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烏克蘭危機以來,經濟民生有多傷?

2 年前 / 0

在今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得益於石油出口和國內需求相對穩定,俄羅斯經濟萎縮狀況沒有預期嚴重。相比之下,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烏克蘭經濟遭遇重創,民生困境加劇。一方面,2022年烏克蘭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另一方面,烏政府債務不斷提升,烏克蘭民生困境也在不斷加劇。

澤倫斯基快閃訪美 美再拱火公佈總額450億美元軍援

2 年前 / 0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1日到訪美國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並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懇求美方提供更多武器。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對烏提供巨額軍事援助,持續「火上澆油」。

習近平中東之行──開創中東新格局,助中東由亂轉治|海外通訊

2 年前 / 0

中國可能是當今唯一能夠與中東四大民族—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土耳其民族和猶太民族—展開全方位外交的國家。習近平中東之行的「三連環峰會」為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各國深化各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開創了中東新格局,為中東由亂轉治帶來了新的契機。

台積電往美國搬家,傷害了誰?

2 年前 / 0

當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晶片產業鏈的重要市場,美國為遏制中國,不惜打破自己親手打造的全球晶片產業鏈。但在經濟脫實向虛後,美國在技術工人及工程師上,已經有很大的缺口。這也是美國要將台積電成建制挖來的原因——美國,沒有合適的人。

厭倦了西方民主,非洲正在「造反」

2 年前 / 0

非洲精英和公眾對西方嘴臉的認識正越來越深刻,並開始嘗試將自身傳統重新融入西式民主中,以發展自身獨特的政治和社會道路。儘管非洲正持續覺醒,但非洲自身獨立自主的政治發展道路的探索,仍任重而道遠。

投400億美元赴美建廠,台積電美國惡夢會重現嗎?

2 年前 / 0

對台積電來說,27年前的惡夢仍然有可能重現,因為在美國建廠的困難絲毫沒有減少。首先,建廠成本依然高昂。其次是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昂的問題。對台積電來說,這次在美建廠到底是「美夢」還是「惡夢」,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見分曉。

梅克爾一篇專訪引起爭議 俄外交部:她的說法證實是西方挑起俄烏衝突

2 年前 / 0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在德國《時代周報》7日刊發的專訪中表示,2014年由柏林和巴黎在明斯克斡旋的停火協議是為了讓基輔有時間加強其軍事力量。梅克爾還表示俄烏衝突「總有一天會以談判結束」。俄羅斯外交部稱梅克爾的發言簡直就是供詞,證明西方政客挑起俄烏之間的衝突。

韓媒:半導體、汽車等多個韓國支柱產業正被美國掏空

2 年前 / 0

據韓聯社報導,有分析指出韓國出口量減少與美國各項收緊性政策密不可分。美國近期推出的《2022年降低通膨法》、《晶片與科學法案》等都強調「美國優先」。這令作為美國經濟盟友之一的韓國投資、人才、企業紛紛外流,其中包括半導體、汽車、能源、生物製藥等多個韓國支柱產業。

拜登宣布「美國製造業回來了」 台積電變「美積電」?

2 年前 / 0

台積電作為台灣的支柱產業,如今卻成為拜登口中的「美國製造業」,有美國官員表示,這可以「在與中國的競爭升溫之際,為美國軍事和經濟帶來決定性優勢」,可視為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根本原因,引發台灣社會對台積電赴美設廠可能面臨「慢性失血」的擔憂。

「隨美起舞是否值得?」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對烏克蘭危機的反思

2 年前 / 0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何塞普·皮克近日在西班牙《外交雜誌》週刊上發表文章指出,在俄烏衝突中,美國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歐洲人應該捫心自問:是否應該讓美國人來決定衝突進程?是否應該讓我們的和平與繁榮聽命於美國的利益或驕橫恣肆?歐洲承擔後果是否有意義?」

第 20 頁,共 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