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比美國大選更嚴重的國際大事:法國斬首事件後的兩個世界衝突

4 年前 / 0 comments

一位法國中學歷史老師,因為在教室列舉了一幅諷刺漫畫,遭到宗教極端分子斬首。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學校附近遇害。斬首惡性事件後,法國痛下決心,開了這個頭,其他歐洲國家,同氣連枝,幾乎沒有選擇餘地,肯定會支持法國,並效仿法國的舉動。兩支大軍,一個是中東國家,後面還有穆斯林世界;一個是歐盟,甚至是整個西方。這是文明的衝突嗎?不知道。但確實是兩個世界的鬥爭。

川普為何急於從阿富汗撤軍

4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目前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部隊應於今年耶誕節前撤回美國。美國國防部對此回應稱,並未收到正式的撤軍計畫和命令。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川普出於選舉考慮急於從阿富汗撤軍,但在塔利班襲擊阿富汗安全部隊事件仍時有發生的情況下,美軍短時間內從阿富汗完全撤離並不現實。如果失去美軍支援,阿富汗安全部隊將變得更加無力,而塔利班可能因此在一些問題上表現出更強硬的立場。

【犇報專題】中東新局,還是亂局?

4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美國、以色列和巴林發表聯合聲明,以色列與巴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巴林由此成為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近期同意與以色列建交的第二個阿拉伯國家。分析人士認為,巴林加入以色列的「朋友圈」有沙烏地阿拉伯因素,更離不開美國的撮合。為提振選情,川普政府近期頻頻遊說阿拉伯國家,促使其轉變對以色列態度。隨著阿拉伯國家接連同意與以色列建交,巴勒斯坦問題重要性讓位於伊朗問題這一中東格局的變化趨勢越發明顯。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秘密對話」

4 年前 / 0 comments

近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表示,以色列目前正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就關係正常化問題展開「秘密對話」。包括美國高官在內的以美兩國代表團計畫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三方將就鞏固以色列和阿聯酋關係正常化進行會談。大環境的變化使阿拉伯國家開始與以色列走近,但巴勒斯坦問題、民間隔閡等因素,讓這些國家對實現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持謹慎態度,美國推動雙方關係正常化則有其自身考量。

以色列與阿聯酋 一紙和平協議激起一片紛爭

4 年前 / 0 comments

以色列與阿聯酋13日在美國斡旋下達成和平協議,同意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雙方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式簽署雙邊協議。雖然阿聯酋方面稱,該協議將讓以色列停止「吞併巴勒斯坦領土」,但巴勒斯坦方面指責該協議是「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促成以阿兩國和解,意在為自己競選連任提供助力。以色列未來可能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緩和與其他海灣國家的關係,而巴勒斯坦顯然並不樂見這種局面。未來,巴以困局可能更加難以破解,中東局勢也將更加複雜多變。

【犇報專題】伊核協議與中東困局

4 年前 / 0 comments

在歷史的長河裡,5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對於渴望中東和平與地區穩定的人們來說,5年的磕磕絆絆乃至「開倒車」無疑是煎熬,早日回歸正軌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心願。伊核協議來之不易,5年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只有堅持多邊主義與政治外交解決方案,才能有效緩解緊張局勢,促進地區和平與安全。

送油又送糧 伊朗、委內瑞拉共抗美國制裁

4 年前 / 0 comments

一艘裝載食品的伊朗貨輪已經抵達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這是繼5艘伊朗油輪為委內瑞拉「萬里送油」後,伊朗再次向委施以援手。分析人士指出,伊委因遭美國打壓而靠近,兩國間近來一系列互動正在美國的「制裁大幕」上劃出破口。

以色列併吞巴勒斯坦領土計畫啟動

4 年前 / 0 comments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5月19日深夜宣佈,從即日起,巴勒斯坦停止履行與美國和以色列達成的所有協定,以及基於這些協定的所有義務,其中包括安全義務。分析人士認為,巴勒斯坦此番表態意在表達對以色列執意推進吞併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部分土地計畫的強烈不滿,但停止履約能否真正執行、收效又會如何則仍有待觀察。

【犇報專題】土耳其入侵敘利亞的背後

5 年前 / 0 comments

長期以來,美國與土耳其在如何看待敘利亞庫德武裝上分歧巨大,美國視其為反恐作戰合作夥伴,土耳其則視其為恐怖組織。有美國媒體直言,此次美軍撤離相當於給土耳其攻入敘利亞打擊庫德武裝「開綠燈」。

國際社會認為ISIS首領之死不代表「伊斯蘭國」被消滅

5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總統川普27日宣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已在美軍在敘利亞的一次軍事行動中自殺身亡。國際社會認為,巴格達迪之死雖是打擊「伊斯蘭國」的一大進展,但這一極端組織並未因此被消滅,全球反恐局勢依然嚴峻。

第 8 頁,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