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遠

神話尚未終結,迷思猶待打破──讀《美國神話的終結》有感|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犇報編按】本文作者張方遠透過《美國神話的終結》一書,與日前赴琉球(沖繩)的見聞,道出美國向外擴張領土的過程中,將所謂「邊疆」精神化為海外「戰爭」,將美國自身的內部矛盾外部化到「被擴張者」的內部。而琉球的美軍基地,與台灣因內戰、冷戰被打造為美國在東亞的「不沉航母」,都讓台灣、琉球等島鏈上的地區,成為美國的「邊疆」。《美國神話的終結》來自美國內部對於美國霸權的批判與自省,或許能提供台灣讀者一個打破迷思的起點。

白紙革命?不要玷污了白紙|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不要忘記在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都不容易,外面那些掩飾不住「歷史終結」式的亢奮與期待反而是最不需要的,那終究只是名為悲天憫人的見獵心喜而已。白紙,應該是純潔無瑕的,不要玷污了白紙。

台灣歷史真相不在民進黨的電影院裡,而在這位95歲老人的呼聲裡|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時至今日,在台灣的我們必須問一問自己,距離真正走出「共匪」這一座心理牢籠,是不是還太遠太遠?受難人在思想信念的「本來面目」,這個被台灣和西方主流價值湮沒的台灣史的其中一條實相,我們真的願意坦然以對了嗎?

胡錦濤離座事件「陰謀論」,台灣和西方還看得懂中國嗎?|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跟著西方大玩各種「陰謀論」,反而是坐實了中國大陸對世界格局的判斷,那就是「東升西降」。因為台灣和西方完全喪失了看懂中國、看懂中共的能力和可能,完全用著冷戰遺留至今的自我想像,去套在中國大陸身上,從而產生了各種誤判,卻仍一廂情願、沾沾自喜地自我安慰「歷史終結」了。

高級台灣人的民主海鮮|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人的幸福指數排名一向數一數二,這是因為我們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國日本硬塞貨過來的軍火、萊豬、核食、波音飛機、高鐵車廂照單全收,也來自於能夠在吃不起榨菜和茶葉蛋的「敵國」人面前大啖「民主海鮮」。楊丞琳的一席話,掀了「高級台灣人」的老底,下場只有一個:君要丞死,丞不得不死。

張冠李戴,被外媒塞進澤倫斯基嘴裡的「挺台抗中」|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這兩天在新聞上看到報導,說澤倫斯基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演講「挺台」。澤倫斯基在回答時,認為今天烏克蘭的例子是全世界的例子,沒有人會從戰爭中受益,世界必須採取積極的外交,以防止事態升級,一旦戰爭爆發就為時已晚。謹慎地直接避開了中國大陸或台灣,僅談論了烏克蘭危機給全球帶來的「思考」。

我在牆外,無路可走:當台灣只剩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當牆外忙著聲討誰未譴責、誰又未聲援時,牆內則從這種二元對立的陳舊戲碼之中走了出來:「給緊張局勢降溫,而不是火上加油;推動外交解決,而不是使局勢進一步升級」。牆內輿論這段時間對俄烏不同立場的看法吵翻了天,而牆外呢,不只渾然不覺腳上戴著鐐銬,還忘了怎麼跳舞。

沒有哥倫布就沒有新中國:台灣「民主審查」時代的來臨|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不少人跳出來護航,說這只是編輯個人所為。是的,或許可能是這位編輯太愛台灣、太恨中國,因此拿到書稿後第一件事情就先把「大陸」取代成「中國」,以示勢不兩立。然而,他的個人行為,不過是這個社會集體意識的縮影罷了。

北京冬奧,想像的抵制與真實的霸凌|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comments

看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直播,實在不像一場被西方抵制的奧運會。此前明確宣布要抵制的美國、英國、加拿大、丹麥、澳洲和立陶宛,運動員們都興高采烈地現身在鳥巢現場。台灣的「民主盟友」們在北京「一起向未來」,而台灣呢?沉浸在「抗中保台」的自我麻痺之中——拆不了別人的台,那就拆自己的台吧。

【方遠觀點】「轉型正義」外的《紅色青春》:當政治受難人就是「共匪」

2 年前 / 0 comments

有別於被主流捧在手心上的作品聚焦於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被迫害」與「被冤案」的敘事,《紅色青春》讓人最驚豔之處,在於走進了受難者的心靈與思想裡,不是只為了再現「恐怖」,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選擇走上這一條道路。

第 1 頁,共 3 頁