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烏克蘭戰局分析:當制裁無法逼垮俄羅斯、反倒拖全世界下水

3 年前 / 0

當烏克蘭在東部的主力被打垮之後,等到制裁被發現無法逼垮俄羅斯,反而為世界上許多國家造成人道主義災難之後,拜登將面對著兩個選擇:一,北約參戰,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二,談判和解。我們大家一起向各自的神仙祈禱,談判解決吧,千萬不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戰。

王正方:季辛吉的「曲突徙薪」

3 年前 / 0

季辛吉的建議言猶在耳,未能及時「曲突徙薪」,熊熊之火已燒遍了烏克蘭天空。許多人間悲劇本來都可以避免的,季辛吉早年的預言無人重視採納,於今大規模的摧毀傷亡愈演愈烈。季辛吉有另一名言:「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而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

我們從俄烏戰爭中學到了什麼?|對話空間

3 年前 / 0

台獨政權若不希望翻版烏克蘭的慘劇,就必須從其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莫重蹈覆轍。筆者願再次重複提醒:「欲避免兩岸發生流血衝突,與其備戰,莫如避戰」。應當怎麼做法,相信聰明的台獨執政當局,應當已從烏克蘭身上看得很清楚了。願天佑台灣!

棋子不該知道棋盤的存在:在台灣看不到烏克蘭的孤立無援

3 年前 / 0

台灣主流媒體播送的消息,到網路上一堆意見領袖的發言,甚至台灣政府的官方態度,卻一面倒的站在西方立場,讓身在台灣的民眾,只看到烏克蘭的勇敢抵抗,卻看不到澤倫斯基的孤立無援。再次體現台灣一昧親西方,而失去自身的主體性,淪為棋子的悲哀。但也是,棋子是不應該知道棋盤存在的。知道了,又怎甘願當棋子呢?

2022年:俄軍揮師,美國霸權坍塌之年也|對話空間

3 年前 / 0

拜登以烏克蘭加入北約來挑戰俄國,他踢到了鐵板:普京出動十萬大軍,目的反而是要逼他後退。對美國而言,後退就代表示弱,就是霸權崩塌的開始。拜登以聯合盟邦來打壓中國,可是他已經調動不了盟邦。事實證明,他能夠調動的國家非常少,突顯的是霸權的衰退。

我在牆外,無路可走:當台灣只剩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方遠觀點

3 年前 / 0

當牆外忙著聲討誰未譴責、誰又未聲援時,牆內則從這種二元對立的陳舊戲碼之中走了出來:「給緊張局勢降溫,而不是火上加油;推動外交解決,而不是使局勢進一步升級」。牆內輿論這段時間對俄烏不同立場的看法吵翻了天,而牆外呢,不只渾然不覺腳上戴著鐐銬,還忘了怎麼跳舞。

普丁,列寧,烏克蘭的自決

3 年前 / 0

最近30年,烏克蘭的工人與窮人,飽受貪腐的本地菁英,與他們境外團夥的利益聯手劫掠國家的剝奪。這批傢伙的境外盟友,從蘇俄與西方之間,反反覆覆,變來變去。加入北約,對於改變貧困與不民主的政權,一點作用也沒有。要贏得真正的自決,必須嚴拒任何外來的干涉。

魯迅:空喊「和平、反戰」,不過是霸權的「幫閒」與「幫兇」

3 年前 / 0

我想,凡是真正尊重別國的獨立自主的地位,並真心實意力促俄烏談判的國家和個人(而不是一邊送著槍炮一邊鼓動對立、高喊人權的偽君子),才是廣義的「救人者」。否則,不過是魯迅所說的「幫閒」與「幫兇」。無論他們的「和平」、「反戰」口號喊得多麼響亮,都是世界霸權結構下的「幫閒」與「幫兇」罷了。

冬奧後的世界:不可低估拜登搞砸事情的能力|對話空間

3 年前 / 0

全世界都知道,拜登把從阿富汗撤軍的事搞砸了。近期公開的資料顯示,那是他不肯聽從五角大廈的建議,自己作出的決定。拜登杯葛冬奧,毫無疑問,是他搞砸事情的另一個傑作。

從烏東衝突看台灣宣佈獨立的時機|時事快評

3 年前 / 0

與烏東危機中誘使俄羅斯出兵的籌碼不夠有力相反,台海危機中引發兩岸兵戎相見的殺手鐧肯定是台灣宣布獨立。而不得不遺憾地說,當美國需要再來一場別人的戰爭,以解決美元霸權的存續問題時,不管你我願不願意,台灣都會被綁上宣布獨立的火藥堆上,為美國打一場親痛仇快的戰爭。這就是烏東危機能夠給兩岸最重要的他山之石。

第 13 頁,共 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