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要聞
【社運一周】 11/1-11/7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發生的社會議題。
上周社會議題有:【社運一周】 11/1-11/7
● 27年沒調薪!私校兼任教師領不到基本工資
● 農民收成前遭停灌 抗議政院拒絕再被犧牲
● 民眾黨揪5千人連署「標萊豬」 食藥署還要評估
● 肺結核治療竟需雇主同意?移工團體籲衛福部修辦法
● 南鐵黃家還在等保留方案 交通部:下週協商
承載海峽共同歷史記憶的大陳島成立兩岸交流基地
大陳島位於台州灣東南洋面,由上、下大陳和一江山等29個島嶼和83個海礁組成。1955年1月18日,華東軍區部隊發起了一江山島戰役。同年,國民黨軍隊從大陳島敗退台灣,1萬多名海島居民集體遷徙至台灣。由此,大陳島與台灣建立起割不斷的血脈聯繫。
【社運一周】 10/25-10/31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發生的社會議題。
上周社會議題有:【社運一周】 10/25-10/31
● 光復75週年 民團遊行籲恢復放假紀念
● 月工時300小時!敬鵬員工控「拿命換加班費」還遭苛扣
● 消滅社發所?世新校方擬合併社心系和社發所
● 秋鬥下月22日登場 聚焦反美豬、勞保改革
● 跨性別遊行 千人遊西門町 訴求「更換性別免動手術」
台灣各界遊行紀念光復75周年 籲重視紀念盼兩岸和平
台灣社會各界紀念台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25日光復節上午於台北中山堂的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前正式舉行。呼籲民進黨政府恢復光復節放假、舉辦隆重紀念儀式,並籌建抗日紀念館,希望台灣社會正視台灣光復歷史意義,期許兩岸重啟政治對話,促進兩岸和平穩定。
第十二屆「重慶·台灣週」聚焦兩岸融合發展
第十二屆「重慶·台灣週」21日在重慶開幕,本屆台灣週以「攜手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600餘名海峽兩岸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參會的方式,共同探討兩岸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涉及經貿交流、文化體育學術交流、基層交流等系列活動。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今,「重慶·台灣週」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前十一屆活動共簽約專案161個,簽約金額197.392億美元,實際落地專案97個,專案合同金額67.83億美元。
加強民眾主權認識 「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線上開幕!
10月3日,「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數位博物館)於大陸釣魚台專題網站正式公開上線。該博物館由序廳和三個展廳組成,策展內容包括歷史圖片、影像資料、文獻資料、法律檔、實物類比、各類模型、動畫故事、新聞報導和學者論著等,讓民眾在線上參觀博物館,認識釣魚台問題的來龍去脈。
日公務船釣魚台衝撞台灣漁船 保釣團體要求日方政府立即道歉、賠償
28日,宜蘭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在釣魚台西方12海浬作業時,遭日本保安廳公務船衝撞,造成我方漁船船體受損,海巡署基隆艦隨後馳援,抵達現場蒐證後並戒護我方漁船返航。對此,台灣民間保釣團體發出聯合聲明,要求日方政府向我漁民道歉、賠償,並退出我國領土釣魚台海域。
中秋兩岸共點燈
2020海峽兩岸中秋燈會將於9月28日至10月28日在昆山舉行,醫護人員可免票賞燈。燈會期間,兩岸文化交流融合與互動活動同步開展。包括「昆山媽祖杯」海峽兩岸青年花燈設計比賽、匯聚兩岸兒少繪畫比賽、媽祖杯壘球邀請賽及兩岸民俗文化交流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