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泓:「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兩岸歷史學者共同編撰史書

By 徐泓 / 2022-02-10 13:40:46 /
兩岸
歷史
摘要: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在操弄「抗中保台」社會氛圍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共用史料」已困難重重,遑論「共寫史書」。對此,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徐泓老師親身力行,提出「為今之計,唯有靠個人努力,暫緩大規模合作,尋求小規模小眾合作」,或許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但也是突破困境的方法。


【犇報編按】

台灣因分離主義意識形態主導社會發展,近三十年來以本土化與教育改革之名進行「去中國化」,不僅大量刪減中國文史地理份量,更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國文課本更大幅刪除古詩詞和文言文。清末中華民族危亡之際,思想家龔自珍便有所言:「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2015年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提出「共用史料、共寫史書」,然而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在操弄「抗中保台」社會氛圍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共用史料」已困難重重,遑論「共寫史書」。對此,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徐泓老師親身力行,響應「共用史料、共寫史書」,提出「為今之計,唯有靠個人努力,暫緩大規模合作,尋求小規模小眾合作」,或許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但也是突破困境的方法。本文是徐泓老師對兩岸歷史學者共同編撰史書的看法與介紹,原刊於2021年10月1日由奉元出版的《重整華夏待後生》一書,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以饗讀者。為方便網路閱讀習慣,在文章段落上多做分段調整,特此告知。


◎作者|徐泓/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xxx閩南師範大學與褔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陳支平教授主編的《臺灣通史》(六卷本),於2021年7月17日全國首發。圖片來源:新華社

最近,閩南師範大學與褔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陳支平教授主編的《臺灣通史》(六卷本)。在此臺灣分離勢力高漲,兩岸關係低迷之際,這部162萬字的臺灣史巨著,以史實闡明臺灣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頗具現實意義。《臺灣通史》是繼2015年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提出「共用史料、共寫史書」之後,兩岸歷史學者共同編撰出版的史書,具有凝聚兩岸人民對中華民族復興共識之效,廣受海內外讀者重視。

清末以來,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除從政治軍事經濟入手外,便是從歷史文化入手,佔領話語霸權地位。倡言中國自古以來,只是一個多元的文化和民族,並非「多元一體」的統一國家。近年來,美、日學者又重拾拉鐵摩(Owen Lattimore)之論,宣揚滿、蒙、維、藏等族及其土地與歷史非中國,沸沸揚揚,欲眾口鑠金,以阻中華一統大業。就連1973年就來北大、復旦念書,向來與中國友好,著作大多在大陸出版中文本的的卜正民(Timothy Brook),也在2016年的《亞洲研究學報》(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5, No. 4)撰文論「大國」「Great States,」,也不同情中國。他說如果現代中國繼承的版圖是明朝,不包括蒙古、新疆、西藏(沒明說臺灣),就沒有今天這麼多麻煩。也就是說今天歐美日等國人對中國敵意,來自民國以來繼承了大清帝國的版圖。

臺灣方面,「台獨」勢力配合國際分裂中國言論,更倡言「臺灣自古以來非中國的領土」,臺灣人的基因非僅閩南人和山地原住民,已雜有荷蘭人、西班牙人和日本人,甚至倡議臺灣為南島民族發源地。蔡英文稱其出訪南太平洋島國是「尋親之旅」,用臺灣「原住民」南向認親,以抗拒「兩岸一家親」。「台獨」更動員學者、教授以「學術」論著、歷史著作和教科書,主導媒體,建構話語體系,宣揚殖民史觀。「荷蘭人來了,臺灣誕生了」(杜正勝語);強調日本統治臺灣帶來現代化,不得稱為「日據」而須稱為「日治」;1945年日本軍國主義者投降,只是「終戰」;臺灣回歸祖國,不得稱為「光復」,而是「淪陷」。

