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犇報專題】澳洲人權雙標與中澳衝突

4 年前 / 0 comments

【犇報專題】澳洲人權雙標與中澳衝突
● 澳人權「雙標」遭阿富汗輿論譴責
● 澳該反思的豈止是戰爭暴行
● 中澳衝突回顧

防風固沙養牛羊 台商周大順內蒙古創業記

4 年前 / 0 comments

「我出生在農村,長大後做了工業,可心裡一直想著農業的事。『退休』後機緣巧合來到這裡,達成了心願。」年逾花甲的周大順本可在台北過著兒孫繞膝的愜意生活,卻為實現埋藏心底多年的願望,來到大陸北方農村,經營起一份事業。

大陸向台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

4 年前 / 0 comments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配套活動閩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台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於廈門舉辦,以視頻方式連線台北分會場。福建多地高新園區及台灣產業園負責人現場推介發展規劃,台灣健康醫療、服務業、動力科技等領域中小企業展示產業特色,表達合作意願。

今韻華章掌上情緣 兩岸青少年同習木偶文化

4 年前 / 0 comments

11月21日,兩岸青少年木偶研學營在福州開營,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泉州、漳州及台灣等地木偶劇團,為兩岸青少年舉辦研學交流活動。發源於福建閩南地區的木偶戲演變分為掌中木偶戲和提線木偶戲,特別是掌中木偶戲也就是布袋戲,於明末從閩粵沿海一帶傳入台灣,經過守正創新,融入現代聲光電元素,吸引了大批年輕受眾。

漫步雲端 疫情下的兩岸文化交流

4 年前 / 0 comments

以攝影大師郎靜山命名的「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創立於2018年,台灣啟英高中學生陳冠宏的攝影作品《戲曲之子》,在2020「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滬台攝影交流展上榮獲了金獎。受疫情影響,頒獎儀式採用視頻連線方式分別在上海和桃園同步舉行。

台灣創客 兩岸交流「擺渡人」

4 年前 / 0 comments

一個偶然的機會,阿丹來到雲南麗江,「當時覺得環境真好,就是我想找的地方。沒想到一待20年,在這裡圓了在台灣沒能實現的夢想。」11年前,洛克思以「台商二代」身份來到廣東東莞,在父親經營的工廠裡做事。豈料第二年工廠倒閉,背負債務的他成了「負二代」。短暫消沉後,2017年,洛克思與合夥人成立夢行悟空文化創意團隊。

人生課題 閩台合作劇碼《12.3坪》福州上演

4 年前 / 0 comments

《12.3坪》編劇、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紀蔚然,因為疫情無法前來福州觀看首演。這是他繼去年自己與福建人藝合作推出「家庭倫理三部曲」之一《盛宴》之後,今年又合作推出三部曲之二《12.3坪》。

銀河打卡 兩岸媒體人雲南觀星行

4 年前 / 0 comments

由大陸國家天文台主辦、雲南省台辦協辦的2020年兩岸新媒體人「感受七彩雲南•探秘南國星都」活動在雲南省舉行。20餘位兩岸媒體人來到昆明市、玉溪市和麗江市探索天文奧秘。「我在這裡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銀河打卡。」來自台灣的南京師範大學學生魏君安看到流星劃過天際,不禁發出「人類如塵埃般渺小」的感嘆。

回來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土壤成功返回

4 年前 / 0 comments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宣告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美國近164萬兒童感染新冠肺炎

4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已有近164萬名兒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在截至12月10日的一周內新增兒童確診病例近18萬例,創疫情暴發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美國累計報告1639728例兒童確診病例,占新冠病例總數的12.2%,每10萬名兒童中有2179人感染。

第 62 頁,共 14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