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因名之曰金門城。根據清代修纂的《金門志》,周德興不但設置了金門守禦千戶所,還設了峰上、官澳、田浦、陳坑等四座巡檢司城,目的為防止海盜侵擾及保護住在這裡的千戶居民。2008年,田浦城的「鎮海門」城門石匾重新出土,距今已有六百三十餘年左右的歷史,正好可以印證上述的說法;甚至可說成這明代建立的金門城「固若金湯」,田浦城「雄鎮海門」。
在明代,田浦城有海防上的實際功能。自此,「浦城海日」,成了「浯洲八景」之一。後來,因為國共對峙,原本頹圮的田浦城為了軍事構工的需要,受到更大的破壞;居民自小看慣的「鎮海門」,就是國軍進駐金門之後才消失的。
到了明鄭時代(1644-1663),金門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前哨,戰略地位提高,這是金門總兵的濫觴。鄭成功除了厚待投靠於他的明魯王(原在浙江紹興擔任監國)朱以海,並將金、廈一帶改為思明州,以示不忘故國。當鄭成功從金、廈渡往對岸,反攻大陸失敗後,再以此為根據地,將荷蘭人趕出台灣,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朝領有金門後設金門鎮總兵官,康熙二十一年,總兵陳龍移駐後,將總兵署衙門從金門城移到後浦。此處位於今金城鎮市區中心,至今仍為金門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可見這一段歷史對金城地區,尤其是後浦地區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總兵署衙由金門城遷移至此後,直到民國八十一年(1992)戰地政務終止,三百多年為金門最高行政和軍事中心。
民國元年(1911)金門和廈門共同從福建省同安縣分離,改思明縣,縣長駐廈門,金門為縣丞(副縣長)。民國四年金門本島從思明縣分出,獨立為金門縣,縣政府就設在前清的金門鎮總兵署。行政上縣以下分三區,金門的西半部設後埔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金門全縣人口近五萬人,全島住民各家族中幾乎必有數名華僑。原因就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放廈門港對外通商,使得內陸的商業行為及南洋移民更為便捷,掀起了港外的金門人移民南洋的高潮。於是,金門與廈門同時是閩南華僑進出的重要口岸。水頭、珠山、烈嶼(小金門)等皆屬金門首屈一指的僑鄉。移民致富之後,陸續回到故鄉,興建洋樓供族人居住。在日軍進駐金門前夕,鄉僑紛紛回歸僑居地,洋樓遂多委託親友代管,地方事務的運作逐漸停擺,僑匯在日軍嚴密的管制下也告斷炊,日本手時代明顯是僑鄉聚落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日本對金門的野心
日本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4月8日在廈門設立領事館,又強設警部侵犯我主權。民國二十五年(1936),日方以廈門市的進步及日本居留民眾增加為由,將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其附設的警部署長,也昇任警視。這些動靜引起有心人士的憂患意識,該年金門珠山閱書報社出版的《顯影月刊》就以「金門風雨談」提出〈倘家鄉被侵佔,我們怎樣?〉,文中痛切的呼籲:「鄉人們,醒醒吧!身家大難迫在眉睫,我們能作覆巢下的完卵嗎?我們要救亡圖存,就趁現在更加奮發起來,首先改善頹廢的私生活,進而作集團的民族解放運動的準備吧!」於是,本地開始醞釀排斥和假借日本虎威為非作歹的台灣籍民和抵制日貨的風潮。
