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協防台灣」若是虛張聲勢的鬧劇,那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

By 新華社 / 2022-01-07 18:06:56 /
兩岸
美國
日本
和平統一
摘要:

去年以來,美日對台海局勢的「關心」驟然升溫,外交上堅持「一個中國」,卻接連鼓噪「台海有事時」,要為「台獨」勢力站台。顯而易見,「挺台」背後另有盤算。然而,美日「協防台灣」是場註定會收場的鬧劇,或許還要上演一段時間,但明眼人都應看到,無論國家大小,炒作危機、窮兵黷武,絕非走出困境的正道,只會讓得來不易的和平再度陷入混亂與災難。


◎作者|孫文竹(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

xxx2021年3月16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左二)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左一)與時任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右二)和防衛大臣岸信夫(右一)一同在日本東京出席「2+2」會談。 圖片來源:新華社,Pool圖片,太田潔攝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和日本將於7日舉行外長和防長「2+2」會談。此次會談期間,不排除雙方討論所謂應對台海「突發事態」的正式聯合作戰計畫。

去年以來,美日對台海局勢的「關心」驟然升溫,外交上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卻接連鼓噪「台海有事時」,要為「台獨」勢力站台。據日媒報導,近期美軍印太司令部與日本自衛隊共同炮製出一份聯合作戰計畫草案,表明美日同盟正日益「偏航」,駛入干涉中國內政的「危險水域」。

輪番登場的「挺台」戲碼


美日鼓吹在「台海有事時」開展「聯合作戰」,並非新鮮事。早在1999年,日本制定《周邊事態法》時,便暗中將台海納入「一旦有事,自衛隊可支援美軍行動」的「周邊地區」。近年來隨著中美在西太平洋軍力差距縮小,美軍提出「一體化威懾」,意在聚合盟友資源、對華「打群架」,日本的利用價值日益突出。

2021年3月,時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大衛森妄稱,中國大陸或將在6年內「攻台」,隨後美日外長、防長「2+2」會談首次操弄「台灣牌」,大談「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此番美日制定聯合作戰計畫草案,亦是為即將舉行的新一輪「2+2」會談預熱。

該計畫草案的主要內容,是要落實美海軍陸戰隊的「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構想,即美軍將利用日本的南西諸島「化整為零」,突破中國岸基打擊力量構築的「反介入」地帶,爭取作戰主動權。日本除貢獻「戰場」外,自衛隊還將充當後勤支援力量,為美軍提供彈藥和燃料。另有「防務專家」鼓噪,美日台應建立「聯演聯訓」與「情報共用」機制,設立「聯合司令部」,以便共同行動。

鼓噪台灣問題,為美日一些政客「蹭熱度」「秀存在」創造了機會。去年,美國總統拜登兩度稱「美國將保衛台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防長奧斯丁、日本時任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安倍晉三、防衛大臣岸信夫等均明裡暗裡將台灣稱為「盟友」。美日兩國議員與台頻搞「戰略對話」、拼湊1.5軌「美日台三邊安全會議」、炮製「挺台」法案、鼓噪為台「爭取國際空間」,「擦邊球」、小動作層出不窮。兩國官方同時又反復表態「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左手放火,右手滅火」的鬧劇不斷上演。

xxx2020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紀念活動上講話。 圖片來源:新華社,廣島市供圖

美日背後算的幾筆歪賬


顯而易見,美日「挺台」的目的,絕非像其宣稱的「捍衛民主」,而是另有盤算。

一是「地緣政治賬」。在中美經濟力量對比行將逆轉而尚未逆轉的關鍵時刻,美日挑動台灣問題這一關鍵敏感點,企圖以軍事施壓牽制消耗中國的外交與戰略資源,打亂中國發展步調。美日將中國的國家統一問題稱為所謂政治體制、意識形態陣營之爭,更是企圖借此拉起「國際反華統一戰線」,凸顯自身「領導」地位。

