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黛博拉·韋內齊亞爾:誰在領導美國走向反華戰爭?

2 年前 / 0 comments

本文介紹美國不同利益的億萬富翁們,如何跳出短期經濟利益的侷限,在追求共同利益下,以長期戰略視角去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台灣身處中美博弈的最前線,處在最為嚴峻的戰略位置,千絲萬縷無不受到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本文有助窺探美國特色資本主義制度下,為資本利益而驅動的反華戰略的形成過程。

美國德州小學槍擊案已21死 18歲兇嫌先殺祖母再闖校園

2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尤瓦爾迪市當地時間24日中午時分發生小學槍擊事件,死亡人數升至21人,其中包括18名兒童,3名成人,此次受害學童的年紀介於7至11歲之間。槍手確認為居住在當地的18歲美國人。槍手在前往小學作案之前,先開槍射殺自己的祖母。

東盟華盛頓特別峰會:預期很高,但成果有限|海外通訊

2 年前 / 0 comments

東盟希望的是各大國都能關照其利益。向其提供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幫助和支持,實現雙贏、多贏,而不是將本地區作為戰場。美國關於這次峰會需要回答的一個最大問題是:拜登政府能否擺脫僅僅從與中俄戰略競爭的棱鏡來看待東南亞,這恐怕是東盟所需要的。華盛頓應該傾聽東盟國家的心聲,而不是一味醉心於零和博弈,把東盟當做「你上我下」的蹺蹺板。

「亞洲共同行動」發國際聲明 反對拜登訪韓日升高東亞緊張情勢

2 年前 / 0 comments

聲明並指出美日帝國主義試圖通過「中國威脅」來強化他們在東亞和亞太地區的軍事態勢。表示亞太地區人民堅決反對拜登訪韓日,以及舉行QUAD峰會會議。這些是加強美日帝國主義在該地區控制的最新努力。它將升高政治和軍事緊張局勢,並為該地區人民帶來進一步的壓迫。

這座博物館現代堂皇 卻蓋不住美國迫害印第安人的黑歷史

2 年前 / 0 comments

用美國印第安部落立岩蘇族主席戴夫·阿爾尚博的話說,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種族滅絕和資源劫掠的規模有多大?數字說話:1887年至1933年,印第安人被奪土地達9000萬英畝(約合36.42萬平方公里);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印第安人數量從數百萬驟減至25萬——兩個冷冰冰的資料背後有多少血淚故事?細思恐極!

槍支暴力!槍支暴力!一場源自美國的人造「大流行」

2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人的發家史就是一部槍戰史。近年來,美國民眾的不安全感隨著社會治安惡化、種族矛盾激化、警察暴力執法等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民眾只能擁槍自保,與槍支有關的暴力事件此起彼伏。2021年有約4.5萬名美國人死於槍支暴力事件,成為美國槍支暴力史上最致命的一年。

普京逆襲積重難返的美國:非同小可的五百年大變局

2 年前 / 0 comments

歐洲人擁有非常多的優點,但是,他們的歷史告訴我們,他們打起仗來非常殘酷,不懂得適可而止,這次的烏戰可能也難逃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在掌控世界命運五百年之後,白人很可能要就此主動退出領導世界的地位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他們會不會突然產生自覺,警覺,驚醒,而懸崖勒馬呢?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劣跡斑斑,我們不會對此默默接受|犇報看影音

2 年前 / 0 comments

5月7日,中國外交部網站發佈〈關於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些事實清單〉,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簡稱NED)提出五項指控。對此,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隨後在《觀察者網》的網路頻道【逸語道破】中指出,這篇文章提出一個觀點:民主對於今天的美國來說是什麼?

中國外交部起底「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細數干預他國內政行徑

2 年前 / 0 comments

長期以來,美國將民主工具化、武器化,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實,煽動分裂對抗,干涉別國內政,造成災難性後果。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作為美國政府「馬前卒」、「白手套」、「民主十字軍」的主力之一,打著「促進民主」的幌子,顛覆別國合法政府,培植親美傀儡勢力,在世界各地留下斑斑劣跡,引發國際社會強烈不滿。

200年來,美國在拉美罪行累累

2 年前 / 0 comments

歷史上,美國的發家史也是拉美國家人民的抗爭史和血淚史。搶佔墨西哥大片領土、強佔古巴、奴役古巴民眾……強取豪奪、武裝干涉與美國「黑手」如影隨形,歷史原罪不容否認。「門羅宣言」中的「美洲體系」實際是企圖將包括拉美在內的西半球置於美國勢力範圍之內,將拉美變成美國「後院」。

第 25 頁,共 5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