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文:俄烏戰爭離結束不太遠了

摘要:

馬克宏此次訪問美國,是帶著歐洲的怨氣去的,所以他下飛機時,才一臉的不開心。經過和拜登的溝通,拜登願意做出一些讓步,比如對俄烏戰爭開啟和談。畢竟俄烏戰爭的本質,是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爭,只要美國喊停,烏克蘭一定不敢打下去。

xxx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為來美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歡迎儀式。圖源:中新社

2022年11月29日晚上,法國總統馬克宏,帶著比他大24歲的夫人,乘機抵達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進行三天的國事訪問。

這是拜登上任以來,第一次以國事訪問規格接待外國領導人,為此在白宮南草坪,為馬克宏舉行了歡迎儀式。

馬克宏上次過來,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年是2018年,美國總統還是川普。

這次訪美因為恰逢世界杯和中國不斷發生大事件,並沒有引起世界媒體的特別留意,大多數新聞欄目也沒有將其放在頭條位置。

馬克宏落地美國後,我瞄了一眼電視新聞,看到他一臉凝重地走下飛機,臉上看不到任何喜悅。

當時就感覺哪裡不對勁。

事前各路媒體,都說馬克宏是去談能源和貿易問題的,主要還是不滿美國的《通貨膨脹法案》,帶了份歐洲各國的清單,要去找美國討個說法。

美國8月通過的價值437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在中國國內並沒有受到多大關注,但在歐洲卻引得各國人人喊打,日韓也站在一旁吶喊助威。

法案裡的680億美元是醫療補貼,跟歐洲無關,但剩下的3690億美元,取了個「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投資」的大標題,說人話就是補貼美國電動車產業,一輛補貼7500美元。

補貼電動車不是好事嗎?歐洲跟日韓鬧什麼呢?

因為法案規定,必須是在美國生產的電動車,才能拿到7500美元的補貼,這就嚴重威脅到歐洲的汽車產業,是強迫歐洲和日韓的汽車公司搬到美國本土去生產電動汽車,將會給歐洲和日韓帶來大量失業問題。

11月24日,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和德國經濟部長兼副總理哈貝克在巴黎開了兩天會,一致同意我們兩國先不吵架了,專心對付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必須趕緊保護歐洲工業。

勒梅爾屬於法國右派共和黨人,哈貝克是白左綠黨,有點像是美國在德國的乾兒子,專替美國辦事,現在這兩個政治觀點不合的人走到一起,而且德國綠黨居然反對美國法案,說明這事動了歐洲國家的核心利益。

畢竟汽車工業是全世界鏈條最長的產業,一家車企能拉動幾百家一級供應商和上千家其他供應商,關係到歐洲大量人口的就業問題,所以這次歐洲的反應相當激烈。

但因為這事跟中國真沒什麼關係,咱們電動車產業正搞得熱火朝天,所以我們這邊的新聞都沒怎麼報導這件事。

11月29日馬克宏訪美,全世界媒體都認為他就是衝著這件事去的。

xxx法國總統馬克宏(前排左二)伉儷赴美進行國是訪問,與美國總統拜登(右二)夫婦在白宮相見歡,並向大眾揮手致意。圖源:翻攝自拜登臉書

想不到馬克宏除了談貿易,還打算另外搞個大新聞。

談正事的時間並不多,馬克宏這一程要參觀阿靈頓軍事公墓,要去曾經的法國殖民地新奧爾良,還要吃那種慢吞吞的歡迎國宴,談正事的時間,大概也就半天。

很多大公司出差也這樣,談事半天夠了,其他時間都在公費旅游。

重點談事時間放在12月1日,雙方一共談了三個小時。

談完後,拜登主要說了兩件事,一是美國將對《通脹削減法案》做出調整,關於調整的具體細節,並沒有公布。二是表示自己對與普京談話做好了準備,正在考慮如何結束這場衝突,但普京還沒有這個打算。

先說第一件事,歐洲和日韓再生氣,估計只會改細節,難以改大方向。

我看世界各媒體的分析,法國從一開始,就不太指望讓美國重新考慮這項立法,更不可能搞定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馬克宏主要是去訴苦兼表達憤怒,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最有可能讓法案對某些公司或行業做一些微調,或者從天然氣合同以及俄烏戰爭中讓美國做一些讓步。

至於第二件事,這是拜登主動發出善意,認為可以跟普京談判,停止俄烏戰爭,這種態度的轉變十分關鍵,我認為俄烏戰爭到達一個關鍵轉折點,離戰爭結束不太遠了。

xxx2022年10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梁贊鎮外的西部軍區動員預備役人員的軍事訓練中心,並會見士兵。圖源:外媒

