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雲端 疫情下的兩岸文化交流

4 年前 / 0 comments

以攝影大師郎靜山命名的「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創立於2018年,台灣啟英高中學生陳冠宏的攝影作品《戲曲之子》,在2020「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滬台攝影交流展上榮獲了金獎。受疫情影響,頒獎儀式採用視頻連線方式分別在上海和桃園同步舉行。

台灣創客 兩岸交流「擺渡人」

4 年前 / 0 comments

一個偶然的機會,阿丹來到雲南麗江,「當時覺得環境真好,就是我想找的地方。沒想到一待20年,在這裡圓了在台灣沒能實現的夢想。」11年前,洛克思以「台商二代」身份來到廣東東莞,在父親經營的工廠裡做事。豈料第二年工廠倒閉,背負債務的他成了「負二代」。短暫消沉後,2017年,洛克思與合夥人成立夢行悟空文化創意團隊。

人生課題 閩台合作劇碼《12.3坪》福州上演

4 年前 / 0 comments

《12.3坪》編劇、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紀蔚然,因為疫情無法前來福州觀看首演。這是他繼去年自己與福建人藝合作推出「家庭倫理三部曲」之一《盛宴》之後,今年又合作推出三部曲之二《12.3坪》。

銀河打卡 兩岸媒體人雲南觀星行

4 年前 / 0 comments

由大陸國家天文台主辦、雲南省台辦協辦的2020年兩岸新媒體人「感受七彩雲南•探秘南國星都」活動在雲南省舉行。20餘位兩岸媒體人來到昆明市、玉溪市和麗江市探索天文奧秘。「我在這裡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銀河打卡。」來自台灣的南京師範大學學生魏君安看到流星劃過天際,不禁發出「人類如塵埃般渺小」的感嘆。

回來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土壤成功返回

4 年前 / 0 comments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宣告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美國近164萬兒童感染新冠肺炎

4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已有近164萬名兒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在截至12月10日的一周內新增兒童確診病例近18萬例,創疫情暴發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美國累計報告1639728例兒童確診病例,占新冠病例總數的12.2%,每10萬名兒童中有2179人感染。

重大的歷史性變化!西藏農牧民就業結構從農轉工

4 年前 / 0 comments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加快,西藏農牧區就業結構日趨多元化,勞動力流動性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促進了有就業吸納能力城鎮的經濟活力,由此帶動周邊農牧區的發展。同時,醫療衛生、教育培訓以及養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為轉移就業的農牧民提供良好的保障,消除生活改變可能面臨的後顧之憂,增強收入和提升生活品質。

「九二共識」過時了嗎?

4 年前 / 0 comments

回顧九二共識的歷史,可清楚看到「一中各表」只存在台灣方面,實際上陸方的認知為「一中不表」,實際上的共識就只有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雖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記錄和文字記載為證,始終是完整清晰的,不容否認也不容歪曲。

美國日增死亡病例超3400例 新冠疫情核心指標頻創新高

4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0日公佈最新疫情數據,指出9日全美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23萬例,達231396例,新增死亡病例達3411例,兩項指標均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新高。美疾控中心表示,美國的實際感染人數很可能遠高於報告的數據,根據血清陽性率和預測模型的估計,實際感染數可能比報告的病例數高出2至7倍。

【犇報專題】RCEP與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

4 年前 / 0 comments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東亞地區,覆蓋東盟、中日韓等經濟體,擁有22億人口。RCEP照顧到不同國家國情,給予最不發達國家特殊與差別待遇,可以說最大限度兼顧了各方訴求。分析人士表示,這將促進本地區的包容均衡發展,使各方都能充分共用RCEP成果。

第 64 頁,共 1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