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容.南榕
據聞東吳大學有個紀念鄭南榕先生的社團「難容社」,近日把一份立場親近大陸的報刊《兩岸犇報》認定為「統戰刊物」,並指稱這份「中國大外宣」在校園「分化台灣」。紀念「南榕」的「難容」社,卻把自己變成了「難以包容」?如果鄭南榕活在當下,以他兼容統派的做法,會不會也被「難容社」列入「難容」的黑名單呢?
據聞東吳大學有個紀念鄭南榕先生的社團「難容社」,近日把一份立場親近大陸的報刊《兩岸犇報》認定為「統戰刊物」,並指稱這份「中國大外宣」在校園「分化台灣」。
昨天和朋友聊起此事,我想起許多台灣藝人或店家在大陸主張「九二共識」或自稱為「中國人」,多半被台灣人認定為賺人民幣的「舔共」行為。而部分幫這些藝人或店家辯護的說法,則認為他們只是為了餬口飯吃,因此不需過度苛責。
我一直覺得台灣存在這樣的想法很奇怪。親近大陸或持統派立場的人,固然有「拿錢辦事」之人,但這一點任何政治光譜的人都有,台獨就沒有嗎?為什麼想當然爾認定與陸友善的人士,必定是「為五斗米折腰」呢?
台灣這片土地,從黨外到現在,難道就沒有純粹對於中國大陸有不同於台獨看法的人嗎?難道所有認同大陸的台灣人、媒體、言論,都只能是「中國大外宣」?
這些以鄭南榕精神自我標榜的人,通常有個說法:既要「台灣獨立」,也要「言論自由」;而且必須先「台灣獨立」,才可能確保「言論自由」。但他們都忘了,鄭南榕主張的不只是「言論自由」,而是「100%的言論自由」。那麼,只有台獨才能有言論自由的邏輯,本身就是與鄭南榕精神背道而馳的。
有一位曾經與鄭南榕共事過的石文傑先生,他有篇文章回憶,鄭南榕辦的《自由時代》雜誌,既刊登台獨文章,也有李敖、劉宜良等統派的文章;他所出版的叢書,也是統獨各半。
其實這個狀態,並非鄭南榕的特殊性,而是當年黨外的普遍性。現在位居總統府秘書長高位的陳菊,她的閨密就是持「統左」立場的蘇慶黎;而蘇慶黎的父親即老台共、中共黨員蘇新,蘇慶黎本人則擔任過黨外時期左翼雜誌《夏潮》的總編輯,她離世後與父親合葬在北京八寶山公墓。
除此之外,如今反中意識強烈的民進黨,當年創黨所主張的民主價值,很多都淵源於湖北籍的知識份子殷海光,或是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系的傅正。對了,還有被民進黨尊為民主前輩的余登發,他在過世前可是台灣「中國統一聯盟」的名譽主席。
講這些歷史過往,並非要從道德的層面去評斷統獨,而只是想指出在那個被當前覺青認定為思想封閉保守的威權年代,他們眼中的民主前輩,其實是在統獨並存的多元思潮中去對抗國民黨的。而今進入一個覺青人人自誇的「多元」時代,怎麼反而把非我族類的思想或言論動不動就扣上「大外宣」、「中共統戰陰謀」的大帽子呢?這種做法,不正是與他們眼中萬惡的國民黨一脈相承嗎?
其實這類的事情並非首次了,《兩岸犇報》2009年創刊後沒多久,就被自稱為「台灣人電視台」的三立「潑紅漆」,宣稱「大陸報紙入侵校園向學生洗腦」。歷史總在反覆,當時的三立換成了現在的難容社,但心中的警總意識和操作手法卻都是一模模一樣樣。
紀念「南榕」的「難容」社,卻把自己變成了「難以包容」?如果鄭南榕活在當下,以他兼容統派的做法,會不會也被「難容社」列入「難容」的黑名單呢?
「東吳大學」,英文校名「Soochow University」(蘇州大學),如此中國的校名,難容容得下嗎?
◎原文刊載於:方遠北杯講看麥
【延伸閱讀】
清除《兩岸犇報》,捍衛言論自由?
【犇報社評】誰能活下去?新冠病毒衝擊全球治理體系
原來蔣介石是對的?刑法外患罪改惡之後
「國安五法」,民主的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白色恐怖春祭 受難者家屬齊聚六張犁墓區追思受難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