這應該是這次馬克宏訪美最大的收獲。

既然無法改變《通脹削減法案》,那至少要讓俄烏戰爭對歐洲的傷害止損,多少也得拿點利益回歐洲給大伙一個交待。

我認為歐洲在這次戰爭中,已經十分疲憊,十分十分疲憊。

11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公開講話中,說烏克蘭有10萬軍人和2萬名平民死於俄烏戰爭,這件事的具體經過我另寫文章單獨分析,總之我看了各媒體的報導又做了對比分析,我個人判斷馮德萊恩說的數據不太準,但不會差太遠。

出於烏克蘭的抗議,馮德萊恩將自己暴露數據的視頻進行了剪切,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說出了類似的數據,原話是「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傷亡人數超過10萬,而烏克蘭軍隊的傷亡人數差不多在類似水平。」

但米利並不給烏克蘭面子,堅決不收回自己說過的話。

北約參戰方很不耐煩再打下去了,否則不應該在公共場合,兩位高級別人員說出同樣的話來。

烏克蘭一直對外宣稱,這次戰爭他們共傷亡1.7萬人,俄軍共戰死8.8萬人;而俄方宣稱俄軍陣亡6千人,烏軍陣亡6萬人;BBC則認為俄軍共陣亡1.2萬人左右。

烏克蘭有這麼大的傷亡,是因為俄軍換蘇洛維金掌管戰局後,現階段改變了打法,以消耗烏軍的有生力量,和打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為作戰要點,重點打擊發電廠、發電站、水電站、變電站、輸電線路設備,以打斷烏克蘭的戰爭潛力。

11月26日,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防務專家格蘭德說,烏克蘭一天的炮彈使用量,是阿富汗的一個月或更多,而且還要注意防空。

光今年夏天在頓巴斯地區,烏軍每天就要發射6-7千發炮彈,俄軍每天發射4-5萬發炮彈,而美國每個月只能生產約1.5萬發炮彈,北約30個成員國,有20個已經「非常疲憊」,甚至打算投資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的老舊工廠,為烏克蘭提供蘇聯標准口徑的152MM和122MM炮彈。

俄軍現在是打一點,退一點,不追求占地多少,以接近烏克蘭六倍的炮彈給烏克蘭放血。

蘇洛維金宣稱俄軍有足夠的彈藥跟烏軍對拼,將會不惜一切代價,用熬鷹打法,打到烏克蘭投降為止。

而據米利的原話,澤倫斯基也不再堅持普京下台才能談判,澤倫斯基的條件比以前有所放鬆。

xxx2022年9月14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前往哈爾科夫州伊久姆視察。圖源:外媒

馬克宏此次訪問美國,是帶著歐洲的怨氣去的,所以他下飛機時,才一臉的不開心。

經過和拜登的溝通,拜登願意做出一些讓步,比如對俄烏戰爭開啟和談。

畢竟俄烏戰爭的本質,是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爭,只要美國喊停,烏克蘭一定不敢打下去。

那在拜登首次發出善意後,俄烏戰爭會不會馬上走向結束?

我認為不會,現階段有可能還會爆發更激烈的衝突。

一是跟俄羅斯對上線,需要一定時間,這裡有個緩衝期,馬克宏也說法國現階段將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拜登在跟馬克宏會談後,也明確表示將會跟北約各國領導人商議後再定,也等普京對他發出回應。

二是俄羅斯為了拿到談判的有利條件,肯定願意在戰線上繼續給烏軍放血,給烏軍造成大量傷亡,保持現在的熬鷹戰術,邊打邊退。

短期內俄烏戰爭不會有改觀,但從長線來看,歐洲受不了這沒完沒了的戰爭對他們的傷害,他們主動找到美國要求停戰,在馬克宏跟拜登作出一定的利益交換後,俄烏戰爭終於已露出停戰的曙光。

面對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同時夾擊的地球,終於也即將好好休息一陣。

但是東亞在朝鮮和台海的危機,估計也會在後面接踵而至


【微信公眾號搬運工】兩岸從過去的隔絕對峙,逐漸走向和平往來,然而兩岸資訊因傳播媒介、傳播文化等差異,讓兩岸社會的資訊並不如想像中流通。犇報「微信公眾號搬運工」將微信上新奇有趣的公眾號資訊,以轉載的方式分享給台灣民眾,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相關公眾號,持續追蹤最新資訊。

◎轉載|俄乌战争离结束不太远了
◎作者|
盧克文
◎來源|盧克文工作室

【您可能有興趣】
談談俄烏戰爭涉及的道德責任問題
水秉和:普京能撐多久?不如問北約能撐多久?
普京逆襲積重難返的美國:非同小可的五百年大變局
烏克蘭戰局分析:當制裁無法逼垮俄羅斯、反倒拖全世界下水
「白紙革命」,最後革了個空虛寂寞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