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話空間

【方遠觀點】台灣與沒有歷史的人

3 年前 / 0

「台灣鐵道之父」究竟掛在誰的身上,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歷史之中找到主體性。包括日本學者、皇民作家都不會如此貶低劉銘傳了,當代開口閉口把「台灣主體性」掛在嘴邊的台灣人,竟把劉銘傳批鬥得一文不值。歷史在當下的台灣莫不被顛倒了過去。恥政、死政、「殖民地肯定論」的鬼話,這些台灣前輩眼中的日本殖民統治本相,無不成了「美好的年代」。這就是「台灣與沒有歷史的人」的悲哀。

「第三世界」勞動主體的試探——《無主之子》觀後

3 年前 / 0

「第三世界」的文本再度提醒我們,主體的支配與反抗仍然從屬於資本再生產與主權治理的雙重邏輯中。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不會將劇中對於身份認同的追問膚淺地理解為某種身份政治的敘事。「無主之子」並不是一個選擇是/否的命題,而是一個無法「生成」(becoming)的問題:生成女兒、生成丈夫、生成父親——生成「臺灣人」。

520之後:勿讓「和平」成為稀缺物

4 年前 / 0

依靠「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謊言,而不是依靠「台灣人還要不要做中國人」的權衡選擇,還能夠讓政權偏安海島上多久?如果要等到兩岸民意、民心的仇恨對撞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才發現「和平」是一種稀缺物,就不是貴黨立委蔡易餘玩火式提案,見苗頭不對把頭縮回來當烏龜能夠收拾的了。

勿謂言之不預:這一次改名,絕不能再失敗

4 年前 / 0

眼前,民進黨政府開始以各種理由推託,包括中國航線、更名成本、航權重簽。在台灣已經有過許多成功改名的經驗之前,各種不能改名的藉口都是蒼白無力的。勿謂言之不預。面對全球疫情的蔓延,台灣這一次改名,絕不能再失敗。不要說台灣人沒有事先警告你,改不成蔡英文就下台。

譚德塞是不是中國傀儡?

4 年前 / 0

在譚德塞在記者會上稱自己收到來自台灣的岐視和恐嚇之後,以民主自由為傲的台灣、被喻為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的台灣人,有給過譚德塞一個道歉嗎?沒有,他們只說:譚德塞你都看不見中國對我們的打壓。嗯,所以這樣就可以繼續侮辱中國人和黑人。這,就是民主自由。

只有大陸防疫失敗才能證明台灣「成功」?
陳建仁引用錯誤資訊令人遺憾

4 年前 / 0

台灣的防疫工作顯然進入了一個誤區,在宣稱台灣防疫「先知先覺、劍及履及、超前部署」時,又一定要指責大陸防疫失控。彷彿防疫工作在兩岸之間只能有一個成功,而不是雙贏,並且那個成功者只能是台灣。所以,世衛組織說「中國疫情可防可控」,台灣的網軍就要惡言指責世衛組織及其總幹事譚德塞。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如果正如陳建仁之流所希望的大陸疫情也失控,台灣還能獨善其身嗎?面對良知的「檢測劑」和人性的「臨床診斷」,陳建仁們應該感到慚愧!

難容.南榕

4 年前 / 0

據聞東吳大學有個紀念鄭南榕先生的社團「難容社」,近日把一份立場親近大陸的報刊《兩岸犇報》認定為「統戰刊物」,並指稱這份「中國大外宣」在校園「分化台灣」。紀念「南榕」的「難容」社,卻把自己變成了「難以包容」?如果鄭南榕活在當下,以他兼容統派的做法,會不會也被「難容社」列入「難容」的黑名單呢?

分裂時代的中國:出現一國多國且都號稱中國

4 年前 / 0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在該書開端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謂道盡中國歷史的滄桑與規律: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佔有中原,號稱正統政權,面對偏安一隅的蔡英文政府以中華民國台灣自居,或許還未脫去中華或中國二字,但是否違反《反分裂國家法》?北京政府究竟還能容忍多久,尚待密切觀察。

從「同學」到「同志」:陳明忠先生對我的質問

4 年前 / 0

陳明忠先生說過,「沒有關係,大形勢是擋不住的,我已經知道,統一不成問題」。他沒有遺憾地遠行了,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這一年,光榮地完成了生命最後的鬥爭。陳さん,永別了,但您所見證的一切、您所走的道路,仍然不斷地質問著我,質問著台灣人……

作家楊渡:《返校》體現台灣當代對歷史的無知與錯亂

4 年前 / 0

潛心研究台灣史的知名文學作家楊渡,在中時電子報上發表對電影《返校》的評論,楊渡在文中感嘆說道面對這狡猾的時代,你會像看完《小丑》一樣,只會為這歷史的無知、錯亂,深感悲傷。

第 9 頁,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