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沉默的榮耀:從民族解放史觀重思台灣問題與內戰記憶
電視劇《沉默的榮耀》,重現國共內戰末期的隱蔽戰線歷史,引發一場關於歷史記憶與民族命運的深層思考。回到歷史的深處,會發現這不僅是一段被塵封的往事,更是一場尚未完成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鏡像投射。
紀念未竟的光復!釣教協:美日霸權仍在,台灣真的光復了嗎?
為紀念台灣光復八十週年,釣魚台教育協會10月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未竟的光復:保釣運動進行式與光復八十的當代反思」活動,在1945年日本遞交投降書的中山堂光復廳,回顧歷史進行反思。
「定時炸彈」堰塞湖如何處理?來自汶川大地震後的經驗
堰塞湖主要是自然力量產生,事前很難預防,只能事中防控,事後盡可能降低災損。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兩岸專家學者若能有更多災害防治的技術交流與經驗借鑑,相信一定能增加更多手段應對天災的挑戰,定為人民之福。
紀念光復駁斥「台灣地位未定論」 統派人士:台灣需重建中華史觀再光復
夏潮聯合會、人間出版社與辜金良文化基金會於9月20日下午舉辦紀念台灣光復八十周年講座與人間「反法西斯叢書」書展,邀請專家學者回顧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探討對局勢的擔憂,以及對台灣再光復的期待,吸引逾百人參加。
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何放棄1200億戰爭賠款?真的是以德報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卻沒有得到日本應有和及時的戰爭賠償。此後,由於時事變換,最終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這段歷史背後有著複雜的成因。
統派政團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回顧歷史、批判民進黨法西斯逆流
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週年,知名統派團體中國統一聯盟與台灣社會共好論壇籌備會於815日本投降紀念日隔天,8月16日下午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辦紀念座談會。
福州打造「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政策支持台灣青年赴陸發展
福建省福州市去年啟動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並於今年8月6日公布第二批政策,系統地提升兩岸青年發展環境,加快推動兩岸青年深度融合,幫助赴陸發展的台灣青年在福州逐夢成長、安居樂業。
南方澳廟前放映保釣紀錄片 釣教協:缺了釣魚台,台灣真光復了嗎?
長期在民間推動保釣教育的「釣魚台教育協會」,耗時五年製作漁民保釣紀錄片《重返無人島》,於8月2日晚在宜蘭南方澳漁港邊的南天宮前放映,並舉辦映後座談會。來自台灣各地的支持者爭相走告,約200餘位民眾共襄盛舉。
「寧為黨外」林正杰惜別會 眼前仍需「民主靠制衡,制衡靠黨外」
有「街頭小霸王」之稱的林正杰,於6月3日因病過世,享壽73歲。7月12日下午,「寧為黨外」林正杰惜別會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集結統獨左右、藍白紅等齊聚一堂,通過音樂與回憶,緬懷林正杰這位黨外運動的傳奇人物,並指出當前台灣仍須「民主靠制衡,制衡靠黨外」。
台灣光復莫忘七七抗日!民團赴民進黨中央黨部給賴清德上歷史課
今日(7日)上午,民間團體聚集於民進黨中央黨部,紀念七七抗戰88週年,強調要「尊重抗日史實、反對媚日史觀」,表示要給民進黨和賴清德上一段兩岸共同抗戰以及台灣人民抗日史實的歷史課,主題為「紀念七七事變抗戰勝利,反對台獨分裂;光復台灣莫忘七七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