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國台辦:4月1日起兩岸旅客不用再提供核酸檢測
自4月1日起,兩岸客運航線執行由雙向要求旅客行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PCR)結果為陰性調整為24小時內抗原(快篩)檢測結果為陰性,由兩岸旅客出入海關時填入健康申明卡。
國台辦:蔡英文如與麥卡錫接觸 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
針對蔡英文擬「過境」竄美並計畫與美眾議長麥卡錫等會面,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9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蔡英文如果與麥卡錫接觸,將是又一起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挑釁,我們對此堅決反對,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
馬英九拜謁南京中山陵 題寫「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
28日上午,前總統馬英九一行拜謁了南京中山陵。祭文宣讀後,馬英九一行集體默哀一分鐘。隨後,馬英九與隨行主要成員進入墓室,憑弔孫中山先生棺槨。在祭堂耳房,馬英九題寫「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以志紀念。
數十個統派政團赴總統府 抗議蔡英文赴美賣台禍台
3月28日在蔡英文以過境之名行訪美之實前夕,由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和數十個統派政團共同發起的「反台獨反介入聯合行動」,號召近200人至總統府前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廣場」進行抗議,發出台灣人民強烈的怒吼,嚴正反對蔡英文赴美賣台、拒絕美台勾連禍台。
為台灣而戰?中國對和平統一有信心,不會隨西方媒體起哄而動搖|海外通訊
英國媒體《經濟學人》繼2021年5月的封面故事將台灣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之後,又於今年3月11日最新一期雜誌,以台海風雲作為封面故事,標題為〈為台灣而戰—新冷戰爆發點特別報導〉。然而中國對於台灣和平統一有一定的信心和定力,不會隨著美西方媒體的起哄,而產生動搖。
宏都拉斯與大陸建交 陸媒:台獨不收手,將有更多斷交潮
3月26日,宏都拉斯與中國大陸正式建交,陸媒《環球時報》表示「宏都拉斯不會是最後一個與台『斷交』的國家」,《紐約時報》則發表評論稱宏都拉斯的決定,是美國在中美洲的「一次挫敗」。目前台灣僅剩13個邦交國。
反戰聲明遭綠營攻擊、網路圍剿 學者重申和平立場呼籲社會對話
近來,由學者組成的反戰工作小組起草一份反戰聲明,遭遇各式言論攻擊,甚至人身攻擊。四位發起學者於2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除公布首波學界與藝文界連署名單,也呼籲政府與民眾一同關注和平議題,促進台灣社會對戰爭議題的理性思辯。
馬英九下周赴陸祭祖、交流 國台辦:大陸方面歡迎
這將是馬英九在2016年5月20日卸任之後首次前往大陸,也是74年以來,台灣首度有卸任總統訪問大陸。有媒體報導稱,倘若馬英九訪問大陸成真,可望再寫下兩岸關係史新的一頁。
當缺蛋都能成為爭議 民進黨的台獨混亂能帶給台灣怎樣的未來?|犇報快評
民進黨政府打造台獨意識形態與控管社會輿論,是操作同套機制壟斷話語權的成果,然而網軍側翼帶風向的代價,是連社會議題都失去討論的能力。這幾年下來,每次台灣缺東西,網軍側翼都會配合民進黨官宣出來混淆視聽,要解決問題總得先正視問題,但這樣從國家到社會到歷史都能混淆的情況下,台灣連面對問題的能力都喪失了,搞得人心惶惶也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