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中國未來五年航太計畫:建成中國空間站、國際月球科研站、火星採樣返回
全面建成並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完成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研製發射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28日,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第五部航太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太》,以建設航太強國為主線,介紹未來五年中國航太重點。

全面建成並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完成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研製發射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
28日,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第五部航太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太》,以建設航太強國為主線,介紹未來五年中國航太重點。
未來五年看點多

白皮書顯示,未來五年,中國航太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開啟全面建設航太強國新征程。
航太運輸系統方面,將持續提升航太運輸系統綜合性能,加速實現運載火箭升級換代。推動運載火箭型譜發展,研製發射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大推力固體運載火箭,加快推動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研製。持續開展重複使用航太運輸系統關鍵技術攻關和演示驗證。面向航班化發射需求,發展新型火箭發動機、組合動力、上面級等技術,拓展多樣化便利進出空間能力。
載人航太方面,將繼續實施載人航太工程,發射「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巡天」空間望遠鏡以及「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全面建成並運營中國空間站,打造國家太空實驗室,開展太空人長期駐留、大規模空間科學實驗、空間站平台維護等工作。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穩固載人探索開發地月空間基礎。
深空探測方面,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完成月球極區採樣返回,發射「嫦娥七號」探測器、完成月球極區高精度著陸和陰影坑飛躍探測,完成「嫦娥八號」任務關鍵技術攻關,與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繼續實施行星探測工程,發射小行星探測器、完成近地小行星採樣和主帶彗星探測,完成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關鍵技術攻關。論證太陽系邊際探測等實施方案。

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持續開展空間探測活動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基於各自現有計劃和發展規劃,聯合發起的重大工程合作專案,將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上建設科學實驗設施,開展多學科、多目標的科研活動,包括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觀測、基礎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等,長期自主運行,遠景有人參與。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介紹說,中俄還將牽頭聯合建設月球及深空探測資料中心,未來邀請各國科學家開展探測資料及月球樣品的聯合研究,推動人類對月球及宇宙的認知。
「科學的光芒照耀人類的前進方向,科學的進步和發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源泉。」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表示,未來中國將持續開展空間探測活動,探索太陽系及其天體演化、太陽活動的爆發機制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社,記者:胡喆、張泉、宋晨、李恒
【您可能有興趣】
‧ 中外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銀河系超強磁場新天體!
‧ 美國剩4套艙外航天服,超期服役25年!花10億美元還造不出新的?
‧ 看到中國空間站「時尚、寬敞」,美媒:時代變了!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身穿自主研發「飛天」航天服
‧ 中國空間站的機械臂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