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崇明:小小粽子「包」進兩岸姐妹情

5 年前 / 0 comments

看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台灣人劉若蘊笑得特別開心。劉若蘊兩年前來到上海,在這座城市經營著自己的舞蹈工作室。端午節前,她受邀參加在上海崇明舉行的「崇台一家親、花博聚『粽』情」端午包粽友誼賽,踏上了這座美麗的島嶼。

「台灣展園」簽約大陸第十屆花博會

5 年前 / 0 comments

6月中下旬,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台灣展園」在上海崇明完成簽約暨場地移交。11個月以後,人們將在這裡「零距離」感受台灣花卉園藝產業的活力和魅力。始辦於1987年的中國花卉博覽會是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的全國性花事盛會,有著中國花卉界「奧林匹克」美稱。

台灣發明家助力重慶青少年科技創新

5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台灣發明家鄧鴻吉與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簽署合作協定,共同開設「創意發明與知識產權」專業。從事發明創意30餘年的鄧鴻吉表示,希望將所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們,用發明創意激發青少年對科學創新的興趣。

直播帶貨初體驗 台青電商直播營在杭州

5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在杭州舉辦的台灣青年電商直播體驗營中,30名台灣青年學習體驗了一把「直播帶貨」。陳建餘和陳慶餘兄弟來自台灣品牌虹榮襪業。1997年,該品牌以廣州為起點拓展大陸市場,最終落戶浙江諸暨。在訓練營中,兄弟倆首次試水「直播帶貨」。

出發吧,飛向火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5 年前 / 0 comments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300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仰望星空,以《天問》提出177個問題,闡發對宇宙萬物的理性哲思。2300多年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升空,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火星的召喚?為何多國選在今夏進行火星探測

5 年前 / 0 comments

地球和火星每兩年會處於一個適合展開太空任務的理想位置,接下來的幾周內,地球將迎來兩年一次的火星探測發射視窗期。在此期間,多個國家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紅色星球」,希望充分利用這一時機開展火星探測。為何如此「鍾愛」火星?歐航局和美航天局都表示,火星是研究地球外有無生命的最佳地點,也具有提供居住可能的潛力。

在內蒙古大草原邂逅6800年一遇的彗星

5 年前 / 0 comments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國國家天文台明安圖觀測基地,眾多觀星愛好者捧著「長槍短炮」,等待著一位獨特的「貴客」到來:一顆編號為「C/2020 F3 (NEOWISE)」的彗星。7月底之前,人們都有機會在西北方的夜空中,一睹這顆6800年一見的彗星真容。

「圓仔」七歲之際,大熊貓「團員」夫婦又得一女

5 年前 / 0 comments

今年6月28日,「圓圓」再次生下小熊貓,讓2013年出生的「圓仔」當上姐姐。今年7月6日也是「圓仔」滿7歲生日。2008年起,大陸熊貓中心與台北動物園在大熊貓飼養繁育方面保持密切合作。自2011年起,熊貓中心每年都會派專家前往木柵動物園,指導大熊貓發情配種和育幼工作。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執行

5 年前 / 0 comments

7月17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畫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從僅存三百人到如今五千人 守望太陽跟隨中國發展的赫哲族

5 年前 / 0 comments

赫哲族是中國大陸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處中國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從全族僅存300餘人到如今的5000多人,從原始漁獵到安居樂業,赫哲族跟隨中國的發展,也唱出屬於當代的「烏蘇里船歌」。

第 81 頁,共 1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