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歐洲議會選舉「餘震」波及多國

5 年前 / 0

由於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受到重挫,德國社民黨和法國共和黨的黨魁2日均宣佈辭職。此前,希臘總理也因同樣原因宣佈將提前舉行希臘議會選舉。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給歐盟各國政局帶來的震動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德國政局將面臨變數,法國共和黨日漸式微,希臘議會選舉則將提前。

美國施壓不成降調門? 伊朗拒絕「文字遊戲」

5 年前 / 0

對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願與伊朗無條件展開對話,伊朗外交部3日回應說,美方是玩文字遊戲,並不值得伊朗採取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在對伊朗「極限施壓」政策遲遲未見效的情況下,美方此番看似「鬆口」,實際上還是姿態性的,其軍事上圍堵伊朗、經濟上制裁伊朗、政治上孤立伊朗的政策並未出現調整跡象。

川普稱白宮經濟顧問主席將「很快」去職

5 年前 / 0

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凱文·哈西特將「很快」去職。在五月川普發啟對中貿易戰,甚至延燒到科技戰後,此時傳出此消息,是否影響中美貿易戰的後續走勢,還有待觀察。

美方勿以中國稀土製品遏制中國發展

5 年前 / 0

在產業分工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沒有協力合作就沒有發展進步。再先進的技術產品也是經濟全球化這棵大樹結出的果實,美方一些政客意圖通過技術限制打壓遏制中國發展,大陸媒體表示這只能是妄想!

中國大陸南南合作發展 大湄公河國際運輸首開通

5 年前 / 0

大湄公河次區域國際道路運輸(中國─老撾─越南)啟動儀式27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這標誌著大湄公河次區域國際道路運輸線路首次開通,將進一步推動整個區域運輸便利化,促進區域貨物和人員往來。

中美貿易戰,中國的底氣來自有理、有力

5 年前 / 0

中美貿易之間存在的三大分歧,分別為:1、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2、「強迫」外國公司進行技術轉讓,以作為其進入廣闊中國市場的前提條件;3、停止政府補貼搞產業政策,即《中國製造2025》。 中國產業政策依託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基礎,即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因此政府的津貼是順理成章的。川普要中國放棄《中國製造2025》,等於是要它繳械投降,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中美貿易之間存在的三大分歧,挑起者是美國,而在理者是中國。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今天的中國有實力、無所懼。因此,敢於理直氣壯地說:「要談,大門敞開著;要打,奉陪到底」。

關稅雙面刃令美豆農苦惱 中國大豆迎發展機遇期
——專家評析中美大豆等貿易熱點問題

5 年前 / 0

當前正值北半球的大豆播種季,美國豆農的焦慮不安情緒越來越濃——美國大豆協會近日接連發佈聲明,強烈抗議政府一再單方面對別國發起關稅挑釁、使農民淪為犧牲品。中國當前減少進口美豆,對中國的需求影響能夠承受,而國產大豆產業反而迎來加速發展的機遇期。

重啟波音737MAX飛機? 多國航空機構未有共識

5 年前 / 0

日前,埃塞航空空難發生後,為確保航空安全,中國民航局在全球率先發出737MAX禁飛令,各國紛紛跟進。5月23日時,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航空監管機構代表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舉行會議,探討是否允許波音737MAX系列飛機複飛。但會議未達成共識,表明各國對該機型的安全問題仍存擔憂。

日本媒體: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殃及世界經濟

5 年前 / 0

針對美國近日宣佈對2000億美元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從10%升至25%的舉動,日本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不僅使雙方受損,還將殃及世界經濟。

專家評析中美經貿熱點問題

5 年前 / 0

歷時一年多時間,中美經貿磋商進行了十一輪。專家們認為,這充分顯示磋商是一場持久戰。「大國之間有摩擦是正常的,中國大陸要對此適應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未來,打打談談將成磋商常態,中美經貿摩擦凸顯其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因此,專家們表示當務之急,中美要在繼續建立互信基礎,在雙多邊領域加強協調,不斷擴大利益共同點。

第 90 頁,共 9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