1937年7月7日中日蘆溝橋事變發生後,日本將廈門總領事館及日僑、台灣籍民撤退。8月16日,日本駐粵領事向其外務省建議南侵政策,須先威脅英國,使英日達成協議關係,以陷中國於孤立;繼而日本第三艦隊司令官宣佈封鎖汕頭、上海間航線。8月28日晨,日本派一艘艦船泊烈嶼、大擔、浯嶼之間,企圖孤立中國的海外貿易,斷絕軍火及物資供應來源。時任第四戰區兼司令長官何應欽將軍,電令駐守閩粵各部隊積極完成作戰準備。金門縣政府為應時勢措施,下令徵集民間槍械及馬匹,並且限制壯丁出境。
9月28日,日本台灣總督府向米內光政(1880-1948)海相提議,在短期內佔領瓊崖、汕頭、金門、東山、三都澳,以便應付世界大戰。經米內同意,轉向近衞文麿(1891-1945)首相,磋商戰略:先進兵攻廣州以試探英國的態度,如果英國出面干涉,則佔領海南島,切斷新加坡、香港之間的聯絡。若國際無其他反應,即佔領廈門、金門、東山、三都澳,進而佔領廣州。並於攻擊華南時發表宣言,自稱軍事目的在應付世界風雲,希望華南五省自治,樹立親日政權。此即日本「南支作戰」的主要戰略。
日軍佔領金門
1937年10月20日,日軍司令部開始進行金門佔領作戰指導;10月24日,日軍天龍火艇隊作水路調查,金門島沿岸有所警戒,日軍遂在後浦陸岸受到十數名國軍保安隊兵員射擊。該日十一時,金門島的對外交通宣告斷絕。25日,日軍司令部向各作戰部隊發令,日軍各艦往金門島集合。日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往金門上空飛翔偵查,並從機上散發傳單:「日軍對無辜的住民不加以任何侵害,華軍若開戰時請在家中避難;又武裝的保安隊需在皇軍展現威武之時,表現恭順之意」。
此日,9艘日艦魚貫駛入廈門港外,陸續集結到11艘。26日凌晨4時許,日艦悄悄逼近後浦、古寧頭等處海面,先用探照燈向金門岸上照射,繼而發砲轟擊,島上的國軍則以機槍大砲猛烈反擊。隨後兩架轟炸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沿岸低飛狂轟濫炸同島國軍陣地和廈門的湖里山砲台。日本海軍呼應海陸攻擊,全艦一同向金門縣城所在的後浦陸岸開砲,砲擊兩個小時後,國軍逐漸沉默。
在此同時,日軍利用國軍作戰遲緩之機,在飛機和戰艦砲火的掩護下,由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陸戰隊隊長長田大佐率300人之眾乘10多艘小艇,分別從金門縣城的前面,也就是後浦的同安碼頭和背後的金門城臨海一帶,利用漲潮乘小艇登陸。國軍保安隊150名及廣東一個中隊約(300名),一發子彈未放就撤走,日軍遂一兵未損進入金門城。於是,中華民國國旗改換成了日本的日章旗。
日軍進城後,駐紮舊金門縣立金門中學,共約二千人,為日海軍陸戰隊之一個聯隊。遂開始掃蕩殘餘的國軍勢力;並將所有軍事設施破壞,阻斷和廈門的交通。10月27日金門島大半掃蕩終了,軍民或避難於山林,或撤離島外,向大嶝、同安、廈門一帶撒退,縣長鄺漢乘金星輪走大嶝,後以棄職潛逃,為福建省政府軍法審判槍決。同日,縣府遷大嶝。
1939年發行的《南支那年鑑‧金門島》聲稱此場戰役日軍以勢如破竹之勢,用不到三分的力量,就進入金門本島首府後埔縣城。其實,當時中國因沒有足夠的海軍實力守衛海疆,駐守金門的陸軍只能轉進大陸內地保存實力。
金門島陷於日人手後,逃遷中國內地及外洋的,俗稱走日本者(猶如1895年台灣人逃避日軍的「走番仔反」)有三千餘人。金門籍人士陸續在廈門、鼓浪嶼等地向南洋華僑募款救濟災民。(未完待續)
◎本文同步刊載《兩岸犇報》第220期
下篇請見:金門抗日史話(下)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延伸閱讀】
‧ 還我祖靈:探訪烏來「高砂義勇隊紀念園區」
‧ 鹽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 灣生回家的省思 台東的日本地名探查
‧ 鹿港三百年 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
‧ 台東:乙未抗日最後淪陷地 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