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雲南麗江:少數民族生僻姓氏太罕見 全村集體改姓「鴨」

2 年前 / 0 comments

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有一「傈僳族」(ㄌㄧˋㄙㄨˋ)村民群體姓「nià」(上下結構,上半部分是「鳥」少一橫,下半部分是「甲」),是傈僳族特有的音節文字。由於在電腦資訊系統中無法輸入和顯示該字,村民辦證、出行等面臨諸多不便,只能改姓「鴨」。這一情況近日在中國大陸引發社會關注。

阿根廷宣佈將使用人民幣結算自中國進口商品

2 年前 / 0 comments

阿根廷政府26日宣佈將使用人民幣結算從中國進口商品貿易。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阿根廷4月自中國進口的價值10.4億美元商品將改用人民幣支付。此外,預計5月進口的價值7.9億美元的商品也將使用人民幣支付。

浙江溫州朔門古港,發現數十噸北宋晚期瓷片堆積

2 年前 / 0 comments

浙江龍泉瓷器是古代中國重要對外貿易品,此次發現證明,龍泉瓷器當時主要從溫州港出口。它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遺址中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瓷器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貨物,這條『絲路』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海上瓷器之路』。

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發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原創科學成果

2 年前 / 0 comments

4月24日,在2023年「中國航太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佈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曆時8個月,實施了284軌次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面實現了全球覆蓋。

一場大雨,讓殷墟商王陵有了新發現

2 年前 / 0 comments

殷墟,這座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時至今日仍不斷帶給世人驚喜,持續傳遞著距今3000多年的文明迴響。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貿易戰是多輸局面的「負和博弈」

2 年前 / 0 comments

知名經濟專家、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日前受訪時表示,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很可能是一場導致多輸局面的「負和博弈」。他認為,由少數西方經濟體主導世界經濟「不公正」且「不可持續」,西方必須找到與不同制度的國家在經貿、環保和維和等領域和平合作的方式,否則「人類就沒有未來」。

俄羅斯專家:10年後,中文在俄普及度將與英語相當

2 年前 / 0 comments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文在俄羅斯的受歡迎程度將在未來幾年內增長,10年後將與英語相當。他指出,這種受歡迎程度的增長至少在未來兩三年內將是爆炸性的。它不會成為一種『精英』語言,而是成為日常知識的語言。

秦剛:中國的土地收回來了,就絕不會再失去(附全文)

2 年前 / 0 comments

2023年4月21日,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出席「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國式現代化 世界的新機遇」。秦剛指出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開羅宣言》白紙黑字寫著,《波茨坦公告》清清楚楚印著。

高72.4公尺!廣西發現中國岩溶地區最高望天樹

2 年前 / 0 comments

今年3月中旬,廣西最高樹科學考察人員在崇左市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岩溶峰叢窪地中發現了一株高度72.4公尺的望天樹。這既是廣西新發現的最高樹,也是迄今中國岩溶地區發現的最高樹。

二里頭遺址具王都格局的重大發現,從確定一段圍牆開始

2 年前 / 0 comments

二里頭遺址嚴格方正的都城規劃制度、居葬合一的佈局結構,同宮城宮室制度、青銅禮樂制度等一起,為商周以及後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礎,體現了二里頭文化、二里頭王國在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開創、引領作用。這是二里頭都城佈局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突破。

第 13 頁,共 14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