近三十年,自李登輝掌權以來,為徹底改變台灣人民的國族認同,從青少年教育做起,借本土化與教育改革之名,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去中國化」的中學教科書課綱變革。從量變到質變,減少中國文史地理份量,如把中國史刪減至商周到隋唐,篇幅只剩四頁,整個三國魏、蜀、吳全沒了;商以前的中國完全不提;大半的中國史被砍去,明中葉以後的中國史沒了,只是世界史的一部分。最新一版的歷史教科書,中國史已併入東亞史,中國史不見了,卻大講日本明治維新,二十世紀20年代「日治」臺灣有多繁華,對日據時期被殺害的數十萬臺灣人命,卻隻字不提。國文課本也大幅刪除古詩詞和文言文;李白、杜甫以及韓愈、柳宗元、蘇東坡、王安石等被課審委員認定為「封建」的唐宋八大家,大都沒了,卻代以日本人寫的漢文詩。

清末,當中華民族危亡之際,龔自珍提醒國人:「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意為:「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臺灣史家連橫《臺灣通史·序》進一步闡明:「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高抬貴手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處此中華歷史文化危急存亡之秋,臺灣有識之士紛表憂心,如西陵電子創辦人吳思鐘就說:「正當大陸努力恢復中華歷史、文化的教育,民進黨卻刻意於教材的去中國化,阻隔了青少年汲取先聖先賢的智慧。」「使臺灣青少年,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陸無所知,甚至充滿仇視。我不希望我的子女變成這樣。我認為,任何政黨執政,都無權剝奪臺灣青少年對兩岸歷史、文化、血緣、現狀『知的權力』!更不可以對青少年鼓勵台獨,而不告知台獨可能存在的『戰爭風險』。」

xxx2021年7月17日,《台灣通史》(六卷本)全國首發式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圖片來源:閩南師範大學

為捍衛中華歷史文化,不少秉持憂患意識的有識之士,不顧「台獨」勢力的打圧,挺身而出。或在《海峽評論》《觀察》《中國時報》《聯合報》《旺報》等報刊揭穿「台獨」陰謀,或組織同志遊行抗議,或如嘉義大學吳昆財等學者和中學教師組成「高中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推動中華歷史教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或興辦書院,以私人講學形式傳承中華學術經典,如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及弟子的奉元書院、新儒家的鵝湖書院、王鎮華的德簡書院、林穀芳的臺北書院、劉君祖的鹹臨書院、林安梧的元亨書院等。或組織學者編寫理想的文史讀本,在民間推廣中華文史教育,進行「古典自救」,如漢光教育基金會宋具芳董事長贊助,一爐香文化事業公司策畫出版《理想的讀本·國文》及《理想的讀本·歷史》。

民間的中華歷史文化自救運動,無私奉獻,熱情澎湃,但究竟資源與人力薄弱,勢單力孤,難與擁有官方建制機構的「台獨」勢力相抗衡,尤其要做大部頭的歷史研究與著述更是難上加難。所幸2008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期間,雖未能大力撥亂反正,修正課綱,但其緩和兩岸關係的努力,擴大了學術文化與民間宗教團體的交流,稍稍遏阻臺灣去中國化的大勢。有心人士遂乘此有利時機,推動兩岸史學工作者共寫歷史的計畫,2010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建朗所長與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所長發起,推動「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研究計畫,約集大陸學者34位、臺灣學者21位、香港學者2位,撰寫晚清與民國史。

約在同一時間,南京大學資深教授張憲文和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院士張玉法,也策劃統籌組織大陸、臺灣、香港與澳門各地70餘名學者,以專題形式撰寫中華民國史。歷時五年多,《中華民國專題史》18卷於2015年3月出版,《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於2016年6月出版。這兩部兩岸史學工作者合作撰寫的中國近代史與民國史,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出版,象徵兩岸同心抗日,意義重大。2015年7月30日,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要推動海峽兩岸史學界「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共同捍衛民族尊嚴和榮譽。這一提議,立刻獲得國民黨的前後任主席連戰與馬英九的響應,連戰說:「贊同習總書記最近提出,兩岸『共用史料、共寫史書』,相信這不僅將為兩岸史學界開闢新的、廣大的合作領域,也有助於兩岸人民相互瞭解、增進融合。

