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世界遺產雲南澄江化石自然博物館基本建成
在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發現的大量寒武紀動物化石,為國際科學界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寒武紀大爆發」之謎打開了一扇窗戶。今年是澄江動物群發現35周年,當地打造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目前已基本建成,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試開放。
兩岸「民族文創」合作前景:西藏文創借助台灣經驗
如何將民族文化深厚內涵融入文創產業?台灣文創學會秘書長鄭懿芬表示「民族文化是調動民族認同感的『鑰匙』。華夏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望引領世界文創產業的發展。」
福建金融助力台灣90後「農二代」
「90後」的楊詠安來自台中,是福建漳平台創園內典型的「台農二代」。大學畢業後,他來到父親公司幫忙經營管理茶山,至今已近7年。今年初,他準備擴大茶山規模時,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難題。
2020港澳台生報考大陸研究所報名日期公佈
2020年港澳台生報考大陸研究所相關資訊近日已公告重要日期,第一階段網上報名時間為今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第二階段確認並提供相關紙本資料之手續為2020年1月6日至1月10日進行,考試日期則為2020年4月18至19日。
我走的路我不會放棄 白色恐怖「麻豆案」受難者陳水泉逝世
白色恐怖時期,因思想罪入獄服刑33年7個月的陳水泉先生,於11月24日晚上逝世,享年91歲。陳水泉先生於1928年1月23日出生,台南縣下營鄉人(今台南市下營區)。1950年時擔任台糖總爺糖廠會計,因認識「台南麻豆案」林書揚等人被捕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入獄長達33年之久,於1984年出獄。
中國大陸首個科幻研究院在四川大學成立
在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落下帷幕之際,由四川大學和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共建的中國科幻研究院於24日在四川大學成立。這是中國大陸首個科幻研究院,將致力於對中外科幻的發展現狀進行全方位研究。
【犇報專題】RCEP呼之欲出 東亞共同體「有影」?
【編按】11月4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與會領導人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宣佈RCEP的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准入談判,並將致力於確保明年簽署協定。RCEP由東盟十國於2012年發起,原本邀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印度等6國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的市場。不過,就在印度聲明退出後,RCEP是否能如期在2020年落地,引起各方關注。
金門文史作家林馬騰:和平最可貴
林馬騰走路有點跛。44年前,兩岸尚在對峙時期,他曾被炮彈傷及。如今,帶著烽火歲月的留痕,他在金門烈嶼鄉這個曾經的戰地從事基層文史工作。年逾古稀的他說,和平最可貴,要讓台灣年輕人懂得歷史。
【犇報專題】中國式養老怎麼做?不容小覷的2.5億老年人口
【編按】截至2018年底,大陸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約2.5億,占總人口的17.9%,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億,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這些數字若是放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裡,都將是一個「不可承受的負荷」。為了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大陸國家衛健委10月25日公佈了《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的「90+7+3」的中國式養老模式,並著力解決大陸目前存在的醫不懂養、養不懂醫,醫和養難以實現完全融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