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新試點:養老管家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準
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由於生活習慣等原因,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養老管家採取就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養老管家針對老人的身體情況、精神狀況、既往病史評估每位老人的整體情況,為每個人制定一份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方案。
清晨5點,家住北京市昌平區的小夥兒昌浩早早起床,奔赴20多公里外的穆堃來老人家。他要陪同老人一起去醫院,為第二天的眼部手術做好術前檢查。
穆堃來今年92歲,因兒子在國外,家裡雇傭一位保姆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最近,保姆因故要回老家,「我正不知如何是好,社區工作人員幫我聯繫到了這位養老管家,這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他說。
根據穆堃來的需求,身為北京健康養老集團養老管家的昌浩為他找到了一位「升級版」護理員陳姣娟,不僅能照顧穆堃來的飲食起居,還能為身體失能的老人進行康復訓練。隨後,昌浩多次陪同穆堃來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他們也逐漸熟絡起來。
預訂車輛、路上陪同、掛號費、協助檢查……由於穆堃來無法獨立行走,昌浩和陳姣娟不時要抬起老人就診,一整套流程下來需要大半天時間。
臨近中午,結束了檢查的一行人回到老人家中。陳姣娟忙著給穆堃來做飯。「今天還吃麵片,你做得很好吃。」穆堃來說,有了養老管家,不僅自己舒心,在國外的兒子也放心。
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由於生活習慣等原因,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
昌浩與老年人打交道已有近8年時間。2014年開始他先後做過老年旅遊專案諮詢、養老服務驛站站長等工作,現在他是北京市近日啟動的就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試點中的養老管家。
養老管家是北京市民政局依託北京健康養老集團在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創新完善養老服務模式試點進行的新探索,旨在系統設計和構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化運營的養老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和養老服務有效供給體系。
「雖然養老服務供應商遍佈全市,但目前居家社區養老尚未形成覆蓋『床、護、助、餐、醫、康』的一體化、普惠型的市場供給和保障體系。」北京市民政局養老工作處處長郭漢橋表示,希望通過養老管家這個中間環節的對接,讓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的養老服務。
試點計畫對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合理訴求「有求必應」,涵蓋生活照護、康復服務、心理指導等7大類、98項服務清單,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收入水準、服務需求等,提供全方位定制化個性化服務。
在價格方面,諸如穆堃來等享有北京市高齡津貼、失能補貼的老年人,可直接將政府的相關補助用於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就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試點實施以來,同為養老管家的陳璽每天都要接到十幾個諮詢電話。其中,老人的身體情況、精神狀況、既往病史等評估人員都會一一記錄在案。「我們將綜合科學評估每位老人的整體情況,為每個人制定一份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方案,將老人以及家屬的需求與養老服務供應商提供的服務一一對應。」陳璽說。
同為多年養老行業從業者,在昌浩與陳璽看來,養老管家服務模式意味著為老年人提供更專業、更為精准的服務,進一步改善以往養老服務市場服務水準參差不齊、專業化程度低等痛點難點。
昌浩說,隨著老年群體的需求愈發多樣,專業服務和醫護人員隊伍逐漸壯大,他將逐步「退居後台」,專心做好老年人日常健康監測、隨訪、需求更新、資源匹配等工作,成為貼心管家。
「我們以居家養老老年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正在努力為老人們探索出市場化、普惠化的養老服務供給模式,讓老年人和家屬們滿意。」郭漢橋說。
◎來源|新華社
◎編輯|歐達善
【您可能有興趣】
‧ 武漢這一社區加裝24部電梯,費用計算方法被專家稱締造典範
‧ 同志養老院 大陸同志對老年生活的暢想
‧ 中國式養老怎麼做?不容小覷的2.5億老年人口
‧ 享年135歲!中國最長壽老人去世,曾說「要為新疆代言」
‧ 她免費為2000多位老人拍照片,背後故事太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