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大單條鐵路年運量突破4.2億噸 確保中國能源穩定供給
2021年,大秦鐵路運量突破4.2億噸,再次保持了世界單條鐵路年運量最大的紀錄。大秦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重載鐵路。它西起大同,東至秦皇島,穿越燕山山脈,途經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兩省兩市,全長653公里,是中國「西煤東運」的戰略動脈。
中國在塔里木盆地新發現億噸級油氣區
中國石化公司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新發現億噸級油氣區。順北油氣田位於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其油氣藏類型特殊,具有超深、超高壓、超高溫等特點,儲層平均埋藏深度超過7300公尺,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油氣藏之一,勘探開發難度大。
大陸「福清核電」6號機組並網發電,年發電能力近100億度
1月1日22時35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成為全球第三台、中國第二台華龍一號並網發電機組。據介紹,每台華龍一號機組裝機容量116.1萬千瓦,年發電能力近100億度,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
日產171噸,中國頁岩油商業產能實現戰略性突破!
中國石化發佈消息,勝利油田濟陽頁岩油勘探取得多點突破,其中,樊頁平1井峰值日產油171噸,創中國大陸頁岩油單井日產最高紀錄,展示了該地區良好的勘探開發前景,標誌著勝利油田頁岩油實現商業產能的戰略性突破。
中國多地限電的背後:「燃煤之急」何解?
當前中國煤價處於歷史高位,每發一度電都在虧錢,儘管動力煤中國基本實現自給自足,進口煤占比很小,但供需平衡緊張時,價格還是會受影響。中國主要的煤礦企業是國企,因此釋放產能比較容易,除鼓勵增加產能外,也會對高耗能產業提出一定限制,減少需求壓力,確保民眾用電需求。
中國大陸在生產旺季搞拉閘限電,到底怎麼回事?
運動式「減碳」已被大陸政治局會議點名批評,如不糾正,後患無窮。平時不作為,臨近考核搞層層加碼、玩命突擊;平時高喊「綠色發展」口號,實際工作中卻一再追逐短期效益,這暴露出一些地方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偏差,對綠色低碳轉型的謀劃不積極。
儲量超千億立方公尺!中國首個自營深水氣田「深海一號」全面投產
「深海一號」大氣田距海南省三亞市150公里,於2014年被勘探發現,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公尺,最大水深超過1500公尺,最大井深達4000公尺以上,是中國迄今為止自主發現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氣田。
世界第二大!讓中國實現「西電東送」的白鶴灘水電站
6月28日,全球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首批2台機組投產發電。2022年7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後,白鶴灘水電站將成為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三峽電站又創一項世界紀錄!
截至11月15日8時20分,三峽電站2020年已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031億千瓦時,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於2016年創造並保持的1030.98億千瓦時的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