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大陸防疫失敗才能證明台灣「成功」?
台灣的防疫工作顯然進入了一個誤區,在宣稱台灣防疫「先知先覺、劍及履及、超前部署」時,又一定要指責大陸防疫失控。彷彿防疫工作在兩岸之間只能有一個成功,而不是雙贏,並且那個成功者只能是台灣。所以,世衛組織說「中國疫情可防可控」,台灣的網軍就要惡言指責世衛組織及其總幹事譚德塞。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如果正如陳建仁之流所希望的大陸疫情也失控,台灣還能獨善其身嗎?面對良知的「檢測劑」和人性的「臨床診斷」,陳建仁們應該感到慚愧!
台灣學生或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大學
據陸媒報導,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為幫助優秀台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大學學習深造,大陸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印發相關規定,開放台灣學生或運動員保送大陸大學。有關台灣優秀學生和運動員保送資格條件、資格審核、保送程序等內容,可在相關大學招生網站查詢。
閩南師大年薪兩百萬招台師 「台獨」排除條款引人注目
近日,福建省閩南師範大學針向台灣教師發出「2020年招聘啟事」,招聘條件提出年齡62歲以下具博士學位或具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均可應聘,招聘條件中還設置了一條需認同兩岸統一、無「台獨」傾向的要求,格外引人注目。
「國家級」農民創業園 在大陸種出台灣阿里山的茶綠櫻紅
去年櫻花節期間,茶園接待了60多萬人,今年為了防抗疫情,茶園關閉。在大陸生活了20多年的謝東慶很理解。他注意到,好多人通過網路欣賞永福櫻花,「知名度增加好幾倍」。他說,明年春節期間漳平將舉辦第十屆櫻花節,「期待有百萬人來欣賞」。地處閩西的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成立於2006年,2008年升格為「國家級」。這裡緯度、氣候、產業與台灣阿里山相近,成為台商投資創業熱土,被譽為「大陸阿里山」。
抗「疫」中的台灣女性群像
2019年初,楊昭玲來到大陸工作,成為馬尾區新蓮花社會服務工作中心負責人。今年春節假期,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後,她立即從台灣趕回大陸支援,大年初一就開始上班忙碌。「我很愛我的家人,很感謝他們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雖沒有血緣關係,大陸同胞同樣是我的親人,我一定要在親人最需要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楊昭玲說,疫情面前,更需要兩岸同胞齊心協力,相互扶持。
滯留湖北台灣民眾有望本周內離漢返台
根據目前海基會的消息指出,第三波滯留湖北的台人,將於29、30日2天,從上海包機返台,返台後同樣要到檢疫處所集中隔離14天。之前首波返台247人搭乘中國東方航空返台;第二波361人則由華航、東航各派1班包機。目前最後兩班包機返台是否兩班皆為華航,還是東航與華航再次執飛?仍有待溝通確認。
從大陸內地嫁來台灣內地 陸配Youtuber拍影片介紹兩岸差異
近來Youtube上有位剛起步、訂閱數超過1萬的Youtuber泡麵,她是位從大陸湖南嫁來台灣南投的陸配。個性開朗、樂觀的她,頻道內容以直播翻唱流行歌為主,但泡麵近來也發佈幾支作品,分享自己嫁來台灣後,親身經歷兩岸之間的差異與誤會,以及兩岸民眾如何互相看待彼此。
赴台灣就讀大學的陸生其正當權益應得到合理保障
據瞭解,目前在台灣的大學註冊就讀學歷的大陸學生有8300多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限制大陸居民赴台的措施不斷升級,有關學校也未就陸生返校作出妥當安排。
台灣史的話語權 讀葉榮鐘《祖國河山的一角》
我的父親葉榮鐘一生跨越了日據、國民黨統治時代,留下了不下三百萬字的著作。面對今日台灣當局的「去中國化」,唯有像父親一樣旗幟鮮明的寫下《祖國河山的一角-東北安東的印象》,以「血的共鳴」一語給這些人當頭棒喝,奪回台灣史的話語權。父親的經歷與他苦心孤詣撰寫的三百多萬言就是活生生的一部台灣近代史。期盼兩岸有更多的人能珍視、領受這份文化歷史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