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兩岸歷史的縮影 《寶島一村》大陸巡演獲熱烈反響

5 年前 / 0

《寶島一村》由台灣著名話劇導演賴聲川和節目製作人王偉忠聯合編導,故事從「老趙家」「小朱家」「周寧家」三個1949年赴台落戶的眷村家庭講起,呈現長達半個多世紀縈繞海峽兩岸的鄉愁。 《寶島一村》每年定期赴大陸巡演。劇中演員宋少卿說,1949年遷台的群體遍佈大江南北,他希望把這部劇推廣到全大陸。

反抗強權鬥士:陳峰龍的東瀛歲月
【老台胞故事集】

5 年前 / 0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台灣「小丸子」的大陸紮根記

5 年前 / 0

一粒粒圓滾滾的黑白肉丸在滾沸的高湯中翻騰,黃世凱一邊守著攤位前的煮鍋,一邊熱情招呼著往來的參觀者。 黃世凱出生於1977年,是台灣海瑞貢丸的第三代傳人。在2010年的天津首屆「台博會」上,參展首天,他光丸子湯就賣出了3000多碗。今年是他第十次參加天津•台灣商品博覽會。

台灣理工男赴陸勇闖新天地

5 年前 / 0

成為福建科技企業新大陸集團的首位台灣人員工時,張俊一還沒想到物聯網浪潮的席捲之勢如此洶湧。當「掃一掃」成為企業生產、民眾生活的新常態,這位自動識別行業的台灣「理工男」搭上了大陸發展的新快車,在海峽西岸開拓出事業「新天地」。 離鄉打拼,難免思念家人。所幸有兩岸直航,從福州到台北文山的家並不遙遠。「公司很照顧我,常派我回台灣技術支持,順便與家人團聚。」張俊一笑著說,最感謝的當數QQ和微信,每晚與妻女視頻通話,有時隔著螢幕看她們鬥嘴,彷彿就在身邊。

不負青春 踏夢前行 台灣青年大陸追夢啟示錄

5 年前 / 0

兩岸交流的互動往來中,年輕人不缺席。台灣年輕一代正越來越多跨越海峽,去大陸闖蕩追夢。 許多台青西進大陸前後,曾面對親友的擔憂、質疑。那些意見多源於「未知」,但登陸台青將「未知」視為無限的可能,求解「夢的方程式」,得出亮麗成績單。

參加大陸革命的台灣人 追風(謝南光)之女憶追風
【老台胞故事集】

5 年前 / 0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這裡創業成功機會大」 台灣青年追夢珠三角

5 年前 / 0

把身份證放在識別區,然後進行攝像頭人臉識別,用戶就可快捷地在觸控屏上辦理出入境證件、繳納水電費、查詢個稅…… 台灣青年張彥彬演示著名為「一櫃辦自助服務終端」的智能一體機。這是他和廣州合作團隊共同研發的產品,已在多地政務服務大廳投入使用。 2016年,張彥彬的創業團隊註冊成立廣州高能電腦有限公司。得益於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的服務支持,團隊在節省成本和獲取資源等方面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多次渡過難關。

古道耀台中:堅持祖國意念的抗日志士邱先甲

5 年前 / 0

1895年乙未抗日失敗後,丘逢甲的長兄丘先甲也內渡中國內地。因《馬關條約》中有:兩年內隨台民兩岸自由選擇居住,產業可保留。所以,之前回台的義軍,日本當局讓他們回原籍,但獨獨丘先甲被逮捕。之所以被執,一方面他旗下的義軍信字三營一千多人曾強烈抵抗日軍;再者他是大墾戶之一,如此可逼他不放棄所有的山園田產。最好如同各地仕紳出來當職,以撫台民。但他不願意,出獄時已是1896年秋天...

「台商二代」廈門分享心得:轉型升級,把握大陸發展機會

5 年前 / 0

「比起父輩來時,現在大陸的條件好了太多。更好的條件會吸引來更多的創業者,我們必須學習父輩的拼搏精神,努力追夢。」1980年出生的楊政諭說。 楊政諭2002年來到武漢,開始參與母親在大陸的生意。起初,母親希望他能繼承商業地產事業,但楊政諭堅持自己的興趣,開了一家咖啡簡餐的店鋪。

大陸單位提供台灣人才2300多個就業實習機會

5 年前 / 0

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上,大陸115家用人單位、8家政策諮詢機構、6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與會,為台灣人才提供就業實習機會2300多個,吸引眾多台灣專才和學生前來交流。 來自兩岸的300多名台灣專業人才和學生參與交流會,其中214名專程從台灣趕來,不少在廈門及周邊城市生活工作的台灣人才及就讀的台灣學生也到場交流討論。

第 34 頁,共 4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