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要聞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呼籲:別讓台灣遭災害 兩岸一中和平發展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6日發表聲明,呼籲社會各界發出「別讓台灣遭災害」的聲音,當前只有明確「一個中國」法理原則,反對美日外部勢力干涉,反對分離主義的台獨路線,發揮智慧共同往國家統一的方向努力,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兩岸和平,避免戰事出現。
習近平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舉行會談 發表聯合聲明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於2023年1月3日至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馬科斯總統舉行會談。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有關「一帶一路」、農漁業、基礎設施、金融、海關、電子商務、旅遊等合作文件,多達14份,並於1月5日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聯合聲明》。
336天!2022年大陸海警船在釣魚台海域巡航天數破紀錄
2022年大陸海警船在釣魚台海域巡航336天破紀錄,此前被確認的最高紀錄為2020年333天紀錄。此次大陸海警船還創下連續13天巡航釣魚台列嶼以及附近海域的紀錄。
「漲」與「思」:從年度漢字看台灣、觀兩岸
歲末之際,人們往往要回望一年,作一個結語,許一個心願。在海峽兩岸,多項2022年度漢字評選結果陸續揭曉,反映了大眾對這一年台灣景況和兩岸關係的認知。《聯合報》等台灣媒體、機構主辦的台灣2022年度代表字評選中,「漲」字奪冠。兩岸有關機構共同主辦的2022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中,「思」字最高票當選。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以國之名祭奠30餘萬遇難同胞
85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攻陷南京,這一場持續40多天的人間浩劫,有30多萬人慘遭血腥屠殺,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中國人被殺害。今天,是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之名祭奠30餘萬遇難同胞。
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台灣社會各界發起「國寶留台灣」行動
日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以存放空間不足,堅持退回「寄存」超過50年的「蘭千山館」文物給寄存者,由於退回將可能造成此批國寶文物流落海外,台灣各界關心文化的人士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行動,呼籲無關政治,更無關黨派,希望搶救「蘭亭」與「千字文」等珍貴文物,避免它們流落海外。
江澤民追悼大會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默哀3分鐘(含習近平敬致悼詞全文)
12月6日上午10時,中共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江澤民追悼大會。全國和中國駐外使領館及其他駐外機構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一天。追悼大會默哀時,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一切有汽笛的地方鳴笛3分鐘,防空警報鳴響3分鐘。追悼大會後不會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中美元首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 習近平:「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中美兩國元首在印尼峇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此次元首會晤將對下階段乃至更長時期的中美關係產生重要深遠影響。
兩岸民間團體共同呼籲:堅持「九二共識」,共創民族美好未來
11月10日,2022年台胞社團論壇座談會暨「九二共識」30周年圓桌論壇在北京台灣會館成舉行。來自兩岸及海外300多位台灣民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堅持『九二共識』 共創民族美好未來」主題發言交流,共敘兩岸和平發展,共謀祖國未來和平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