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魯山花瓷:從繁華落盡到重獲新生
「花瓷」全稱花釉瓷器,以花釉瓷鼓而聞名。遺憾的是,隨著歷史的演進和朝代的更替,魯山臨近國都的地理優勢不復存在,加之地處山區,水路運輸不暢,一代名瓷繁華落盡。魯山人沒有忘記千年技藝。2006年,魯山段店瓷窯遺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漆黑明亮的黑釉為底色,藍白色釉斑點綴其間,如雲霞縹緲,似水墨渾融,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魯山窯花瓷腰鼓是傳世唐代瓷器中的精品。如今,作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平頂山的魯山花瓷製作技藝被賦予更多內涵。
「魯山花瓷是一種高溫窯變釉瓷,通過特殊的工藝,可燒制出黑、白、藍三色於一器的瓷器,改變了唐代瓷器青、白、黑單一釉色的局面。」平頂山學院陶瓷學院院長梅國建說。
「花瓷」全稱花釉瓷器,以花釉瓷鼓而聞名。唐人南卓所著《羯鼓錄》中記載,唐玄宗與宰相宋璟二人曾在談論鼓事時交流,「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
「『日理萬機』的皇帝和當朝宰相能說出這種樂器的產地、瓷種、使用方法和聲音特點,可見他們對花釉瓷鼓的鍾愛。當時的魯山花瓷也被奉為貢品,名震天下。」梅國建說。
遺憾的是,隨著歷史的演進和朝代的更替,魯山臨近國都的地理優勢不復存在,加之地處山區,水路運輸不暢,一代名瓷繁華落盡。
魯山人沒有忘記千年技藝。2006年,魯山段店瓷窯遺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年,參過軍、當過教師、開過鐵礦的王群成大膽決定:轉行投身於花瓷復興事業當中。
到段店村拾撿老瓷片,研究成分;遍訪瓷器產地,尋求配方;去北京請教專家,尋求理論支撐;到汝州、禹州請師傅,試製試燒……「看到成功燒制出來的器物就覺得一切都值了!」已是市級非遺傳承人的王群成感慨。
像王群成這樣熱衷花瓷事業的有識之士還有很多。近年來,魯山縣委縣政府加快花瓷產業發展,成立段店花瓷文化研究會。魯山花瓷製作技藝於2015年獲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把生活化元素融入陶瓷藝術中是一種趨勢,這樣才讓更多人瞭解花瓷文化。」市級非遺傳承人袁留福說。在他的藝術館裏,不僅有傳統的花瓷藝術品,還有茶具、餐具、酒具等實用器,很受顧客歡迎。
在一家花瓷企業的生產車間裏,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趕制一件超大型花瓷腰鼓。這件為魯山花瓷小鎮定制的花瓷腰鼓,按1:5.3的比例對故宮博物院珍藏的花瓷腰鼓進行放大複製,將成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花瓷腰鼓。
隨著集科研、生產、儲備、批發銷售、物流、展示、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花瓷小鎮投入使用,沉寂數百年的魯山花瓷將迎來新生。
「花瓷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突破口。」魯山縣委書記楊英鋒表示,該縣將以文化為紐帶,以市場為方向,把花瓷文化挖掘好、弘揚好、保護好、利用好,給人們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新華社鄭州訊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41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RCEP協定,一個沒有美國的亞洲
‧ 福州台灣會館的舊影新顏
‧ 福州台灣會館 台人赴陸考科舉必住之地
‧ 變的豈止秋鬥 還有台灣的政治局勢
‧ 疫情下非洲經濟復甦之路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