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隨美起舞是否值得?」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對烏克蘭危機的反思

2 年前 / 0 comments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何塞普·皮克近日在西班牙《外交雜誌》週刊上發表文章指出,在俄烏衝突中,美國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歐洲人應該捫心自問:是否應該讓美國人來決定衝突進程?是否應該讓我們的和平與繁榮聽命於美國的利益或驕橫恣肆?歐洲承擔後果是否有意義?」

江澤民上海逝世,享年96歲

2 年前 / 0 comments

中國大陸前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前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繼「關羽」後,「張飛」也過世了

2 年前 / 0 comments

19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張飛的扮演者李靖飛,24日晚因病醫治無效離開人世,享年65歲。此前,關羽的扮演者陸樹銘於11月1日亦因病去世,享年66歲。在一個月內,「關羽」陸樹銘、「張飛」李靖飛相繼撒手人寰。

中國航天: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於2025、2026、2028年前後發射

2 年前 / 0 comments

11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四期、深空探測任務後續規劃。火星採樣返回任務計劃在未來10年到15年實施。此外,中國已經開始實施小行星探測,為防止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中國已在制定發展規劃。

用竹子取代塑膠!竹產業距離真正實現還有多遠?

2 年前 / 0 comments

塑料製品被濫用,難以降解,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 年,我們的海洋中含有的塑料可能比魚還多,因此限塑禁塑是大勢所趨,而用「以竹代塑」是綠色發展的好途徑。

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與中國「脫鉤」會使日本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2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有日本主流媒體刊文討論日本和中國「脫鉤」的可能性及其代價。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受訪時表示,如果失去中國這一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日本企業將身陷生存危機。

中國探日衛星「夸父一號」首次發佈科學圖像

2 年前 / 0 comments

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近日獲得太陽硬X射線圖像,並對外發佈。這也是「夸父一號」升空後首次發佈科學圖像。據悉,這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以近地視角拍攝的太陽硬X射線圖像,其圖像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中國桂林七旬奶奶火爆全網!景區賣水自學十多種外語|影片

2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一則老奶奶在桂林陽朔月亮山景區,流利運用多國語言和外國遊客交流的視頻,在大陸網上引起關注與熱論。這位老奶奶名叫徐秀珍,在視頻中她講述了自己如何在賣水的過程中學習英語。她還會主動詢問遊客從哪國來的,遇到德國、以色列等國的遊客,徐奶奶立刻無縫切換至德語、希伯來語,向這些遊客問好。

發展中國家的「歷史性勝利」!全面氣候協議達成 但有很多不確定性

2 年前 / 0 comments

經過激烈爭論和徹夜談判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達成全面氣候協議,批准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意味發達國家需為氣候變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災難性後果「買單」,這被稱作發展中國家的「歷史性勝利」。

中國疫情防控如何做?三大央媒齊發聲

2 年前 / 0 comments

11月18日,針對疫情防控,三大央媒齊發聲。央媒頻繁、連續發聲,有幾點值得關注。第一,密集發聲背後有兩個背景。第二,央媒文章都強調因時因勢調整優化疫情防控。第三,疫情防控如何做?

第 26 頁,共 14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