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擊,難題,啟示:新冠疫情構成「國際突發公衛事件」宣佈百日之際

5 年前 / 0 comments

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佈,新冠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出該組織最高級別警報。當時,很多人不會想到,這場疫情可能成為百年來人類遭遇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報警百日,疫情造成全球近36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24萬多人不幸離世。世界多國衛生系統面臨不能承受之重,經濟遭嚴重衝擊,人際交流被阻隔,社會治理遇危機……百日曆程中,世界發生了未曾預料的變化;解局中,人們也獲得多種啟發。世人日益明白,面對共同之敵,人類是一個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內鬥生危,團結則勝。

《板門店宣言》兩周年:韓半島迎來「變數」

5 年前 / 0 comments

在南北韓領導人舉行板門店會晤並簽署《板門店宣言》兩周年之際,南韓總統文在寅表示,《板門店宣言》開啟了半島「不可逆轉的和平之門」,但過去兩年時間證明了和平不會一蹴而就。自「金川會」去年2月河內會晤無果而終後,南韓和美國在半島無核化談判陷入僵局。分析人士認為,圍繞半島局勢出現了三大「變數」,加上有關各方政治解決半島核問題的意願沒有改變,半島和平進程仍有可期。

川普政府「斷供」世衛惹眾怒

5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4月27日針對川普政府暫停繳納世界衛生組織會費啟動調查。這一調查是在川普政府「斷供」世衛組織引發輿論廣泛批評的背景下啟動的。這些批評指出,川普政府的「斷供」舉動不利於全球合作抗擊新冠疫情,目的是掩蓋自身應對疫情的失誤,轉移外界對其防疫不力的指責。

英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去年年底可能已全球傳播

5 年前 / 0 comments

倫敦大學學院6日發佈的一項研究說,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的遺傳多樣性分析顯示,這種病毒在2019年年底可能已在全球廣泛傳播。據倫敦大學學院介紹,這項研究成果不但為瞭解疫情早期階段病毒傳播的狀況提供了線索,同時也為尋找有效的疫苗和藥物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將發行《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 發行1450萬枚

5 年前 / 0 comments

中國郵政將於今年5月11日特別發行《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紀念郵票,郵票原計劃4月7日發行,因三方面原因調整了發行日期。目前已知此紀念郵票1套2枚,全套郵票面值2.40元人民幣,發行數量為1450萬枚。該套郵票採連票形式,郵票圖案中「眾」字將兩枚郵票緊密連接,寓意著面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全中國大陸上下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解碼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四大「黑科技」

5 年前 / 0 comments

5月5日晚,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是中國首個採用一級半構型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專門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為了當好運送空間站艙段的「專屬列車」,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克服了多項技術和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

辨析世界經濟五大疑問

5 年前 / 0 comments

美股10天內4次熔斷,前所未見!美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負值,前所未見!繁忙航空樞紐變成「停機場」,前所未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速凍」全球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峻局面已在眼前。「這或是一場深度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發出警告。世界經濟能否很快復甦?全球化、供應鏈將會怎樣演變?全球抗疫是否催生機遇?這些重大問題,關乎人類福祉,關乎世界未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兩岸最美的風景是互助,而不是仇恨

5 年前 / 0 comments

2020年,由方文山填詞,周杰倫譜曲,張學友演唱的《等風雨經過》歌曲中寫道:「每天離希望又再靠近了一點,守護家園是最美畫面。」雖然說,近年來兩岸關係不斷遭受人為的政治干擾與破壞,兩岸的人心被操弄得彼此對立、仇恨。但是,在大陸疫情極度艱難之時,仍有許許多多的台灣人挺身而出,留在大陸貢獻自己的力量。

【犇報專題】廢墟上的奇蹟——青海玉樹地震十週年

5 年前 / 0 comments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轉瞬10年,一個綠色的現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頭,見證著災後重建的奇蹟。地震後,北京第一時間啟動了對口援建玉樹工作,先後派出了4批、176名援青幹部投身玉樹的各項事業,為玉樹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10年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建項目319個,幫助全州19萬餘貧困人口脫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脫貧。

長江開始10年禁漁 鄱陽湖漁民「洗腳上岸」

5 年前 / 0 comments

為了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大陸官方在2020年1月1日實行長江十年禁漁。作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鄱陽湖湖區的300多個漁村,2萬戶總計超過10萬名像吳華山一樣的漁民將結束千百年的生活方式,「洗腳上岸」。 吳華山出生在鄱陽湖的漁船上,十幾歲就跟著父親學會了打漁。如今,他是當地漁業協會的負責人,帶領著三十多戶漁民,150多艘漁船。不過,就在今年2月開始,吳華山響應大陸官方的號召,逐步棄船、收網、登岸,告別近30年的打漁生涯,開始另謀生路。

第 87 頁,共 14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