二十世紀80代後期以來,兩岸學術交流頻繁,「共用史料、共寫史書」早已在學者私人間進行,而且隨著數位化的發展,圖書和檔案更加開放,「共用史料」更無困難。但「共寫史書」,尤其牽涉兩岸敏感政治議題和歷史詮釋的差異,兩岸學者就各有立場。解決之道在靠史料講話,不能以論代史。評價蔣介石,不論是褒是貶,總要拿出史料為證。兩岸學者應各自發揮優勢,不同觀點交織起來,可以拼湊出比較客觀的歷史圖像。對於有爭論的問題,則採「求同存異」原則,學者可維持學術上的不同觀點,但儘量經過討論來說服對方,凝聚共識。

例如對抗戰時期到底主戰場誰在打,臺灣學者寫的《中華民國專題史》初稿中,抗日正面戰場表述比較多,敵後戰場基本沒有涉及。大陸學者便提出史實,說服臺灣學者補充敵後戰場論述。至於《中華民國專題史》為何只寫到1949年,臺灣學者就頗有意見,主編張憲文解釋說:「這不是學者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作為學者不爭論,爭論也沒有結果。未來怎麼辦,以後再說。」「歷史研究是分段的。有人研究1949年以前,有人研究1949年之後的大陸,有人研究1949年之後的臺灣,未來,這幾塊是要合併在一起的。如何合併,是後人的事。」

張憲文的解釋雖不盡如人意,但仍得到兩岸學者的一致認可。史料導航,還原歷史真相,以史實事證支持史論,對於有爭論的問題,「求同存異」,無法解決的異見,不強求同,留待未來。兩岸合作寫史就要如此,才能進行。做事要有步驟,不強求一蹴即成,踏出第一步最重要,然後逐步推進,時機成熟再大步向前;張憲文和張玉法等主其事的想法與作法,務實可行。

近五年來,民進黨全面執政,各歷史教學與研究機構亦大多為支持民進黨者掌握,在研究項目申請和職稱評審上,有相當大影響力,令人頗生「綠色恐怖」之懼;青壯學者多不敢對其「去中國化」政策表態,遑論參加大陸大學與研究機構主持的兩岸「共寫史書」計畫。如今政治環境沒有改變,又逢新冠肺炎疫情,兩岸學者前往對岸查找檔案與圖書資料「共用史料」,已困難重重,遑論「共寫史書」。

突破困境,為今之計,唯有靠個人努力,暫緩大規模合作,尋求小規模小眾合作,通過互聯網,共用史料,以網上視訊會議,討論寫史相關問題,或許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個人參與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主編兩岸學者合作的六卷本《臺灣通史》及南開大學何孝榮教授「總結和評估2018年中國的明史研究」專案,最近又與廈門大學歷史系劉婷玉副教授共同進行一個校釋《明史紀事本末》的項目,來響應「共用史料、共寫史書」。總期後繼有人,為兩岸合作寫史,共擁民族記憶,重建與鞏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而努力。

xxx

◎本文原刊於《重整華夏待後生》(2021年10月1日,奉元出版),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

【您可能有興趣】
馬臻:薦讀戴國煇的《台灣與台灣人》,從中求索真正的台灣「主體性」
「寫在人間」的呂正惠和台灣統一之思
用動畫學課本沒教的歷史?中國最成功的和平外交,鄭和下西洋
銘傳大學是哪個銘傳?當年他絕對是台灣最狂沒有之一
鄭鴻生:誰會是幕後藏鏡人?「日裔台灣人」傳言解謎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