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暴中心的醫生:我下次還要回來,要脫掉口罩呼吸武漢新鮮空氣
據2月17日武漢市衛健委網站公布的全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顯示,目前武漢46家醫院合計開放18816個床位,已用床位18037個,占比近96%。空床位數量為1212個。其中火神山醫院開放的1010個床位,以及雷神山醫院開放的567個床位全部在用。
如此大量的病患與床位,也需要相對應的醫療人員,因此中國大陸全省紛紛有志願者前往疫區支援,被大陸網友稱為逆行者。日前,一位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生鐘鳴,他已到達武漢19天,目前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病房工作,負責床位16個。日前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之後第一件想做的事,是平常地上一天班,平常地過一個周末。「我下次還要回來,我要脫掉口罩,自由地呼吸著武漢新鮮的空氣」。
犇報在此特轉載分享這部訪問影片「《名人面對面》武漢來信(三):風暴中心的醫生」,透過第一線醫師的專訪,了解防疫最前線的處境,與這些逆行者與疫情搏鬥的情況。
外國人在上海的防「疫」生活:口罩、咖啡、寵物,都不能少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上海這座常住人口超過2400萬的「超級城市」,正與中國其他地區一道攜手戰「疫」。在上海居住的「老外」也不例外。一項統計顯示,中國農曆春節至今,有約10萬外國人「留守」上海,目前未發現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而一條「對外熱線」成了老外的「生命線」,也有人叫它「口罩熱線」。
鐘南山:開工返程新疫情高峰可能性不大,峰值也不等於「拐點」
近日,大陸除湖北外新增確診病總數已連續13天下降。對此,疫情是否已控制住的指標性「拐點」成為討論重點。大陸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便表示「目前是否已經達到峰值還不確定,還需要再觀察幾天。」並指出峰值不等於「拐點」,疫情還有可能隨著務工人員返程再次出現新的高峰。
機器一響、世界不慌——中國大陸製造重鎮珠三角開始復工復產
疫情沒有阻礙珠三角企業復工複產的步伐。百度提供的遷徙大數據顯示,廣東復工前的2月9日,約每5名返工人員就有一個前往廣東。復工3日來,測量體溫、洗手消毒、逐個進場,總部位於中國大陸南部省份廣東的美的集團上萬名員工已經適應進廠必檢環節。為避免聚集風險,在食堂,員工需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規定區域快速就餐,禁止面對面。
讓受困台人盡快返鄉 湖北籲台灣當局減少政治操弄
目前有近千名需返鄉台人被迫滯留湖北各地,湖北台辦新聞發言人表示早在2月6日就已提供名單給台灣政府。但台灣當局一直提出各種理由,遲遲無法開展返鄉作業。這些台灣民眾有85%並非長居湖北,而是臨時前往並因疫情而困在湖北,未滿18歲的少年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近400人,有近80人為慢性病患者,他們都急於回台灣上班、上學和就醫。
大陸首例確診新冠肺炎台灣患者在深圳痊癒出院
在大陸確診的首例新冠肺炎台籍患者12日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痊癒出院。這位台灣民眾在武漢工作,家人在深圳居住,1月18日乘機從武漢回到深圳,因發熱5天、腹瀉4天、咳嗽2天,於1月28日確診為新冠肺炎。
大陸民眾居家防疫 各式網路互動幫助度過「宅時光」
配合防疫的需要,少出門、「宅」在家,成為大陸各地城鄉居民的自覺選擇。除了在家鍛煉、強健體魄,很多中國人還用這個超長「假期」讀書學習、寫字畫畫、培養愛好。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花式宅家攻略」「宅家美食日記」「宅在家美食才藝大比拼」這幾項話題閱讀量全部破億,閱讀、廚藝、繪畫、插花、茶道、書法……各種「比拼專案」都有大量粉絲。
兩岸人民患難與共 在陸台人台商也受陸政策保障
兩岸民眾因經貿、民間交流往來頻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不少台灣民眾也困在大陸。對此,大陸方面也非常關注在大陸台灣民眾的健康情形,提供身處外地的台灣民眾相關照顧與關懷,同時也為台企提供服務,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和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集中收治、集中隔離:武漢對抗疫情最新措施
從2月2日開始,武漢大力推動對「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即對確診患者無條件集中收治,對疑似患者實行集中隔離治療,對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觀察。武漢這一對抗疫情的新措施,被認為具有重要實質性意義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