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悼念新冠亡者──大眾葬‧文化行動祭 詩并序
「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島嶼在居上位者的枉法妄為之風下,沉淪之勢,若墜千斤。幾些知識界、思想界、社會運動圈的進步人士不忍任其河潰魚爛,思有以救之。擬於八月廿八日至九月六日,舉辦「大眾葬‧文化行動祭」,以振民風、以啟民智、以救危局。
《瘼世詩抄之二》清平樂-時危思鑑湖
疫情蔓延之勢日擴,人命日喪,卻不見當局有丁點哀思咎己表示,惻隱全無,麻木不仁,非率獸食人而為何?有秉良知正義之士偶發正義建言,隨即遭粗暴謬言圍剿霸凌,綠營網軍之橫行猖狂,世所罕見,而當政者恣意袒護縱容,遂使無人能奈之何!敢奈之何。是非顛倒如此,黑白不分如此,時局沉淪如此,思之愴然!悚然!憤然!因填短詞一闕,聊以遣懷並誌其事。
是科幻,是寓言,更是現實-推薦《人魔之城》
《人魔之城》問世不久即廣受各方矚目,佳評如潮。忝為志翔的好友,深以為榮,除了不揣淺陋的為文推薦之外,也敢大膽斷言《人魔之城》的創思效應必會日漸擴大,從而也必然會帶領出另一波創新風格的寫作風潮。
絕美!端午水下洛神飛天舞|犇報看影音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遊的開場舞《祈》裡,舞蹈演員化身洛神上演水下飛天舞!剛勁有力,娉婷嫋娜,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讓人如癡如醉!女演員為了完成這段舞蹈,硬是50秒換一次氣,在水下泡26個小時拍出的水下飛天,之後還進行過二次補拍。這樣的實力、能力和敬業態度,才讓這個節目如此震撼!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起始於中國南方慶祝神龍升天而設,歷史不可考,應超過3000年。後來在同一天,士大夫屈原投河殉國(已經有2500年歷史),頌揚愛國主義精神。兩個文化因素結合成為後世的端午節的主要元素。《祈》融合敦煌仙女和洛水女神元素,而洛水女神和屈原有浪漫緣分。
「去吧,成為張無忌!」研究金庸的院長畢業致詞爆紅!
【犇報編按】近來,畢業季即將到來,大陸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院長劉復生的畢業致詞在網上爆紅。劉復生主要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在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選擇金庸的武俠作品作為致辭主題有其考量,他認為金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通俗作家。他在致詞中寄語同學:「在人間眾生的關聯之中,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和世界。」希望同學畢業出社會後能「理解社會,改變世界」。此篇致詞文章發布於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碩士點為專業研討所開設的微信公眾號「文藝批評」上。犇報特轉載分享,供台灣讀者共享趣文。
阿根廷網紅奔波中國400公里,只為吃正宗黃山臭鱖魚
來自阿根廷在大陸發展的網紅夏波波,立下目標要在40歲前吃遍中國美食,受新冠疫情影響將目標延到41歲。日前,夏波波上傳分享一部影片,他從上海坐高鐵一路奔波400公里到安徽黃山市,挑戰他不喜歡的中國菜:臭鱖魚。影片結尾他還表示黃山只是第一站,接著他要去江西、之後是海南。到各地尋找美食的背後,無形中體現大陸交通的發達與便利,而這樣的交通建設發展,如今已不再是網紅們拍攝影片會驚嘆的事了。
【人間書訊】《樣板戲――文化革命及其最新形式》
文化大革命究竟有沒有創造出文化?這個問題似乎永遠處於無休止的爭辯之中。本書以千錘百煉的樣板戲為中心,追溯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探討文化革命的最新形式。從廣闊的歷史縱深出發,綜合文本與舞台表現,及各種衍生形式,透過具體人物的生平軌跡和藝術道路,鉤稽、描述和探究樣板戲的內容與形式及其演變。
《兩岸犇報》第245期:毒蘋果札記
《兩岸犇報》第245期:毒蘋果札記
2021.2.28 已讀不回
2021.3.9 配樂
2021.3.17 奉陪
2021.3.19 lecture
2021.3.22 假真
搶先預購!《施善繼詩全編》5月即將出版
本報《毒蘋果札記》專欄作者,詩人施善繼, 5月即將出版他19歲-74歲 55年裡寫的全部詩歌總集《施善繼詩全編》。設計精,印刷美,A5開本,380頁,附多張珍貴照片、書票3枚、書籤3組。定價380元,預購價每本台幣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