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博物館裡講故事的人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05-20 18:11:02 /
摘要:

「一座博物館有了講故事的人就有了靈魂。我的工作就是將歷史久遠的文物通俗化演繹,這樣歷史離人們就不遙遠了。」41歲的董寶厚已經在遼寧省博物館工作了近20年,他所在的學術研究部主要負責書畫類文物的研究。但他更喜歡稱自己是「講故事的人」,文物在他的講述下,仿佛「活」了起來;經他講過的文物,也「火」了不少。

xxx董寶厚在講解《虢國夫人遊春圖》背後的故事。(圖/受訪對象提供)

「一座博物館有了講故事的人就有了靈魂。我的工作就是將歷史久遠的文物通俗化演繹,這樣歷史離人們就不遙遠了。」董寶厚說。

41歲的董寶厚已經在遼寧省博物館工作了近20年,他所在的學術研究部主要負責書畫類文物的研究。但他更喜歡稱自己是「講故事的人」,文物在他的講述下,仿佛「活」了起來;經他講過的文物,也「火」了不少。

走進董寶厚的辦公室,裡邊堆滿了書、畫冊、歷史資料……董寶厚告訴記者,他小時候喜愛畫畫,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專業畫家。但隨著不斷學習和實踐,他反而更癡迷於對藝術史的研究,喜歡把其中的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然後講給別人聽。

2002年,董寶厚進入遼寧省博物館工作,主要負責整理書畫類文物資料。遼寧省博物館館藏豐富,現有館藏文物近12萬件/套,《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夏景山口待渡圖》等均是其中瑰寶。作為一個學習書畫鑒定的學生,能夠與這些國寶級的文物朝夕相處,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然而,他並不滿足一個人暢遊在豐富的文物世界裡,他想讓更多的人讀懂文物,走進博物館。從博物館裡的書畫研究人員變身熱衷講故事的博物館人,這一轉變要從2008年說起。

2008年,博物館開始免費向公眾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博物館,明顯感受到了博物館的職能變化。董寶厚說,博物館要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才會有人願意走進來。「我們光研究文物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將研究的內涵表達出來,讓公眾看懂。」

「中國是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這不僅需要文字記載的支撐,也依靠於實物的證明。」董寶厚說,通過展覽的形式,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得以呈現,「策展就是一個講好故事的過程,讓觀眾看完展覽之後能夠形成自己的見解」。

去年,遼寧省博物館推出的「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展出了100件與唐代有關的珍貴文物藏品。展覽期間,有兩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史專業學生,在日本休假時聽說中國遼寧正在舉辦「又見大唐」展覽,特意買機票來此領略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藝術……

作為「又見大唐」展覽的負責人,董寶厚說,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為展出的「明星展品」多,另一方面是他們的故事講得多。

為了將文物承載的歷史資訊和藝術價值更好地傳達給觀眾,董寶厚及團隊人員在對文物的解讀上頗下了一番功夫。

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珍品《萬歲通天帖》,又稱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是王羲之等七人十帖的唐摹書法精品。董寶厚說,過去我們只關注了《萬歲通天帖》唯美的晉人書風,但這些書法作品講的是什麼內容,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

「為了兼顧不同觀眾的需求,我們用現代白話文形式,對帖上的文字進行了重新釋讀。」董寶厚說,通過釋讀,觀眾瞭解了王羲之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對姨母去世的牽掛……鮮活的故事內容引導著觀眾重新認識這些書法經典。這也是讓文物「活」起來的一種方式。

在《簪花仕女圖》展出時,董寶厚及團隊人員抓住唐代女性眉毛這一細節,總結出唐代289年曆史中不同女性、不同時期的眉毛樣式。董寶厚說,觀眾通過瞭解唐代的女性妝容,可以感受到這一時代開放包容的社會風尚,從而更加深刻地瞭解此種社會風尚背後的大唐盛世。

董寶厚說,文物本身就承載了一段歷史記憶,以文學等方式加以講述,「可以縮短與公眾的距離,也通過一個個故事承載並延續人類的記憶」。

◎新華社瀋陽訊

【延伸閱讀】
520之後:勿讓「和平」成為稀缺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兩岸最美的風景是互助,而不是仇恨
勿謂言之不預:這一次改名,絕不能再失敗
參加世衛大會?美國再度拒絕台灣之後
政黨法實施,人民將淪為政治菁英選舉動員的工具
美元量化寬鬆,救得了金融市場恐慌救不了美國經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