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雲南麗江:少數民族生僻姓氏太罕見 全村集體改姓「鴨」
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有一「傈僳族」(ㄌㄧˋㄙㄨˋ)村民群體姓「nià」(上下結構,上半部分是「鳥」少一橫,下半部分是「甲」),是傈僳族特有的音節文字。由於在電腦資訊系統中無法輸入和顯示該字,村民辦證、出行等面臨諸多不便,只能改姓「鴨」。這一情況近日在中國大陸引發社會關注。
浙江溫州朔門古港,發現數十噸北宋晚期瓷片堆積
浙江龍泉瓷器是古代中國重要對外貿易品,此次發現證明,龍泉瓷器當時主要從溫州港出口。它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遺址中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瓷器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貨物,這條『絲路』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海上瓷器之路』。
簽署合作聯合聲明!中國將聯合多國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
4月25日,第一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在安徽合肥開幕。中國深空探測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吳艷華透露,中國初步規劃於2028年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2040年前後建成完善型。此後,中國將與各國共同開展運行維護以及科學應用。
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發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原創科學成果
4月24日,在2023年「中國航太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佈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曆時8個月,實施了284軌次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面實現了全球覆蓋。
印度人口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失去第一人口大國的頭銜意味著什麼?
一系列人口統計研究預測顯示,印度將在4月中旬超過中國。而在去年聯合國發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也曾預計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對此,中國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經濟學家蔡昉在新著《人口負增長時代》中指出:人口負增長的事實不會改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預期,但我們需要及時且準確地把握不斷變化的人口數據及其揭示的發展趨勢,警惕「黑天鵝事件」。
秦剛:中國的土地收回來了,就絕不會再失去(附全文)
2023年4月21日,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出席「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國式現代化 世界的新機遇」。秦剛指出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開羅宣言》白紙黑字寫著,《波茨坦公告》清清楚楚印著。
高72.4公尺!廣西發現中國岩溶地區最高望天樹
今年3月中旬,廣西最高樹科學考察人員在崇左市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岩溶峰叢窪地中發現了一株高度72.4公尺的望天樹。這既是廣西新發現的最高樹,也是迄今中國岩溶地區發現的最高樹。
二里頭遺址具王都格局的重大發現,從確定一段圍牆開始
二里頭遺址嚴格方正的都城規劃制度、居葬合一的佈局結構,同宮城宮室制度、青銅禮樂制度等一起,為商周以及後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礎,體現了二里頭文化、二里頭王國在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開創、引領作用。這是二里頭都城佈局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突破。
俄媒贈大陸央視珍貴歷史影像 揭露當年日軍侵華惡行(附影片)
3月21日,俄羅斯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向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贈送了一批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這份資料由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地區從日本關東軍手中繳獲,時長近25分鐘,紀錄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侵略行徑和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