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 北緯三十九度半
香港發展困境 英學者:香港一直向西看,從未向北看
六月的香港非常不平靜,在舉辦悼念「六四」30週年晚會後,緊接著6月9日舉辦第一次反送中遊行、6月16日舉辦第二次遊行,在港府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後,6月23日在香港立法會示威區,又有「追究警察濫權」集會。 六月一波波香港民眾走上街頭的浪潮,足以體現香港社會面臨的困境。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教授馬丁·雅克,在2018年接受訪問時,就曾點出香港困境的原因所在。 馬丁·雅克認為香港回歸後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個是香港特區政府仍然維持殖民時期的機構架設。第二個問題是香港經濟仍屬於壟斷型的典型殖民地經濟。從這兩個問題體現出過去155年裡,香港一直都是向西看、向英國看、向美國看,但從未向北看,向中國看。 要真切認識香港問題,難以避開政治經濟的視野,兩岸犇報在此分享馬丁·雅克教授受訪影片,提供相關資訊供關心香港發展的朋友一個切入的視角。
蘋果公司敦促美國政府勿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美國蘋果公司日前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說,如果美國政府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將影響到該公司主要產品,不僅會減少蘋果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還會削弱其全球競爭力。 蘋果公司表示,新一輪關稅將影響到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無線耳機、電視盒子等在內的蘋果主要產品。因此,蘋果敦促美國政府不要對從中國進口的相關產品加征關稅。
伊朗公佈擊落美軍無人機細節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20日再次發表聲明,駁斥美國關於被擊落的無人機未進入伊朗領空的說法,並公佈了擊落美軍無人機的一些細節。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曾發表聲明,宣佈在荷莫茲海峽附近擊落一架進入伊朗領空的美制RQ-4「全球鷹」無人機。 美國官方隨後證實無人機被擊落,但稱這架無人機當時位於國際空域。
中韓邊界成為旅遊聖地 跨境路線受民眾歡迎
從吉林省會長春乘坐高鐵,只需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中朝俄交界處的琿春市。這座縣級小城位於中朝俄交界處,這裡依山傍水,風光秀美,遊客登上60多公尺高的龍虎閣遠眺,就能飽覽「一眼望三國」的獨特風光。 與琿春類似,地處中朝邊境的吉林省集安市每年也會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集安與朝鮮滿浦隔鴨綠江相望,許多遊客選擇到這裡乘船遊覽鴨綠江,感受「一江之上,兩國風光」。
平常看不到的北韓經濟發展概況
根據大陸記者分享親身在北韓感受到近年發生的變化。首都平壤著名的黎明大街、未來科學家大街和倉田大街寬闊整潔,許多新的建築拔地而起,高層公寓鱗次櫛比。 平壤各處修建了許多體育設施,最為著名的是紋繡戲水場和美林騎馬場,豐富了民眾的休閒娛樂生活;今年4月開張的高檔商店「大成百貨」,吸引了大量顧客,成為展示北韓新戰略路線豐碩成果的一扇視窗。
任正非對話美國學者:合作共贏創未來
任正非坦言,未來這兩年華為會減產,今年和明年的銷售收入都會在1000億美元左右,但在2021年將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華為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重構網路架構,以使其更加簡單、快捷、安全、可信。 喬治·吉爾德是美國經濟學家、未來學家,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曾表示,華為非但不是個問題,反而是美國重新活化經濟與強化數字基礎建設的機會,美國應擁抱華為。
中美貿易戰升溫 習近平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
6月20日至21日,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將赴北韓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大陸最高領導人時隔14年再次訪問北韓。今年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面對新的世界局勢,雙方此次會面,將如何規劃雙方關係?又將為地區發展作出哪些談話?在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全球都在關注。
美國向中東增兵約1000人 伊朗打算突破濃縮鈾限制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沙納漢17日宣佈,美軍將再向中東增兵約1000人,以應對當地「威脅」。這是美軍近一個月內第二次向中東增兵。 伊朗原子能組織17日發表聲明,宣佈伊朗將於6月27日前突破低濃度濃縮鈾300公斤的存量上限。伊朗2015年7月與美國等六國達成伊核協議,承諾限制核計畫,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它的制裁。 他繼而聲明,一旦伊核協議其他簽署國履行承諾,伊方將停止這一做法。
南北韓釋放信號 意在打破僵局
正在挪威訪問的韓國總統文在寅12日表示,希望能在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底訪問韓國之前實現韓朝領導人再次會晤。他同時呼籲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川普早日再次會晤,以維持朝美之間的對話勢頭。此前一天,川普說,他收到金正恩來信,這封信「很熱情、很友好」。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朝美領導人河內會晤無果而終,圍繞朝核問題的對話逐漸陷入停滯。朝韓分別釋放善意信號,展現出繼續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朝核問題的意願。但鑒於朝美間始終無法有效加深互信,朝核問題未來前景仍不明朗。
SpaceX「星鏈」計畫 國際天文界憂破壞夜空
美國天文學會10日發佈聲明,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計畫可能影響天文觀測等方面表示擔憂。此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等機構也表示了類似的擔憂。 天然夜空不僅是天文學家的資源,也屬於所有仰望星空以理解和感受宇宙絢爛的人,破壞夜空帶來的負面影響超出了天文學領域,期待有關各方加強合作,努力降低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