二是「修憲賬」。日本方面還另有一重算計:炒熱「台海有事」,逼迫美國在「保台」與「棄台」間二選一,可將美國對亞太同盟的安全承諾置於聚光燈下。無論美如何選擇,日或是「跟進保台」,或是「退求自保」,都將為其突破和平憲法精神與「專守防衛」原則限制提供理由,推動日向「亞洲軍政大國」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三是「軍費賬」。常年戰爭之下,美國的軍工利益集團已成為龐大的政治力量。美軍撤出伊拉克、阿富汗後,軍工利益集團需要新的「危機」將軍費開支維繫在高位,確保分肥不「縮水」。日保守派推動將日本軍費GDP占比由1%提升至2%,亦必須有周邊因素「助力」。2022財年美國軍費預算高達7780億美元,比阿富汗撤軍前不降反增,用於「太平洋威懾倡議」的撥款更由2021財年的22億美元增至71億美元,日2021年度軍費開支也創下歷史新高,足見「台灣牌」的作用。此外,台灣地區近年來「國防預算」猛增,總額直追巴基斯坦、埃及等「中等強國」,不僅是美國軍售的優質客戶,也是日本軍備產業垂涎的潛力市場。

四是「選票賬」。2022年,美國將舉行決定拜登政府執政前途的中期選舉,日本也將在2021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眾議院大選之後迎來參議院大選。面對疫情反復、經濟復甦乏力、政府債務飆漲、通脹壓力劇增等種種難解困局,部分政客轉向民粹,以標榜「反華」拉選票,「台灣牌」自然成為有力籌碼。例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岸田新政府推動的一系列「去安倍化」改革面前,不得不以高調 「挺台」博眼球,生恐被公眾遺忘,淪為「昨日的政治家」。

五是「經濟賬」。美日將台灣的高端晶片產業視為維繫其經濟科技優勢、克服經濟空心化、重振製造業的「救命稻草」。兩國在「挺台」同時,更不忘以「經濟安保」為名,誘拉台積電赴美、赴日投資設廠,以多年的創新積累為美、日「輸血」,甚至有日本專家暢想未來由索尼合併台積電,重振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此外,要求台灣繼續進口美產「瘦肉精」豬肉、放開進口福島農產品,均在美日對台索取「保護費」的清單之列。有美國學者建議,台灣應放棄「金元外交」,將資源專注於同美日等「重要大國的非官方合作」。

xxx2021年4月16日拍攝的直播畫面顯示,美國總統拜登(右)與到訪的時任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美國華盛頓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會。 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劉傑

虛張聲勢鬧劇早該收場


美日在台灣問題上虛張聲勢,非但不能「以威懾求和平」,反而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首先,美日耀武揚威「威懾台海」,是錯估中國對實現兩岸統一的決心。中國大陸以和平統一為前提,但也不斷強調如果「台獨」突破紅線,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美日的挑釁煽動與試探加碼,不斷給台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把台灣推向戰爭的危險邊緣。

其次,美日「相互壯膽」,並不能解決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同盟互疑。美日對華關係以「一個中國」政策為基石,決定了兩國在台灣問題上至多只能採取「戰略模糊」。兩國軍政精英在炒作危機、瓜分利益時「同心同德」,在真刀真槍面前卻各懷鬼胎。以前述聯合作戰計畫為例,美軍難免擔憂日本自衛隊「臨陣脫逃」,日本也不得不提防美軍借「一體化威懾」收編自衛隊指揮權,調遣自衛隊為其打頭陣、當炮灰。戰術計畫尚且如此,戰略上的「共進退」更不過是空談。

第三,美日缺乏戰略決心的「威懾能力建設」,無論如何花樣翻新,終究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兩國公眾或許對政軍利益集團炒作危機藉以「自肥」的行徑暫時無可奈何,但絕不會允許政府為毫無勝算的非正義戰爭而將青年子弟送上戰場,徒然流血犧牲。

美日「協防台灣」是場註定會收場的鬧劇,但或許還要上演一段時間。明眼人都應看到,無論國家大小,炒作危機、窮兵黷武,絕非走出困境的正道,只會讓得來不易的和平再度陷入混亂與災難。

◎來源|新華社,作者:孫文竹(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

【您可能有興趣】
花俊雄:和平統一的希望未到盡頭
哈薩克這場騷亂中,熟悉的「黑手段」又出現了
中美鬥爭:一場圍棋大賽
馬臻:薦讀戴國煇的《台灣與台灣人》,從中求索真正的台灣「主體性」
國台辦:2021年兩岸貿易額創歷史新高,大陸新設台資企業5923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