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兩字,原來最早出自這件國寶!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明確的文字形式出現「中國」字樣的國寶重器是一尊名為「何尊」的西周早期青銅器。這尊青銅器內側底部鑄有12行計122字的銘文,其中有一句「余其宅茲中國」,意思是「我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
浙江溫州朔門古港,發現數十噸北宋晚期瓷片堆積
浙江龍泉瓷器是古代中國重要對外貿易品,此次發現證明,龍泉瓷器當時主要從溫州港出口。它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遺址中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瓷器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貨物,這條『絲路』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海上瓷器之路』。
二里頭遺址具王都格局的重大發現,從確定一段圍牆開始
二里頭遺址嚴格方正的都城規劃制度、居葬合一的佈局結構,同宮城宮室制度、青銅禮樂制度等一起,為商周以及後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礎,體現了二里頭文化、二里頭王國在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開創、引領作用。這是二里頭都城佈局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突破。
震撼!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有這些新成果
日前,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公布多項取得的考古成果,截至目前,這次發掘共清理出陶俑220餘件,陶馬16匹,戰車4乘、鼓2處、鼓槌1處,漆盾1處、籠箙3處,發現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共計千餘件組。
李庚香:黃河文明緣何獨一無二?
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骨骼與主體,記載著早期中國從部落到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從國家到天下、轉型中國從危亡到再生、創新中國從崛起到復興的全過程,其最大和最本質的特點是「不斷裂」,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曹操高陵重要發現!北宋時期為曹操陵設置守陵戶
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曹操高陵西側發現的宋元時期建築基址,可能是北宋時期為曹操高陵設置的守陵戶所在。考古出土遺物特徵變化情況也表明,此處疑似守陵戶的建築在北宋到金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到金代可能被用作公共娛樂活動場所。
200秒,看懂2000年前「都江堰」是如何引水的?|犇報看影音
公元前316年秦國攻滅巴蜀後,想把四川盆地打造成超級糧倉,但能提供成都平原供水的岷江,作為一條最高海拔落差270公尺的懸河,經常在豐水期暴漲,讓成都平原遭受洪水衝擊。歷史上秦國遂派水利工程專家李冰父子前去治水。大陸「三維地圖看世界」頻道,透過三維地圖詳解李冰父子如何在古代以天人合一的思維,透過當時的工程技術興建都江堰,還形成能二次泄洪的飛沙堰,讓岷江在豐水期及枯水期都能穩定供水。
秦始皇兵馬俑考古新突破:初步釐清秦軍軍陣排列規律 新發現220餘件陶俑
陜西省文物局12日發布了2022年度陜西重要考古發現,其中秦始皇帝陵考古發掘又有新收獲。考古工作者對陵園週邊的大型陪葬坑——一號坑進行了持續十餘年的第三次考古發掘,新發現陶俑220餘件,並初步釐清軍陣的排列規律,還明確了秦陵陶俑的製作程序。
顏天祿:鄭和給馬六甲留下了什麼?
回顧歷史,就在鄭和來到馬六甲後的一兩百年間,葡萄牙人就侵占了馬六甲。此後,其他西方殖民者又陸續殖民馬六甲。相比之下,鄭和到馬六甲帶來的不是槍和炮,而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商貿機遇;不是戰火與殖民,而是和平與繁榮。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