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中國大陸「老年網紅」正青春

6 年前 / 0 comments

林瑋真正享受生活是在年過半百後。退休前,她打了10年籃球,當了近30年護士;退休後,她開始走秀,2個月前玩起了抖音,她和三個朋友走秀的場景在抖音短視頻平台意外走紅。 15秒的視頻裡,伴隨著古風歌曲,4個身材高挑的女士,身穿蠟染旗袍,戴著藍、紅、綠、黃流蘇耳墜,從街頭緩緩走來。此視頻當天的點擊量超過5000萬次,目前已獲270餘萬次點贊。

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秦陵兵馬俑

6 年前 / 0 comments

雄偉軍陣中的一個個八尺男兒,魅力穿越時空,曆久彌新,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4年,秦陵兵馬俑重見天日,震撼世界的同時,也陸續解開諸多歷史密碼。 這個秦始皇地下軍陣自發現以來,承載與見證了中華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進步,成為文明交流的重要參與者。

昆台兩岸大合唱 唱出交流與慈善

6 年前 / 0 comments

「融合兩岸情 共圓中國夢」2019昆台愛心合唱音樂會25日在江蘇昆山舉行。兩岸歌者共同唱響歌曲《昆山是我家》,用愛心和歌聲抒發「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情誼。昆山市融合慈善基金會新一輪募捐同日啟動。 昆山兩岸合唱團團長林大毅說,音樂和愛心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也是兩岸之間無形的橋樑。「希望歌聲能促進兩岸文化及青年交流,為公益事業獻力。」

蒙古族馬文化「絕地重生」引領草原旅遊新時尚

6 年前 / 0 comments

蒙古馬伴隨蒙古民族走過了漫長歲月。然而,到20世紀末,在遊牧文化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蒙古馬,逐漸淡出越來越現代化的蒙古族人生活,摩托車、汽車徹底代替馬匹。 近兩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強有力的扶持下,瀕危的蒙古馬文化和蒙古馬產業逐漸恢復。目前,內蒙古馬匹數量已達93.5萬匹,居大陸第一。

台灣大學生逐夢連雲港

6 年前 / 0 comments

「相約花果山 築夢連雲港」2019台灣大學生實習就業特訓營日前順利結營。 來自台灣的24名大學生在這個暑假不僅實際體驗了製造業、醫療以及新興產業的相關崗位,也在認識大陸發展熱潮的同時,留下了自己青春的足跡。

南京青創學院:兩年吸引5000名台青築夢

6 年前 / 0 comments

「追夢江寧•築夢田園」第二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意大賽日前在南京台灣青年創業學院舉行頒獎儀式,最終評選出特別獎、金獎各1件,銀獎2件,銅獎3件,優秀獎6件。 大賽自3月31日正式啟動以來,共吸引了商管、廣電、旅遊、設計等科系的80餘名兩岸青年參與。

軍情不再共用 韓日升級對抗

6 年前 / 0 comments

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有根23日在記者會上宣佈,韓國將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以下簡稱《協定》)。 分析人士指出,在韓日經貿爭端僵持不下之際,《協定》的終止將導致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受此影響,美日韓三國安保合作以及美韓同盟關係未來如何發展也有待觀察。

在黃河源頭生存的野生動物

6 年前 / 0 comments

從鄂陵湖水位站前往黃河最上游的紮陵湖水位站,道路兩旁,各種野生動物不時闖入視線。 隨著三江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推進,生態日漸恢復,野生動物種類不斷增多,黃河源頭成了它們自由活動的天堂。

二里頭遺址:打開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碼

6 年前 / 0 comments

歷經兩年多建設,備受關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在即。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3800年前的絢麗生活圖景將在世人面前展現。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一個聽起來平平無奇卻在中國考古史上極為耀眼的名字。發掘60年來,它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國之最」,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不斷向前推進。

2018年中國大陸工業機器人產量超全球三分之一

6 年前 / 0 comments

伴隨著全球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機器人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8年中國大陸工業機器人的產量達到了148000台套,占全球產量的比重超過38%。 預計中國大陸機器人密度將在2021年突破130台/萬人,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準。

第 118 頁,共 1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